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盧生玲,王琳琳(吉林省公安廳安康醫院,公主嶺市中醫院,吉林四平3600)
心理干預對自愿戒毒患者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
劉 佳1,盧生玲1,王琳琳2(1吉林省公安廳安康醫院,2公主嶺市中醫院,吉林四平136100)
【摘 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心理干預對自愿戒毒患者焦慮、抑郁情況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自愿戒毒患者60例為主要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實施心理護理,觀察和比較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狀態以及抑郁狀態.結果:60例患者經過干預,SAS分值以及SDS分值顯著下降,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自愿戒毒患者實施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態以及抑郁狀態,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戒毒效果.
【關鍵詞】心理干預;自愿戒毒;焦慮;抑郁
隨著毒品的蔓延以及吸毒者吸毒年限的增加,海洛因的危害性也逐漸顯現,海洛因依賴者在脫毒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一系列負面心理,如抑郁、焦慮等,這些負面情緒容易影響患者的戒毒效果.因此,在自愿戒毒患者脫毒過程中,心理干預十分必要,積極正面心理狀態,能夠縮短患者的戒毒時間,提高戒毒效果,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本院對收治的60例自愿戒毒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旨在總結心理干預對自愿戒毒患者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60例自愿戒毒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男37例,女23例.年齡19~47(平均32.2±2.3)歲.文化水平情況如下:小學學歷12例,初中學歷21例,高中學歷22 例,大專學歷5例.所有患者均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所有患者均為CCMD-III海洛因依賴者,且不存在精神障礙以及其余嚴重疾病.
1.2 方法 60例患者均實施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主動接診,并保持溫和親切的態度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規章制度以及相關人員,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滿足患者的需求,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從而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
海洛因依賴患者在脫毒期以及脫毒后期,容易出現焦慮以及抑郁情況,主要癥狀包括心悸、呼吸困難、輕生、自卑、絕望以及情緒煩躁不安等.因此護理人員在脫毒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并給予患者更多關心及照顧;鼓勵患者表達自己內心想法,并耐心傾聽,從而了解患者的性格、家庭情況、職業愛好等,并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鼓勵患者多參與文體娛樂活動,并根據患者愛好選擇活動,包括音樂、打球、下棋、看報等,從而在活動中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糾正患者的心態,同時護理人員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并給予指導以及解釋,提高患者對不良心理的認識,并認識到不良心理的危害性,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護理人員還需要向家屬患者普及戒毒知識,從而提高家屬的認知;給家屬介紹成功案例,從而獲取患者家屬的理解以及支持,并配合護理人員展開護理,給予患者更多關心、支持以及督促,重新樹立患者的尊嚴,使患者看到更多希望,提高對戒毒的信心,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等情緒,以達到戒毒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進行評估,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則表明患者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4.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數據比較應用t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60例患者經過干預后,SAS分值及SDS分值顯著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況比較 (n=60,,分)

表1 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況比較 (n=60,,分)
aP<0.05 vs干預前.
時間 SAS分值 SDS分值干預前 78.2±3.4 77.1±2.8干預后 37.1±4.1a33.2±3.1a
海洛因依賴者大多存在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尤其在戒斷反應消失后更為明顯,患者主要表現為煩躁、睡眠障礙、自卑以及輕生等,其機制主要為長時間吸食海洛因,導致腦部5-羥色胺功能下降等所致,導致受體敏感度呈現后延遲狀態,從而使海洛因患者在停藥后產生焦慮、抑郁等.因此,臨床上需要對戒毒患者給予心理護理,糾正患者的不良心理[1].
海洛因依賴者由于存在心理缺陷障礙,性格比較脆弱,意志和耐受較差,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給予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及安慰[2],并做好宣教工作,組織患者參與文體娛樂活動,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同時告知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家庭支持和精神鼓勵,告知家屬戒毒患者的康復、戒毒以及幫教內容,對患者家屬普及海洛因相關知識,并介紹戒毒成功案例,獲取患者家屬的支持與理解,使其配合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幫助及支持,從而減輕戒毒患者的心理負擔,樹立患者戒毒信心,提高戒毒效果.
本研究顯示,60例患者經過干預,SAS分值以及SDS分值顯著下降,干預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關愛華等[3]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對自愿戒毒患者實施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消除患者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戒毒效果,值得普及.
【參考文獻】
[1]凌 云,林慧芳,葉柳青,等.60例戒毒勞教人員圍術期的人文關懷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5):668.
[2]MonamiM,Longo R,Desideri CM,et al.The diabetic person beyond a foot ulcer:healing,recurrence,and depressive symptoms[J].JAm Podiatr Med Assoc 2008,98(2):130-136.
[3]關愛華,蓋穎純.護理干預對自愿戒毒患者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10,16(2)96-97.
【中圖分類號】R395.5;R749.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94(2015)07-125-02
收稿日期:2015-06-22;接受日期:2015-07-02
作者簡介:劉 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心理護理.Tel:0434-6288298 E-mail:527796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