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英
[摘 要]中國英語學習的熱潮在持續升溫的同時,中國英語學習方式中存在的很多問題,也一直是學習者和教育者共同致力于解決的問題,例如英語聽說方面的“聾啞英語”、英語閱讀能力的欠缺等等。本文從中國大學公共外語學習者常常陷入的幾個誤區入手,嘗試探究病癥背后的深度病原,幫助學習者找到避免走入誤區的學習策略。
[關鍵詞]英語學習;學習誤區;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69
[文章編號] 1671-5918(2015)09-0146-03
[本刊網址] http://www.hbxb.net
中國英語學習的狂熱一直持續了很多年。科技推動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跨國合作、交流、經營成為生活中的常態,中國英語學習的熱潮也在持續升溫。“聾啞英語”的現狀折磨著很多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但“聾啞英語”只是很多深度病癥的一個表象,導致聾啞英語形成的原因是很多的,詞匯和語法的學習一直是中國人學習英語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內容,忽略了很多其它重要方面學習。可就是這令我們無數英語學習者耗盡精氣神的詞匯和語法學習也存在著很多隱藏的誤區,使我們花了很多力氣卻始終偏離目標,被我們忽略的聽說讀寫的其它方面就存在更多的誤區了。
一、詞匯學習誤區
誤區一,“詞匯”指的是拼寫和詞義。詞匯包含了詞根、詞綴、發音、詞性、詞義、拼寫、搭配等多方面的內容,詞義和拼寫知識其中一個環節,其它環節是學會記憶詞匯和正確使用詞匯所必不可少的。構詞法的知識是幫助語言學習者迅速記憶單詞、觸類旁通的一項重要知識,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記單詞花的時間很少單詞量卻很大。英語詞匯里有一定量的詞根和詞綴,這些詞根和詞綴變化出無窮的單詞,隨著時代的發展還不斷組合創造出新的詞匯。
誤區二:發音差不多就可以。英語是音形文字,而漢語是象形文字,漢字的書寫形態大多跟他的意義有關,漢字的字形是對意義的一種描繪和展示,然而英語是音形文字,聽音能寫,英文單詞的拼寫都是由其發音決定的。因此掌握發音的規律和技巧就掌握了單詞的拼寫技巧。單詞發音里有太多的學問,發音的學問掌握不了,單詞記憶機械而不牢固。
誤區三:詞性不重要。如果對詞性沒有概念,英語入門也許障礙不大,但在入門之后的提高階段就會成為瓶頸,就會讓句型規律和語法規則剪不斷理還亂。因為語言的本質是一樣的,拿漢語做個例子,大家都知道們有任何文化的人,不知道任何詞語的詞性,也能學會說漢語,能用漢語做簡單交流,但詩詞歌賦就會讓他云里霧里,永遠無法理解。因此要學好英語,理解詞性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而且詞性是理解而不是記憶,只需要掌握一點小小的竅門,不占用任何精力和腦內存,只要把詞性的名稱理解好,很容易一下就把所有詞各歸各類。例如動詞就是物體或生物發出或進行的動作。形容詞就是用來形容事物的狀態等等。
二、語法學習誤區:語法每天學
我們的漢語學習是在初中階段才開始學習語法,同樣英語國家的孩子在小學階段也沒有任何語法課,但是我們的漢語基本交流都很好,國外孩子的英語母語交流也沒問題。語言的共同的學習規律是按照“聽——說——讀——寫”順序規律來發展的,但我們的英語學習偏偏逆襲了這一天經地義的基本規律,違背自然規律的結果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外語學習不如意的現狀。語法可以學,但應該放在語言學習的高級階段,即文學語言欣賞和輸出的階段,語法不能從始至終每天學。
三、聽的誤區
誤區一:聽力不用每天聽。
