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艷
吉林師范大學
培養學生興趣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初探
梁 艷
吉林師范大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社會中傳統與新潮、積極與消極并存的狀態給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造成了很大影響,社會中的不良風氣以及西方價值觀的不斷入侵,對涉世未深且缺乏判斷力的初中生具有嚴重的腐蝕作用。因此,改進與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迫在眉睫。本文從當前思想品德的教育現狀出發,通過改進教育方法與手段,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思想品德;興趣培養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長久以來,社會和家庭教育中的負面因素從各方面給學生的身心成長造成了不良影響,“書難教,生難管”成為教師談論的熱門話題。當前部分初中生缺乏必要的傳統美德、學習積極性低落、精神意志脆弱,些許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偏差,思想道德滑坡令人擔憂。作為一門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綜合性必修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一直處于“副科”的尷尬境地,加之所授內容知識性強、趣味性小,致使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流于形式。教師課上照本宣科,學生課下機械記憶。因此,探索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與激發,并因勢利導,將興趣轉化為樂趣,進而轉化為志趣,使學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很有必要。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二。
課堂是素質教育進行的主要場所。傳統的教學方式強調了課堂傳播知識的作用,而忽略了課堂上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指出:智力活動是在情趣高漲的氣氛中進行的。因此,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是師生協同的重要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說道:上課,這是兒童和教師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間的相互關系來決定的。首先,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只有教師和藹可親才能讓學生樂于接近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則,態度冷淡必會讓學生心灰意冷,厭倦甚至抵觸學習。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注重自身的儀表,簡潔、得體、大方,以飽滿的感情,和藹可親的教態,熱心的為學生答疑解惑,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處于輕松愉悅的心境中。其次,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心里學家指出,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變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與力量。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不拘泥于固定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給予肯定,給每位同學提供成功的機會,使成功的愉悅轉化為學習的源動力,從而形成“成功、感興趣、更大成功、更濃厚興趣”的良性循環。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獵奇好動,思維活躍。對成人的生活世界充滿好奇,但身上還帶有童年的稚氣。既對遙遠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又對周圍的環境充滿眷戀,他們正處于愛說、愛笑、愛夢的年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選取素材,對內容進行加工,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將課程目標和觀點闡述出來,化繁為簡,這樣可以引起初中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的興趣。
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載體,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前提。從日常生活中選材,寓理論于實際。這不僅是課程性質的基本要求,也是吸引與激發學生興趣的需要。例如,在《學會拒絕》一課的教學中,由于初一的學生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不足,很容易受到身邊不良誘惑的影響,教學內容比較嚴肅,于是我從生活實際出發,上課時我便拿出我的手機問學生:老師最近有件煩心事,收到了一條短信,上面說我中了他們活動的大獎,還給我留下了領獎的聯系方式與地址,你們說老師應不應該去呢?學生們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紛紛踴躍給我出主意,然后我就以此為切入點,逐漸引出教學內容。
傳統教學過程中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讓許多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提不起興趣。實踐證明:單調重復的刺激會使人的認知變得遲鈍,降低人的興趣,而新穎的變化則會讓人集中注意力,走向或持續興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課程的目標、內容、教學對象以及可利用的教學資源進行多樣化教學,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樣化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探索,不是人云亦云的創造,而是對現實腳踏實地的開拓。在方法的選取上首先要以教學內容為基,可設置不同的教學情景,亦可采取不同的組織形式。其次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多層整合。例如,多媒體視聽兼具,能將被感知的對象形象直觀的呈現出來。而教學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需要大量的素材作為支撐,因此,我在這一環節使用多媒體,通過聲音、畫面等手段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讓他們集中力更加集中、持續,思維更加活躍,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思想品德課的魅力就在于理論聯系實際,作為課程的另外一種教學形式,精彩紛呈的課外活動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跳出課本,走出課堂融入生活的契機。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的不同成了興趣小組,教師定期給小組提供相關的報刊資料,讓他們了解時政要聞,熱點新聞,并組織開展時事知識問答、辯論賽等活動。在全班成立社會調查小組,結合所學的內容開展社會小調查,以點帶面。例如,《我身邊的污染源》、《我的一天》、《我和我的朋友們》等調研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一方面加強了學生認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化了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極大的提高了他們對思想品德課程的興趣。
常言道教無定法,水無常形。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的興趣迫在眉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不斷探索,不斷反思,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