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容重慶市江津第八中學校
高效課堂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何光容
重慶市江津第八中學校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明確指出“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從宏觀上來說,人才的培養主要受兩個方面的制約,一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二是學生自我成長的規律。同時,新課改還強調教、學互動,中學語文新教材明確要求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為目標。
新課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初中階段,語文閱讀題更是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而語文閱讀也是最能反映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對中學生掌握語文知識、閱讀能力的要求。
綜合看來,初中閱讀選文基本都是具有豐富人文內涵的作品,給學生帶來豐富的精神享受,同時也體現出語文學習中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呈現出語文學習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那么,初中語文老師如何在自己的課堂上有的放矢地給學生傳授語文閱讀知識,幫助學生靈活掌握及學習解答語文閱讀題的方法。我在此拋磚引玉,談談自己的一點兒看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表明了興趣對于閱讀的重要性。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教師在講解每篇課文前都應當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方式組合的指導,如精讀、略讀、速讀、泛讀的組合,精細、粗放的組合等,這將有助于課內的閱讀教學,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其知識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僅靠以上方法還遠遠不夠。初中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們的自制力較差,課堂注意力很難持久。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掌控好課堂教學的節奏,想辦法讓學生保持激昂的情緒。比如教師要不斷運用準確、幽默的語言和適當的肢體語言鼓勵和肯定學生,并創造時機讓學生體味發現的樂趣,使學生在充滿興趣的狀態下完成閱讀任務。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看法——這是新《課程標準》對初中生閱讀能力提出的重要要求。它強調了對現代文要重視個性化和獨創性的解讀,也就是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自由發揮,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說在點上,角度新和立場能站得住腳,便可得分。在這點上,《課程標準》不僅給了學生展現個性和思想的舞臺,還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那么,《課程標準》中對初中生的閱讀能力還有哪些指導性要求呢。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能夠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把握重點,擴大閱讀范圍,求多也求精,擴展自己的視野。
(2)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準確掌握文章所釋放的含義,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文段中的意義和作用。
(3)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除了把握其中心思想外,還能提出自己獨特的看法和疑義,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文中抽出或是自設的問題。
(4)在閱讀中有的放矢,讀完后要了解文中所運用的敘述、描寫、說明、議論及抒情等文學表達方式,還有就是能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雜文、戲劇等多種文體。
首先要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在學生進行文本閱讀的時候,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與經驗。在上余光中《鄉愁》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談談他們對離愁別緒的看法,積累詩歌中的妙語佳句;學習《春》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回味春天的樣子,用語言或者是畫面來描繪;學習《敬畏自然》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描述心中的自然,說說為什么要敬畏自然。其次,要對文本反復地進行朗讀,讀出感情,讀出韻味,從而大致了解文本的內容。同時,要尊重學生閱讀之后的感受。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在閱讀文本的時候,會產生不同的感受。這個時候,學生的認識即使有偏頗之處,教師也不能輕易予以否認、批評,只能積極地引導學生,不能用所謂的標準答案去約束學生的思維。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激情才不會被打擊,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
(1)我們可以把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知識引入課內。根據每節課的教學需要,牽引與之相關聯的課外讀物,增加課堂知識容量,拓展學生視野。例如,在教授一些語文名著導讀時,我會適時地將一些古今名著,如《三國志》《水滸傳》等作品的精彩之處向學生做簡要的介紹,吸引學生閱讀的欲望,從而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閱讀,形成從課內到課外的閱讀延伸。
(2)我們可以將有限的課堂閱讀遷移到無限的課外生活中去。課內學習不僅時間有限,而且知識有限,我們只有放眼課外世界才能獲得并積累更多的知識。例如,在教授《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我就以此詩為導火線,引出了學生小學時學過的《送元二使西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一系列的送別詩,讓學生欣賞、比較、感受詩人的離別情感。為了回答這樣的問題,學生就要通過課外的廣泛閱讀、回顧、了解。鼓勵學生走出課本,走進圖書館,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自主閱讀,廣泛閱讀,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教學工作就事半功倍。
我們的教育是要培養富有創造性思維的讀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看客。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給學生一把鑰匙,啟迪他們的智慧,建設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