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的經濟與文明發展程度大幅度提高。做好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是促進農村管理民主與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還有許多問題,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與穩定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是實現農村繁榮、民主與和諧發展的基礎工作。關注農村財務管理工中的問題,開發針對性策略,是每一位農村管理者的職責。
【關鍵詞】農村 財力管理 規范化 問題 對策
農業,一直是我國的支柱性產生,作為農業大國,在發展過程中,必然要關注農村的發展情況。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村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財務管理工作是農村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有利于提高農村整體管理水平,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的建立。
一、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一)農村財務賬目管理不規范
在大量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調查中,許多農村的賬目管理存在規范性問題。特別是基層農村的財務賬目管理水平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受到種種原因的影響,農村的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標準不足,專業素養有限。這些財務管理者在記賬或者進行統計工作時,沒有嚴格遵守行業標準,在明細賬與總賬中總會有一些不符合之處。一些偏遠地區沒有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農村會計一邊做會計工作,一邊做出納工作,這無疑加大了其職權,影響了農村財務賬目管理的規范性,加大了財務管理紕漏出現的機率。
(二)公款使用行為不規范
公款的使用,一直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點與難點,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也是一樣。在許多農村地區,都制定了有關于公款使用的標準。但公款吃喝奢靡消費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在個別農村,村委會成員利用公款吃喝,花費過大,影響了農村財務正面價值的發揮。更有一些個人素質不足的農村管理者,會將公款用作已用。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農村私有企業越來越多,這就加大了農村財務管理的難度。不做好公款管理工作,會極大地影響農村財務管理的規范性。
(三)農村財務公開度不足
公開財務事務,是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規范的表現,也是實現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重要手段。在政務公開觀念的引導下,更多的鄉鎮開始關注財務公開工作,也針對農村財務的支出與公開行為制定了相關的標準。然而,部分農村的管理者沒有認識到財務公開的重要性,思想意識不足,群眾意識較低,無論是財務信息公開的內容還是形式,都存在一些問題。部分農村財務大筆支出沒有進行公布,使用細節不明,影響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
(四)財務管理工作重視力度不足
村委會管理人員對于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的重視力度,直接影響了財務工作的質量。一些村委會管理者的法律意識不足,在自己的工作中濫用職權,將財務的審批權與使用權集于一身,沒有在意村委會的財務管理制度。這些管理者認為自己是村里的領導者,集體的資金就是自己的資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還有一些農村的村委會沒有將集體收入融入到鄉鎮財務管理中,私自立賬,造成農村小金庫的產生。
二、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對策
(一)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提高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受到工作人員素質的影響,鑒于基層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者素質不足,財務專業水平較低,相關部門應當結合農村的財務管理需求進行人員的專業化培訓。開展豐富的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培訓,提高財務管理者的素質,是推動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進步的重要舉措。農村財務管理者的培訓,應當以市級管理部門為主導進行,將鄉鎮財務管理工作者的培養作為重點,利用豐富的形式與內容去做好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思想與工作行為的規范化。每一個農村都具有不同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與工作模式,做好在職培訓、脫產培訓以及定期與不定期培訓等,在不影響財務管理工作者日常工作的情況下開展培訓,才能讓培訓效效果得以優化。
(二)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體制
就目前情況來看,基層農村所實施與利用的財務管理工作體制,還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與文明發展的需求。做好農村財務管理體制的建立,是促進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的必要選擇。在建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體制時,需要對鎮與村這兩種行政單位進行明顯的區別,在財務管理工作的職責與義務方面做好劃分。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行政管理者與財務管理者工作內容上的沖突,也能夠有效地杜絕道德上的糾紛。從財務管理工作的組織形式上來講,每一個農村都要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農村管理的經驗,進行特色化組織形式的建立。在財務管理工作體制的建立方面,要本著簡化原則,去繁求簡,將一些重復的內容去掉,融入更多具有實際性與可行性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農村管理者要重視市場發展的情況,結合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建立科學合理的約束機制,有利于推動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
(三)加大財務管理公開度
要促進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就要加大財務管理工作民主化程度。村集體的經濟組織以及相關經濟活動都應當根據村內制定的相關文件進行處理。對于村級別的財務管理情況以及具體細節,要定期在村內進行公布,讓村民了解情況,也接受村民的監督。凡是有關于村民切身利益的財務問題以及財務難點,都要公開,在尊重村民知情權的同時,傾聽村民的意見與建議。像村內的財政預算以及集體資產的應用,糧食補貼與農業補貼等,都要及時公開,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強新農村的建設,就要做好財務管理工作。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在農村發展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規范的農村財務管理行為,才能讓農民更加信服管理者,有利于農村的和諧穩定。加大對財務管理問題的關注力度,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與創新化,是農村響應國家號召的重要實踐。
參考文獻
[1]張衛東.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障礙及對策探析[J].吉林農業,2014,22:14.
[2]金海燕.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09:104-105.
[3]王慶才.關于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探討[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01:71.
[4]吳美燕.我國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阻礙與解決對策探討[J]. 中國外資,2012,05:145.
作者簡介:楊震(1976-),女,漢族,河北唐山樂亭人,畢業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會計學專業,任職于河北省樂亭縣樂亭鎮政府財政所,做財務工作,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