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杰
[摘要]大學生不斷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下,如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大學生群體的精神支柱、價值追求和共同信仰,是一項極為重要而迫切的任務。本文將重點圍繞此問題來展開深入地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新媒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媒介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26
[文章編號] 1671- 5918(2015)09-0055-02
[本刊網址] http://www.hbxb.net
一、新媒體的內涵及其特點
(一)新媒體的內涵
新媒體是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新媒體就是能對大眾同時提供個性化的內容的媒體,是傳播者和接受者融會成對等的交流者、而無數的交流者相互間可以同時進行個性化交流的媒體。它突破了傳統報刊、廣播等媒體形式,借助于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絡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實現媒體的傳播,為社會大眾提供豐富的信息。總而言之,新媒體是時代的產物,勢必會具有較強的時代特點,是信息交流和知識交流所必須借助的途徑。
(二)新媒體的特點
新媒體的特征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新媒體是在信息化時代出現的,它的最大價值就在于它具備以上的特點,為社會大眾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通過新媒體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對于學生而言,既是機會又是挑戰,必須要站在正確的立場上,理性地借助于新媒體作為手段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新媒體環境下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積極作用
(一)擴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覆蓋范圍
目前在高校大學生中,智能手機普及率達到98%,幾乎是人手一部,并且絕大多數大學生天天都要手機上網瀏覽各種信息、刷微博、刷微信朋友圈等。針對這種現狀,利用新媒體在大學生當中擁有如此廣泛的覆蓋范圍優勢,可以將新媒體作為社會主義價值觀宣傳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充分發揮新媒體的超強輻射力,帶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拓展教育陣地,從而較好地解決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狹小、覆蓋范圍偏窄等問題,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當中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
(二)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時效性
新媒體具有很強的時效性,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突發事件,只要在場的網民擁有一部能拍照的智能手機,現場的情況就可以及時發布到互聯網上,同時這種信息的即時性又是吸引受眾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新媒體的介入,必然可以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時效性。運用新媒體,就能夠將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信息包括最新出臺的文件、政策或者蘊含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精神的新聞、資訊等迅速及時地傳達至大學生,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具時代性。在當今的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早已習慣瀏覽和接收小容量、碎片化卻極具即時性的信息,大容量、高強度的知識灌輸已為大學生們所厭倦和抵觸。利用新媒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宣傳,可以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時效性,增強對大學生的吸引力。
(三)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生動性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極大地豐富了信息的內容和傳播的形式,具有更強的感染力。將新媒體應用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當中,可以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采取更多的大學生們所感興趣的內容和喜聞樂見的形式去開展教育教學,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就能夠提高教育的生動性,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從而避免傳統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乏味,學生缺乏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尷尬而無奈的局面和困境。
三、新媒體環境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的挑戰
在當今的網絡世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網絡的主導者,它們利用所掌握的先進信息技術控制著互聯網的信息走向和輿論方向,通過信息載體大力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價值觀念,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關鍵時期的大學生,受認知能力所限,其綜合判斷力還不足以支撐其正確地辨別在互聯網中遭遇的紛雜信息,很容易在不同文化形態和思想觀念的沖突中迷失方向,并且最終影響到正確信仰、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形成和樹立。
(二)對大學生形成正確道德觀念的挑戰
新媒體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個人化的自由,提升了個人的成長空間和學習空間,與此同時,往往會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會造成個人意識膨脹,個人主義盛行的局面,這是新媒體帶給學生的弊端。言論自由、文化多元的時代,讓傳統的道德觀念喪失,文化號召力下降,學生的個人品位降低,更有甚者會出現極端的自我主義,這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而言,是極為不利的。新媒體具有兩面性,在給予學生自由的同時,還有可能使他們變得更加唯我,這在很大程度上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不利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和獨立人格的培養。
(三)對大學生建構正確價值體系的挑戰
新媒體是依靠信息化所出現的,同時它與社會的各個層面息息相關。隨著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出現和我國經濟政治等多方面的影響,新媒體中一些信息對市場經濟現象過度宣傳,導致大學生浮躁心理,產生急功近利心態。并且隨著一些西方思想觀念、文化意識、生活方式的傳人,更多大學生傾向實用主義、功利主義,而不是堅持社會主義的人生價值觀,社會主義崇高精神、為社會作貢獻人生價值觀念淡薄。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會在無形之中夸大某些思想,對學生產生不必要的片面影響。新媒體往往會使大學生更加物質化和功利化,導致很多大學生沒有個人原則、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追逐過多的物質和功利,很難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endprint
四、如何實現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
(一)運用新媒體營造良好的教育傳播環境
由于新媒體傳送的知識和信息非常多,作為大學生很難從這些魚龍混雜的信息中篩選出正確的信息,一旦掌控不到位,就很可能導致信息的失衡,這對于大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作為高校來講,就要營造積極寬松的輿論氛圍,以正面引導為主,通過積極宣傳營造氛圍,培育積極向上的新媒體文化;公開抵制批判有悖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言論和消極思想,堅定立場。不斷地引導大學生提高個人的品德素質,幫助他們在是非善惡的鑒別和選擇中養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認識。校宣傳部、學生處、校團委可以通過官方微博、微信平臺等新媒體平臺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弘揚正能量,使其成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
(二)打造強有力的新媒體宣傳隊伍
打造一支強有力的網絡宣傳隊伍,能夠有效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的影響力、傳播力和引領力。通過座談、經驗分享、小組討論等形式的常態化培訓,不斷提高各層級網絡宣傳員的政治素養和工作能力,確保他們在面對有悖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言論和消極思想時敢發聲,會發聲,會正確發聲,在高校中弘揚正能量。此外,通過培訓選拔培養學生“意見領袖”、微博微信“達人”等,通過他們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談古論今,暢聊人生、理想、信念,對其他大學生施以正面影響,營造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良好的網絡風氣。
(三)創新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手段的豐富性
創新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手段的豐富性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措施。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本應貫穿高等教育全過程,但是現在許多高校僅僅依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這個主渠道,而且教育周期過短,教育時間不能保證,容易導致教育陣地過于狹窄、教育效果不佳的、學生興趣不足等問題。新媒體的出現就可以比較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有關部門可以通過開設網站、管控論壇、短信群發等方法,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有關的內容經常性傳遞給學生;思想政治老師可以通過建博客、發微博、QQ群聊天、郵件交流等方法,與更多的學生進行課外交流,開展有針對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工作。這樣一來,不僅突破了傳統單一的教育方式,而且還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走出課堂,達到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的目的。
參考文獻:
[l]顏小燕,康樹元.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2).
[2]年大琦.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
[3]任艷妮,秦燕.大眾傳媒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與培育[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4]陶紹興,朱芬華,計宏亮.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探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5).
[5]唐雪蓮,岳柏冰.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教育[J].理論視野,2014(6).
[6]徐海鑫.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探討[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