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唱指揮是有效表達音樂情感、增強合唱感染力的重要手段。指揮是合唱得以有效進行的指導語言。作為合唱團隊的主要人物,指揮者需要掌握具備一定素質和掌握一定的技巧。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素質要求,掌握了這樣的指揮技巧,才能使音樂作品獲得生命力,使觀眾被有效地感染。對此,本文對合唱指揮的素質與技巧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合唱指揮;素質;技巧;動作;感情
所謂合唱指揮,是指借助手勢、動作和表情,將指揮者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審美要求有效傳達給演唱者,從而共同完成音樂表現的一種藝術。作為指揮者,既是合唱團隊的組織者,又是團隊訓練的指導者。因此,在合唱指揮過程中,指揮者需要達到一定的素質要求和掌握一定的指揮技巧。
一、合唱指揮的素質要求
(一)后天素質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合唱指揮,需要具備以下這些基本的素質:
1.合唱指揮應當具有扎實的音樂相關的理論基礎,要有淵博的知識,并且在鑒賞藝術作品時要有獨特的眼光,要具有較為全面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合唱指揮對合唱作品能夠做到全面而又深入地理解。
2.合唱指揮應當在作曲方面要有過人的技術和能力,不管是作曲理論知識還是音樂史,合唱指揮都應非常熟悉,理解非常透徹,而且還要有很好的總譜閱讀能力。除此之外,合唱指揮在作曲技術上的分析能力要比較強,要發揮出指揮家的高超的總譜閱讀才能。
3.合唱指揮應當是一名歌唱理論家,不要求指揮者唱出優美的歌曲,但是需要指揮者對合唱的相關技巧有著精準的掌握和理解,合唱指揮要對不同合唱方式和音樂作品在合唱的力度、聲色以及風格等方面要牢固把握。
4.合唱指揮除了要具有上述這些素質以外,還應當對演奏技巧非常熟悉,要具有扎實的樂器理論知識,并具有較強的各種樂器的演奏能力。另外,合唱指揮要對不同樂器的不同特點、功能都有詳細的了解。
(二)先天條件
除了上述指揮者的后天修養之外,想要作為一個優秀的指揮家,還必須就有一定的先天條件。指揮家的先天條件包括:(1)相應的領導和組織能力;(2)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3)具有敏銳的聽覺;(4)天生要有一定的綜合能力,具體包括獨特的創造力、靈活的暗示能力、穩定的自制力、沉著靈活的反應力、堅強的意志力、超強的記憶力、對音樂的感受力、嫻熟的控制力和高瞻遠矚的眼力以及蓬勃向上的精氣神等。
二、合唱指揮的技巧
(一)準確掌握手勢技巧
合唱指揮者是演出音樂作品的舵手。指揮者的手勢是推動合唱隊員的手段。學做指揮者,首先是學習指揮的基本技巧。合唱指揮的基本技術是指從起拍、擊拍法、各種拍子圖示以及力度、速度、情緒表達直到收拍等指揮法的基本要素。指揮動作應有一定的內涵和目的,易于識別和理解其意圖,因此應遵循準確、節省、美觀的原則。要求指揮時的一切動作、表情要規范、準確、簡捷、大方。指揮既承擔著導演的任務,又扮演著演員的角色,所以指揮的一切形體與指揮動作都要注意實用而美觀。
(二)充分運用視線的作用
要按照音樂作品的表達需要,在視線上實現相應的變化。比如,如果要表現作品當中頑強和高傲的情緒,應當以向上的視線來表達;如果要表達沉思、默念等情緒,則可以用向下的視線來表達;如果要表面思慕、哀痛等神情,可以閉上眼,在失去視線的時候猛然睜開雙眼而平視前方,能夠表現出緊張、嚴肅的神情。上述舉例也不能絕對化,而是應該靈活進行應用,按照不同的感情需要以恰當的視線來進行表現,通過視線的變化提升指揮的效益。在總體上說,指揮者的視線要盡量照顧全體合唱者,要求眼神透露出信心、堅定等情緒。
(三)表情應當與動作是協調統一的
對于很多初學合唱指揮的學生來說,剛開始對指揮的相關知識和技巧不了解、不熟悉,也沒法弄懂音樂作品的深刻內涵,常常會出現面部表情與動作相違背的現象。舉個例子,在指揮一首具有莊嚴特點的歌曲時,要求合唱的歌聲具有強烈的氣魄,這時指揮者就應當用嚴肅的表情和大方的動作來指揮;而遇到一首比較輕快的歌曲時,合唱指揮則應當變換為朝氣、熱情的表情和動作,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合唱者唱出朝氣蓬勃的歌聲;對于一首需要表達悲痛之情的歌曲,指揮者的表情和動作也要相應地變換為沉痛,但要保持指揮的力量。
(四)以內在感情的力量支持指揮動作
以內在感情的力量支持指揮動作,也就是說,指揮者的動作需要感情的支撐,而不是矯揉造作。指揮者通過其所體會到的對于歌曲所要進行表達的感情,將自己的感情順利地傳達給歌唱者,指揮者的動作是和感情之間是交融于一體的,不能彼此分開,否則必然導致做作和病態。
三、結語
作為一門藝術技巧,合唱指揮是有效表達音樂情感、增強合唱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對一名優秀的指揮者來說,不僅需要十分嫻熟地掌握指揮動作的每一項準則和特征,十分準確地把握各種節拍圖式的走向,而且需要通過個人潛能的發揮來演繹出具有創造性的富含情感的指揮動作,借助相關的手型、線條、幅度等有效傳達出每個指揮動作的設計意圖,使作品內容與指揮者的形象完美融合,從而增強合唱指揮的藝術魅力。然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就需要指揮者不斷通過后天的努力,充分發揮出自身所具有的指揮天賦。
參考文獻
[1]彭娟.高師學生合唱指揮能力的培養探究[J].音樂時空,2015(06):168-169.
[2]李金波.合唱指揮的素質要求及教學技巧初探[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3(01):187-192.
[3]劉玉.新時期我國高校合唱指揮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大舞臺,2013(10):203-204.
[4]田歌.論如何創新合唱指揮教學方法[J].戲劇之家,2015(02):50.
[5]余瑞.淺析高校合唱指揮教學[J].大眾文藝,2015(09):214.
作者簡介:李志鵬(1990—),男,漢族,甘肅臨洮(籍貫),碩士研究生,單位 百色學院。研究方向:合唱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