很多學習者抱怨“英語很差,聽力最差,沒有最差,只有更差”。我們一直都熟悉“聽、說、讀、寫”這個表達,都知道“聽”字為先,英語里也是對應的一樣的表達。這個順序不是隨便放的,是前人智慧的安排。“聽”字為先代表了兩層含義,首先是聽應該是最先掌握的技能,其次聽的量應該最多。“狼孩”學會的只能是“狼嚎”,生活在國外的美籍華人的子孫中文都沒有英語好,說明人類語言功能并不全是天生的,聽的內容決定了語言的內容。單詞要每天學,聽力也要每天聽,從聽力中學單詞為上上策。
誤區二:豎著耳朵聽清每一個單詞。
中國的外語學習在很多方面違背了語言學習的規律,豎著耳朵百般糾結地去聽懂每一個單詞是很多學習者聽力障礙的一個原因。從學習英語的第一天到學了十年后的那天都是始終如一的糾結著,語言學習能不累嗎?世界上所有語言作為母語輸入之初,就是孩子跟父母學說話的狀態,兩歲的孩子聽得懂“Do you get it?”,如果讓一個小嬰孩的腦袋把一個一個的單詞的意思想出來再連成串來理解句意,孩子的小腦袋怕是不能回應你的話了,因為他不知道Do代表了一般疑問句,也不知道你用的到底是get的哪個意義。這說明孩子是把句子作為整體來和意思聯系到一起的,幾個單詞組成的意群發出一連串的音調就像一個單詞一樣代表了一個意思,聽音就迅速達意。我們很多學生的學習過程違背了這個規律,把意群拆分成單詞然后組合來理解,因此反應過程太長,如果一個組合環節出現問題,理解就偏差了。因此我們學習語言之初就要像嬰兒一樣既聽單詞又聽句子,把句子像單詞一樣聽,把句子直接和意思對接,而不是把連貫的意群拆分成一個個單詞,再把單詞組合還原為句子。其實這種聽把句子像單詞一樣的聽,解決的是單詞解決不了的連讀、弱讀、省音、變音、語調等一系列復雜的語言學現象,這就是為什么專注于單個單詞的聽永遠解決不了這些語言學奧妙的問題,永遠不能真正聽懂英語。
誤區三:拿教材和考試題大量聽。
聽力每天聽,到底聽什么。大家都知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聽”也是讀書的一種方式。聽的內容一定要多,而且要是不同種類的,讓你的萬里路上看到不同的風光,而不是永恒的一成不變的乏味。行萬里路會身體疲憊,但驚喜不斷的風光會讓你忘卻疲憊,神清氣爽。大量聽力也會讓你疲憊,但大干世界千變萬化地以語音方式的呈現也會讓你忘卻疲憊,流連忘返。語言作為一個工具而非一門科學的意義就在于通過語言了解世界的精彩,去開拓思維。因此聽力的內容不應該讓教材和試題來主導,而應該用包羅萬象的自然、經濟、政治、文化、娛樂等各方面的內容來給枯燥的語言符號以靈魂,讓艱苦的英語學習旅途上的驚喜風光消除學習者的身體疲憊。語言掌握了,更重要的是你收獲了美麗的心情和開闊智慧的思維。你既可以聽英語幽默笑話,感受異國幽默文化;也可以聽奧巴馬的就職演講,領略大國領袖的韜略和風采;還可以欣賞異國歌曲的旋律美。endprint
四、說的誤區
誤區一:等我都學會了再張嘴說。
作為二語習得者,不會說和不敢說是我們每個人的癥結,大部分人自然會想:那就等我們會了再說吧。首先,“會”是沒有邊界的,是像三四歲的小孩一樣能簡單表達自己的需求就是“會說”嗎?還是像播音員一樣地道、優美、流暢才是“會說”呢?大多數人會覺得自己一直不會說,哪怕說了十年,我們也還不是播音員。作為二語習得者,我們必須接受我們語言學習螺旋式上升過程中的不完美,非常自信地去用不完美的語音語調和措辭去真實的表達自我,在表達中逐漸變得完美。
誤區二:說清楚每一個單詞就是合格了。
如果你會聽了,就會說了。會聽了就不會走進“說清每一個單詞就是合格了”的誤區了。正如上文在聽力誤區中闡述的那樣,有聲語言不僅僅是單詞發聲,它是由連讀、弱讀、省音、變音、語調等一系列復雜的語言學現象組合成的整體。會讀單詞只是評判語言發聲能力的眾多標準之一,并不能決定你的說的能力是否合格。讀清楚單詞只是語言的一個環節,同時你還能“讀不清”句子中的單詞是另外的一個更玄妙的一個語言要求,即語言學領域里的連讀、弱讀、省音、變音等語言現象。如果你真正用心感受過英語,發現這門語言并不是生硬地蹦單詞,每個句子都像是流淌的溪水一樣渾然天成。所以你既要“讀清單詞”,同時又要“讀不清”句子。除此之外,語音語調也是傳遞弦外之音的一個重要工具,同一個句子用不同的語調讀出來傳遞不同的意義,因此只會讀單詞是完全不可以的。
