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開放思潮的到來,走出去戰略已逐漸成為廣西地區發展的主要潮流。相應地,在服務貿易中,文化貿易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貿易方式。同時,在新時代下,廣西與東盟之間以文化貿易為紐帶相互發展。因此,本文作者對廣西-東盟文化貿易發展分析這個主題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廣西 東盟 文化貿易發展 分析
隨著時代不斷演變,貿易的方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隨之,文化貿易也成為我國對外發展的方式之一。相應地,對于廣西以及東盟地區的文化貿易來說,它對廣西地區文化產業方面的發展埋下了伏筆。但就廣西與東盟文化貿易發展的現狀來看,并不樂觀,存在一些問題對其文化貿易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來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本文作者站在廣西東盟的角度,對其文化貿易發展予以了相應的分析。
一、對于廣西-東盟來說,發展文化貿易的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化貿易就是指文化產業活動。相應地,這些文化產業活動主要是和知識產權相關的那些文化產品以及服務。換句話說,對文化貿易產業予以發展,可以對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同時,廣西地區本身具有的地理優勢也為它和東盟地區發展文化貿易做好了鋪墊。在對廣西-東盟地區發展文化貿易有著關鍵性的意義。一是:廣西-東盟地區實行文化貿易發展能夠使對應的產業結構得到合理的調整,使貿易結構得以優化。同時,該地區文化貿易的發展還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使剩余的勞動力得到優化配置,使嚴峻的就業問題得到緩解。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貿易發展的過程中,還能帶來相應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二是:廣西-東盟文化貿易的發展對廣西地區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它有利于當地的資源以及地理優勢得到充分地優化利用。還能把廣西地區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到其中,促進該地區經濟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夠對廣西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使該地區第三產業的比重在所有產業發展中有所增加。三是:在對廣西-東盟地區進行文化貿易發展的時候,能夠使我國悠久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國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同時,在國際領域中,它還可以幫助我國樹立更好的品牌形象。進而,使我國在國際中的競爭力以及軟實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在廣西-東盟地區,發展文化貿易方面的差距與問題
總的來說,想要使廣西-東盟地區文化貿易方面的發展更加完善,需要先對它們在文化貿易發展過程中,彼此之間有著怎樣的差距、面臨著那些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作者從廣西-東盟文化貿易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它們之間存在的差距以及問題分別進行了探討。
(一)在文化貿易發展方面,廣西地區與其他地區存在的差距
總的來說,廣西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方面都還不夠完善。尤其是那些潛在的資源優勢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同時,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不論是和我國文化發展較快的省份還是東盟地區,都遠遠落后于他們。具體來說,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予以對應的比較。一是:關于貨物出口方式方面。對于廣西地區來說,只能能在對應的版權輸出以及實物貿易這兩個方面進行。而它本身具有的貿易方式卻有很多種,比如,加工貿易、對應的聯合制作。二是:關于出口的范圍方面。廣西地區的出口對象太過于單一,只有東盟地區。三是:關于出口業態方面。對于廣西地區來說,出口業態主要是以傳統業態為主要的模式。比如,相關的演出。
