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雯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淺談高職理工類院校公共英語分層次教學的持續優化
曾曉雯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近年來,公共英語分層次教學在高職院校不斷受到追捧,不少高職院校躍躍欲試,然而在一些已經實施了分層次教學的院校,他們的教學情況如何,一些年過去這類教學模式的目標是否實現?在實施了分層次教學后又該如何持續優化?要做哪些改進和完善,是作為高職英語教師值得關注和研究的。據筆者了解分層次教學符合教育規律,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合理教學。但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瑕疵,面對這些情況具體該如何進一步超越。
分層次教學;高職公共英語;優化
針對一些高職院校在公共英語科目上實施了分層次教學的情況,實施此類教學模式后,到底收獲如何?學生們的學情有沒有得到改善,反饋如何?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以及在實施分層次教學后階段應該如何進一步完善是作為高職公共英語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的有利發展,教育應該隨著人的發展需求而不斷改進其途徑和方式。分層次教學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上的應用無疑是本著為學生更好的發展而應運而生。但是在分層次教學之后的效果如何?怎樣更進一步保持分層次教學的成果?到底分層次教學的意義在哪?實施到當前階段的分層次教學還應做哪些改進和完善?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交通類理工專業為主文理兼招的國家級示范院校,在公共英語分層次教學上走在了湖南高職院校前列。該校三千多名大學一年級新生以自愿選擇形式選擇普通班或者過級班兩類,在選擇過程中學校建議一般情況下高考八十分以上的同學選擇過級班,八十分以下則為普通班,不否決基礎薄弱但非常想學好英語的同學,故最終選擇完全尊重學生個人意愿。為此,學校從一開始就根據普通班和過級班兩類來區分教材內容、授課計劃、課程標準等。學生的成績評價由平時成績和卷面成績兩大塊共同組成,但為了公平起見,因普通班學生的考試試卷難度校對較低,因此最初就規定普通班學生的最終成績不能超過八十分,而過級班學生的最終成績無此限定。
筆者發現,在實施分層次教學的過程中,過級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英語基礎絕大部分明顯強于普通班的同學,當初學生選擇過級班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生自我評價有一定的關系。普通班學生的英語基礎則明顯較弱,但其中不乏很多想學好英語,苦于基礎太差無法跟上的學生。分層次教學在我院實施已五年有余,在堅持因材施教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個體差異,減少學生的學習心理壓力,從教育學上來說也符合“最近發展區”的理論,是非常符合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
然而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亦有弊。雖然分層次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個學生都努力完成著自己的既定目標,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可還是有一些問題顯現出來。首先,班上學生的基礎差距仍然巨大,尤其是近年來單招學生的涌現,這些學生的英語基礎幾乎為零,即便是選擇在普通班學習,但與班上那些參加過高考經過高中學習的同學相比差距甚遠。本人所教的普通班、過級班均有單招的學生,無論他們選擇哪類,對他們來說都無異于聽天書,能堅持每節課都在教室努力聽完就已經相當不錯了。由于基礎太過薄弱,而所授內容遠遠超過其最近發展區,所以無法從根本上提高英語水平。其次,簡單區分普通班和過級班已無法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筆者發現不管是普通班還是過級班班上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普通班里有高考英語一百二十分的學生,而過級班上亦有英語水平十分薄弱的學生。這就說明要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就應該在區分學生水平上有較為精準客觀的劃分依據。同時還應適當增加一到兩個劃分區間。這樣更有利于制定詳細的目標并得到有效的執行。再者,硬件軟件條件的支持也十分必要。分層次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將班級層次細分,教學目標、授課內容、課程標準的不同或多或少給教師們的授課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負擔,也考驗著老師們的教育水平和職業操守。作為實施單位如何有效協調好執行困難與執行必要性的關系,在處理課時核算、教師培訓、學生學情監測等方面還有待優化落實。
面對分層次教學的若干優勢,高職院校堅持這種教育理念給學生們的長遠發展帶來了益處。解決好相關問題,持續優化分層次教學正是亟待解決的。筆者認為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酌情優化。第一,將分層區間范圍適當增加到三到四個水平層次,從教育學的觀點來說單單兩個水平層次遠遠不符合學生的現實學情,至少可以分為A、B、C三個層次。A類學生以能較好地與外賓進行日常交流,通過大學英語四級為目標。B類學生則注重簡單的溝通表達,同時以通過英語應用能力A級為目標。C類的對象是一些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學則以邊學邊補為原則,一邊灌輸相對簡單的新知識一邊復習彌補之前學習階段缺失的內容,教學目標也應聯系實際定在可能達到的水平。第二,學生評價應該不設限定,不能單純地規定某一層次不超過多少分。在經過嚴格仔細分班后,盡量避免了基礎好的同學仍然留在水平層次較低的班級。筆者認為,既然學生原本就有不同的發展水平,學習成績不過是監測知識掌握的程度,只要相對之前的知識掌握有所進步就應該鼓勵,而不必要去考慮難易程度和分值實際價值這類問題,教育的關鍵是更好的發展人,學生們在不同的教學班級得到了發展和認可就是分層次教學最大的成績。第三,作為教師應該調整心態、與時俱進。分層次教學在一定情況下增加了教師的負擔,課標、授課、學情都有所變變,教師應該積極調整心態,不斷充實完善自我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新事物的產生總有其歷史需要,作為高職教師我們能做的就是理性地看到不足,積極及時地進行持續優化,使其更好的被利用,為學生的發展而不斷耕耘。
[1]劉黛琳,張劍宇.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現狀調查與改革思路,中國外語,2009.11
[2]張成偉.關于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的思考,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12
曾曉雯(1981-),女,漢族,湖南長沙人,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講師,從事高職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