五、讀的誤區:所有資料拿過來就逐字逐句地讀
很多人認為中國孩子的閱讀很好,這是我們考試多年訓練的強項。看一組閱讀速度(WPM:Word Per Minute)數據對比我們就知道我們到底是強是弱了。中國大學英語四級要求70-100 WPM,六級為80-120 WPM,托福為140-160 WPM,加拿大小學三年級為110-140 WPM,美國人的平均閱讀速度為每分鐘至少200個單詞,美國高中生的平均閱讀速度大約為每分鐘260詞,如果您想要在GRE或者GMAT中獲得高分,你需要把WPM提高到300。如果您要去英語國家攻讀研究生,您的WPM需要達到400才能比較輕松地勝任學業。中國英語閱讀訓練中對于精讀和速讀并沒有很好地區分。精讀和速讀是語言學習所必需的兩大部分,精讀是為了深入分析學習語言和篇章內容,使語言內容或者語言形式內化。而速讀是為了在海量信息中迅速定位有效信息的一種閱讀,需要進行掃讀和跳讀。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誰掌握的信息量多,誰就具備了更多地砝碼,速讀能力成為生存和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能。因此我們應該有目的地去區分精讀和速讀,培養速讀能力,而不是所有材料都沒有區別地精讀。速讀有很多訓練方法,例如讀目錄掌握書的框架來決定那個章節跳讀那個章節掃讀,讀標題和段首末句掌握章節的框架,決定哪個段落跳讀那個段落掃讀甚至不讀;不能回讀和心讀;情境猜詞;把書本離研究距離遠一些,讓更多的內容進入視野等等方法。
六、對待英語考試證書上的誤區
英語教學數十年,很多學生問過同一個問題“拿到什么樣的證書更有用呢?”。中國有各種等級英語考試證書的學生很多,然而英語應用能力卻不盡如人意。招聘會上附帶英語口試的高端崗位招聘很多,敢應聘的卻很少,“空頭證書”現象比比皆是。因此學生不應該把證書看得過重,當成了英語學習的目標,英語的應用能力才應該是真正的目標,考試和證書只不過是順路檢驗的一個環節,不能本末倒置。證書經常起著“敲門磚”的作用,讓你在求職者的人海中有機會進門爭取一個面試的機會,僅此而已。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時英語基本能力的一個檢驗,是大家必要的一個證書,除此之外,可以針對自己畢業后的規劃,選取工作中會用到的商務英語等級考試,或者選取出國讀書深造的交際研究型的考試,比如雅思、托福等。
結束語
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和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的日益深入,中國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學的現狀亟待革新,讓中國孩子遠離英語學習的誤區,讓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回歸語言的本質功能——交流、學習的功能,讓中國孩子能高效地學習英語,讓英語能力的提升最終促進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l]閆艷.從“標準英語”到“中國英語”——全球化背景下英語教學觀的轉變[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5).
[2] Ellis.R.The Studv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353.
[3]楊國俊.走出標準英語的誤區[J].外語教學,2003(1).
[4]肖禮全.走出中國英語教學的歷史誤區——外語教學的哲學思考[J].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03 (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