王治紅
摘要: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很多企業正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進入以財務為核心的管理階段。在這種發展模式下,企業的管理核心也必將落在財務上,而財務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通過科學的措施管理財務風險。財務管理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財務方面可能遇到的諸多不確定因素,這些不確定性因素都有可能為企業帶來不小的損失,影響企業的平穩發展。
關鍵詞:財務風險 財務管理 科學防范
一、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
(一)財務風險的基本含義與實際表現
財務風險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經濟現象,簡單來說就是經濟學上發生損失的基本可能性。財務風險和財務問題融合在一起,是經濟風險的重要因素。財務風險從本質上講是一種可以度量的可能性,如果不能對風險進行準確的度量和認識,就很難進行風險的轉移和分散,也就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降低可能多的損失。財務風險與收益有著之間的聯系,報酬越高相應的風險也就越大,高風險高收益也是基本的風險收益平衡理論。企業經營過程的所有收益,都有一定的風險成本,財務風險也就是預期與實際之間的差異程度,這也是財務風險加強科學防范措施的關鍵問題。
(二)財務風險的主要特征
第一、客觀性。財務風險是伴隨企業經營活動的必然存在,也是價值規律中的客觀存在,同時財務風險也不會因為人為因素而消失。引起財務風險的因素有很多,大到自然災害,小到資金誤用,這些都是不可完全避免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客觀因素多是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激烈競爭,參與市場經濟的主體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且無法避免的。
第二、不確定性。財務風險往往是潛在的,而且發生概率并不確定。財務風險在理財過程中表現出很強的不確定性,發生形式也是完全偶然的,因此財務風險很難通過統計來確定其嚴重性,還需要經營過程中對風險的認識和經驗。
第三、復雜性。財務風險的產生原因以及實際作用效果非常復雜,形成原因也非常多,可能是經營者操作不當,也有可能是市場環境不佳。財務風險多的產生不能被全面掌握,對于比較敏感的經濟環節,可能更容易感知到風險的存在。財務風險的成因很復雜,所以人們更愿意在事后對事件進行統計和總結。
(三)財務風險的類型
財務風險有多種表現形式,不同的風險有不同的影響,作用機制也不同,通過對風險進行分類,更有利于在經營過程中掌握風險的實際情況,更好的采取措施進行預防或者處理。
第一、所有權財務風險。所有權和經營權兩者分離的情況下,企業所有者會面臨投資回報的風險。企業的投資者一般通過監督機制來考察經營情況,所有權財務風險更多的關注的是經營的結果,正因如此,所有權財務風險一般通過完善的制度來進行防范。
第二、經營權財務風險。與企業所有者不同的是財務目標更加復雜,受到財務風險的影響也更加直接。經營權財務風險是企業經營者按照投資者作出的委托,負責利用投資獲取盡可能多的利潤,擔負著增值和債券的雙重責任。
第三、制度財務風險。企業經營的制度直接關系到未來的規劃和控制,從防范風險的角度分析,制度就是對不確定性進行一定的約束,降低不確定性的具體范圍,從而達到防范風險的目的。
第四、固有風險。企業的財務風險還受到管理本身的限制,財務管理作為一種經濟管理手段,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也都是建立在理想環境下的,對于真正的風險難以作出確切的預估。
第五、操作風險。操作風險主要指的是財務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因為決策失誤或者操作事物所帶來的風險。操作風險一般來源于具體的個別工作人員,但是帶來的危害和損失是不容小視的。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
(一)財務風險的識別
財務風險的識別主要是對尚未造成損失的潛在風險進行歸類,分析風險可能的成因以及危害程度,為采取措施提供相應的資料。財務風險的識別是科學防范的關鍵,從本質上判斷企業所承擔的風險,然后才能確定處理方法,并盡可能的降低損害。從根源上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是非常重要的,財務管理方面的決策,缺少科學遠離的指導,對于經營和投資缺少相關的系統研究,導致投資無法滿足預期收益,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損失。
(二)財務風險的分析方法
第一、專家研究法。在對企業財務方面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時,可以通過組織相關的專家進行集體的討論,通過專家的專業意見達成一定的結論。集體討論的形式可以收集更多的資料,也能更加全面的進行風險分析。
第二、頭腦風暴法。對于風險的分析可以通過頭腦風暴列舉盡可能多的可能性,通過創造性思維以及相互質疑,能夠更好的進行相關規劃,系統性更強,但是周期可能更長。
第三、特爾非法。也就是通過調查的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多次反復的進行風險分析,最終能夠得到一個可能性最大的結論,以此來對未來的風險前景進行規劃。這種方法可行性最強,而且能夠提供較多的解決方案。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科學防范措施
(一)籌資風險的科學防范措施
籌資對于企業經營來說至關重要,關系到產品生產以及擴大規模,但是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籌資也應當符合生產以及負債能力。企業在生產周期較長的項目中,可能造成資金的積壓,債務性籌資不能過多,否則會面臨較大的還債風險。而且企業在進行籌資之前,要確定資金的使用,這樣才能選擇更加合適安全的籌資方式。比如企業如果流動資產較多,那么長期債券的籌資形式顯然時不合適,相應的如果固定資產較多,那么短期銀行貸款會導致籌資成本過高。
1、確定籌資規模
企業資金需求量是一個動態范圍,籌資量會影響企業的負債能力,過高的負債會增加財務風險。所以說,在進行籌資之前,必須要對籌資規模進行確定,通過科學的分析理論進行判斷,并在動態范圍內進行平衡,然后確定籌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