(二)在廣西-東盟地區,文化貿易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一、對于文化發展貿易的發展來說,廣西地區的政府部門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對應的總體規劃以及能夠實行的步驟。對于這方面,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在廣西地區,雖然有關部門制定了法律法規,但對于該地區和東盟之間的文化貿易總的規劃卻沒有制定。同時,對于當下唯一的對外貿易對象卻沒有把它作為重要的開拓對象。又比如,對于文化貿易發展方面,廣西地區并沒有投入過多的資金來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相應地,在和東盟國家進行文化貿易的時候,并沒有制定相關的文化產業與貿易的文件,來保障自身在貿易過程的權益。第二、在文化貿易戰略布局方面,沒有進行統一而具體的規劃。也就是說,在文化貿易往來的過程中,沒有對應的國際謀劃文件來為雙方的貿易提供支撐與幫助。進而,在交流以及合作中,會有一些不利因素阻礙雙方的文化貿易。第三、對于文化貿易發展方面,廣西地區缺乏優秀的人才,來促進雙方的貿易進程。對于東盟各國來說,廣西地區與之貿易的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國情、文化差異、語言也各有不同。針對這種情況,廣西地區在與東盟文化貿易的過程中,并沒有與之對應的人才來與東盟不同國家進行貿易往來。同時,就廣西地區的教育情況來看,并沒有對新時代下復合型優秀人才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以至于在與東盟各國文化貿易的過程中,沒有一批高素質的人才在文化貿易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使廣西地區的經濟步入一個嶄新的臺階。
三、在廣西-東盟文化貿易發展方面,所面臨的機遇與優勢
對于廣西地區來說,雖然在對外貿易方面,與之貿易的對象不具有多樣化,但它同樣會在與別國的交流合作中有所成長。廣西地區在促進自身發展方面迎來了新的機遇,將會成為它前進路上重要的基石。雖然,站在哲學的角度,可以知道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但就廣西地區在與東盟文化貿易發展來看,它所擁有的優勢比挑戰多得多。當然,也會存在的一些挑戰,廣西地區在利用這些機遇來發展自身的同時,也需要勇于去面對這些機遇下的挑戰。在文化貿易發展方面,所迎來的機遇與優勢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因此,本文作者從實際出發,對這些機遇給予了相應的分析。
一是:針對廣西在走出去戰略中與東盟的文化貿易,國家有關部門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首先,國家的文化部門還和廣西政府簽署了相關的條例,來推動廣西與東盟在文化貿易方面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對廣西地區的文化產業起到了保護的作用。其次,在廣西地區,政府部門也積極參與到該地區文化貿易發展中。就雙方的文化貿易情況,構建了對應的交流平臺來促進彼此的交流與合作。還在以南寧為中心,建立了相應的國際商務區。最后,在文化貿易方面,廣西地區有關部門還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民間文化活動,為彼此的文化貿易提供更多的有利條件。二是:在雙方文化貿易的過程中,廣西地區的政策機遇。首先,在新時代下,國家根據自身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更重要的是,在這些政策中,國家大力支持文化產品走出去,對文化產業方面的對外貿易非常支持。其次,對于這方面,廣西地區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也開始在很多方面給予該地區文化貿易方面的支持。比如,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對相關市場進行考察。最后,由于廣西地在動漫文化方面的成就,國家還在稅收方面給予了一定的支持。進而,在國家級的動漫企業方面,廣西地區有了質的飛越。三是:在對外文化貿易方面,廣西地區具有的區位條件方面的優勢。就地理位置方面,廣西是唯一能夠在陸地和東盟各國予以接壤的地區,同時,還有便利的海上交通。從某種角度來說,廣西也是中國與東盟各國往來的重要紐帶。四是:在對外文化貿易方面,廣西地區自身具有的文化資源優勢。首先,是關于民族資源方面的優勢。對于廣西地區來說,它是我國壯族少數民族的聚集地。不僅擁有很多具有民族氣息的藝術品,而且這些民間工藝品的種類呈現出多樣化。廣西很多民間藝術品都很具有代表性,有些文化資源也甚至被列入到國家保護遺產中。同時,廣西地區也被國家作為重要的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其次,在新聞出版行業方面,也體現出相應的優勢。總的來說,新聞出版行業是該地區重點進行發展的文化產業體系。該地區主要是借助新聞出版業的力量,來進行跨越式方面的發展。同時,在新聞出版業方面,廣西地區相關部門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投入了一定的資金,來提高該行業自身的競爭力。進而,在廣西走向東盟各國的時候,廣西地區的文化傳播也變得更加深遠。對于廣西地區來說,新聞出版行業通過多種方式來推動該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
