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珍
【摘要】微課就是微型課,顧名思義就是時間相對短小的課程。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和學習方式,是一種情景化、趣味性、可視化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包。微課利用其生動直觀的圖像、富有感染力的音效以及啟發性的視頻片段改變了過去教師單一講授的教學模式。在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中輔助使用微課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并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微課;中職音樂教學;體現
音樂不同于一般文化課,不能采用固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中職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有:音樂游戲教學、音樂歌唱教學、節奏練習教學、音樂鑒賞教學以及樂器伴奏練習教學等。對于中職音樂教學來說,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微課的出現和應用打破了音樂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一個微課就是一個知識點,它注重的是方法的傳授,即“授人以漁”,為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理解歌曲內容、豐富情感體驗創設了更為客觀真實的、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具體地說,“微課”指憑借視頻這個主要載體,對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活動的記錄。這個活動是圍繞作品中的精彩知識點或者某個教學環節而開展的。微課可以在音樂教學中發揮巨大作用,讓學生準確掌握要點,培養學習興趣。
一、微課在音樂集體備課中的體現
傳統的集體備課中的中心主講人,常常是通過類似于說課的方式展示一節課的整體思路。這樣的展示通常都是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材以及教學方法等。而且每次集體備課前大家都已經知道本次主講人是誰,往往基本就是主講人自己在講。這樣的備課流于形式,只有集中、合作的“殼”,卻沒有互動、碰撞的“魂”,起不到利于教學的作用。
如何在中職音樂集體備課中體現微課呢?以微課的形式呈現一節音樂課,那么在集體備課時,備課組里主講人之外的其他老師既要扮演扮演評委的角色,也要扮演學生的角色。另外,因為微型課時間比較短,因此,一次集體備課活動中,完全可以有兩位甚至三位老師展現自己的課堂設計。為了更好地發揮微課的優勢,不妨在音樂集體備課中進行四個階段的開展:第一階段,探討。在該階段,先集體研究一個單元的整體內容,要找出重點以及單元目標,隨后再研究每一課。在探討之前,每位老師都要提前準備一節自己研究的課。第二階段,展示。展示階段即由一位甚至三位老師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微型課。其他老師不但要認真做好聽課記錄,還又要當學生又要當評委。第三階段,反饋階段評價微課,最好采用“即時評價”的形式。大家可以從導入、老師教法、學生學法,問題設置以及活動設置等方面對微型課進行直接的評價和與反饋。對于重難點突破以及整體教學設計思路更要作為反饋的重點。第四階段,整理。在結束評價反饋后,每位老師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上課思路進行重新整理,然后寫出備課筆記。第五階段,檢驗。為了更好滴體驗微課教學在集體備課中所發揮的效用,備課組中的老師們要互相聽課,然后再做出反饋。
二、微課在音樂實踐中的體現
所有的音樂教學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引導學生走進音樂,是幫助學生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其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今天,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要利用微課輔助音樂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富有創造性的活動內容和情景,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
(一)微課在音樂歌唱教學中的體現
歌唱教學一直是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很受關注的領域。傳統的歌唱教學中,教師常常會把學習一首歌曲作為一節課的主要任務。然后,圍繞這個任務,教師組織一系列的導入、練聲、欣賞和跟唱。由于各種條件所限,比如對歌曲的把握較淺,可能會出現學生唱歌敷衍的情況。這時,就可以及時利用微課來進行處理。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力,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有利于學生迅速進入動態學習的教學環境,而且會學得興味盎然。教學難點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化解。
如在學唱歌曲《二十年后再相會》時,可先用視頻形式幫助學生了解本作品的創作背景,體會創作者的感情,把握歌唱的情緒。本作品是繼上世紀八十年代《年輕朋友來相會》后作曲家谷建芬老師的又一成功代表作,是本世紀初創作的。此歌反映了八十年代的新一輩二十年以后取得的可喜變化。和 《年輕朋友來相會》相比,此歌時代特征鮮明,且更加關注人的內心,注重人的內在感情和表露。為了更好地學好本歌曲,不妨讓學生先了解一下《年輕朋友來相會》的相關背景,以更深刻地感受該曲優美的曲調、流暢的旋律以及極為豐富的感情色彩,唱出濃郁的時代氣息。
(二)微課在音樂技巧練習教學中的體現
在音樂技巧練習中,常常會出現一些不易攻克的難點,比如節奏的練習。可以借助微課,對歌曲中的難點節奏進行練習。在音樂教學中,可以說,節奏是組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如果把一首歌比作一個人,那么節奏就好像音樂的骨骼。沒有節奏,旋律就不存在了,音樂更是沒了風骨。因此,節奏是學好唱歌的重要前提。然而,節奏訓練常常比較枯燥,學生一般不感興趣。在節奏練習中,如果不注意教學方法,單純靠常規方式要求學生去聽、去練、效果肯定不佳。這時,就可以利用微課來進行突破。比如許多學生在歌曲學唱時把握不準節奏,需要單獨摘出其中節奏進行單獨練習。經過練習,還有個別同學費了很長時間但仍然效果不理想,沒有唱準節奏,這時不妨運用微課,把歌曲中的節奏難點和微課相結合。可以把微課中生動的音像以及圖文顏色的變化,在學生面前直觀真實地呈現,吸引學生的興趣,輕松地引導學生掌握難點節奏,還可以使學生在節奏練習享受到美的愉悅,這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演唱自信心,也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
總之,在中職音樂教學中,微課既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一種拓展資源,也是對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教師要善于利用微課,搞好音樂教學,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偉.淺談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33.
[2]蔡衛娣.讓微課Hold住你的音樂課堂.山西教育(教學) [J].2014.05.
[3]武嵐.微課教學在高職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4.27.
[4]潘麗琴.走近音樂“微課視頻”.中國音樂教育[J].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