四、在廣西-東盟文化貿易發展中,有效的措施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廣西地區,通過有效的措施來使它和東盟各國在文化貿易發展方面走的更好也成為當下社會關注的焦點。這樣不僅可以使廣西地區的文化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還能使我國在文化產業,乃至是在對外文化發展方面都能取得一定的成績。當然,能夠對廣西與東盟的文化貿易起到推動作用的措施有很多。因此,本文作者對其中的冰山一角進行了探討。
第一,在文化貿易發展方面,政府需要對在開拓東盟市場方面,給予企業極大的支出。首先,對于廣西地區的政府來說,需要對國家在文化產業以及對外文化貿易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予以落實。進而,幫助為企業在對外文化貿易發展方面提供更好的法律環境,為該地區的文化貿易起到保護的作用。其次,在相關的配套政策方面需要予以支持。比如,對應的稅收政策、人才方面。最后,該地區相關部門需要對對應的管理體制以及文化經營制度予以完善。以此,使該地區在國際中的文化競爭力得到提升。很顯然,對于這方面,還有一些其他的對策。比如,針對該地區文化產業的實際情況,在該地區建設適宜的具有創新型的融資平臺。進而,來建設對應的呈現文化多元化的產業融資平臺。第二,在廣西走向東盟的路上,需要對高素質人才予以重視并進行培養。對于文化貿易人方面,廣西地區主要缺乏的是那些復合型的人才。針對這種情況,在人才培養方面,廣西地區需要把側重點放在培養這樣復合型人才方面。即不僅要掌握不同的語言,還能夠擁有一定的國際貿易知識與文化藝術相關知識與技能。同時,還要能夠具有廣闊的視野,熟悉國際法律體系。進而,為廣西地區在對外文化貿易方面擁有相應的人力資源以及智力方面的支撐。第三,在對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廣西地區需要注重對科技創新方面的重視。進而,使相關文化產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對于科技創新方面,廣西地區可以對發達國家那些先進的科技創意加以借鑒,并從中吸取精華,來指引自身文化產業的完善與發展。在此基礎上,廣西地區需要把不同的科研成果與文化貿易在實質方面的創新相融合。進而,來發揮自身的優勢,推動自身文化產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在廣西地區,對應的企業需要對已有的文化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以及利用,發揮這些文化資源本身的優勢。第四,在廣西與東盟文化貿易發展中,需要對相應的文化服務平臺予以優化。同時,還需要對文化中的中介機加強培育。在文化服務平臺予以優化方面,能夠使相應的文化貿易信息與統計數據更加全面、準確、快捷。進而,來實現文化貿易方面多種資源的共享。在培育文化中介結構方面,需要組織以及建立對應的文化貿易發行公司。進而,打造出具有專業性質的文化貿易集散基地。總的來說,文化貿易方面可以通過這兩種方式來實現廣西地區文化貿易走出去。一是:在文化貿易走出去路上,可以利用文化世博會的優勢,來引向它更好地走向世界。二是:可以借助那些國外的發行公司,來促進文化貿易的進行。這兩方面都會對對外文化貿易起到一定的作用。很顯然,還有一些其他方面可行的策略。比如,在文化貿易過程中,廣西地區可以以差異文化為基礎,開展對應的發展戰略。進而,打造出更多展現該地區文化產業特色的品牌產品,在東盟各國市場中占領重要的一席之地。
總之,在與東盟文化貿易發展路上,廣西地區要對自身各方面的優勢予以充分地利用,來促進自身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為它走向東盟各國做好鋪墊。同時,同時,廣西地區相關企業需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對自身不斷予以完善。進而,在與東盟文化貿易方面,更具優勢。同時,在這條與東盟的國際通道中,能夠發展壯大,走上面向多國的國際化道路,擁有更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陶劍平.淺析廣西與東盟文化產業的交流與合作[J].東南亞縱橫,2009,12:75-78.
[2]雷春龍,楊理.廣西-東盟文化貿易發展分析[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2:43-47.
[3]滕志朋,丁智才.廣西與東盟文化交流合作淺論[J].創新,2009,11:18-21.
[4]張玉華,劉曉東.廣西與東盟文化交流合作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前沿,2012,18:18-20.
[5]王春林.廣西面向東盟的文化“走出去”模式探析[J].學術論壇,2012,07:116-119.
[6]陳兵.廣西與東盟國家文化產業合作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1,04:27-30.
作者簡介:郭春艷,現供職于廣東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