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靖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南關小學
培養學生學習民族音樂興趣的策略和方法
張 靖
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南關小學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為他們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和快樂的音樂世界,讓他們在民族音樂中得到快樂,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讓學生從不同的層次、角度了解與民族音樂相關的文字、音響、圖像等多種信息,幫助學生形象、準確地感受和認識。通過欣賞各種音樂資料,學生如身臨其境,從而反復聆聽與體味,加深對作品資料的理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自己家鄉的民族音樂進行調查研究,使其近距離、真實地接觸民族音樂,而通過學生的自我介紹則可讓大家了解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如,我校的學生大多是外來工子女,來自五湖四海,各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因此,好的音樂素材更能吸引他們濃厚的求知欲望。我讓他們在課外收集自己家鄉的民歌并在班級進行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供給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體驗,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此,我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以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使學生在直觀、具體、生動、有趣的課堂氣氛中更好地學習民族音樂。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讓學生真正領悟音樂的美,創造美的音樂,民族音樂是必上的一課。然而,對于今天的學生,似乎只有流行音樂或者說是流行歌曲才離他們更近些。這就要求教師深入學生當中,了解并熟悉他們喜歡的音樂,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他們的朋友。教師還可通過音樂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審美趣味,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學生音樂欣賞的能力。例如,在欣賞民族音樂時,我先給學生欣賞一首《大中國》,因為熟悉,學生興趣盎然,還搖頭晃腦地跟唱。然后,我將其中秧歌的音樂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明白流行音樂的創作也可以民族音樂作為素材。又如在引導學生欣賞《盼團圓》時,為了使同學們更好地理解這節課的內容,我放了一首王力宏的《龍的傳人》。這首歌很多學生都會唱,但對其內涵不是很了解。于是我便深情地把這首歌的歌詞及歌曲的創作背景介紹給學生,重點描述祖國母親的偉大,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無論身在何方我們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當再聽這首歌曲時,教室里靜極了,一股濃濃的溫情在教室里悄然彌漫著,歌曲把師生的情感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自制簡易樂器的教育價值很大。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它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堅強毅力——不怕困難、堅持到底。自制簡易樂器的含義很廣,它既包括自尋音源材料(如課桌、書本、玻璃杯、身體各個部位等),用以探索、表現、體驗音樂的進行、休止、速度、力度、段落、情緒等,還包括制作各種簡易的樂器,如鈴鼓、酒瓶吹奏樂器、自制彈撥樂器等。如在欣賞民樂合奏《彩云追月》時,我讓學生組建快樂的小樂隊,因為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主題的演奏活動。但樂隊的組建對一般的四年級學生來說有困難,于是我就引導學生從自制打擊樂器入手,降低演奏的難度,提高參與率。課前我把主動權讓給學生,讓他們自帶茶杯、酒瓶等適合做打擊樂器的材料,而上課時,我驚喜地發現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制作能力也很強。有的學生甚至連家里的鍋碗瓢盆都帶來了,并用這些打擊樂器為樂曲設計伴奏。敲敲打打,悅耳動聽,整個教室成為歡樂的海洋。合作學習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后,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一種節奏型練習,為樂曲伴奏,最后再演一演。如我讓有器樂特長的學生上臺演奏主旋律,其他學生進行節奏伴奏。這個環節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整個欣賞活動中,陶醉在創設的音樂情境中,盡情地表達對樂曲的感受。
音樂理論家修海林曾說:“音樂意境既產生于音樂家對形象的審美感覺中,又存在于音樂的再現中。自然,音樂的審美也勢必要求體驗到這一意境,這時意境即是客體的主體化,也是主體的對象化,意境是審美意象性活動的產物。”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對學生尤其重要。如在聽賞《采茶舞曲》一課時,我先進行茶藝表演,一邊泡佛手茶,一邊介紹茶道“韓信點兵”、“游山玩水”等。學生欣賞完我表演的茶藝后,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爭先恐后地品茶,并贊不絕口:“張老師,您太棒啦!”“我也要跟您學習茶藝表演!”“這茶真香啊!”看著孩子們可愛純真的笑臉,我的心也洋溢著快樂喜悅。整節課師生都沉浸在淡淡的茶香中,溫馨快樂。我又示范了“鳳點頭”的手型和拇指、食指的曲伸節奏,引導學生即興創作采茶的動作,通過提壓手腕來夸張動作,將韻律感表現得更優美、柔和,學生都興致勃勃地動起來。有的學生還三兩成群地一起編排采茶的動作,連平時上臺靦腆不敢表演的學生也躍躍欲試:“老師,我也要上臺表演。”雖然他們的動作不是很到位,但是全班都給予熱烈的掌聲,并對其表演進行評價,我也及時給予肯定。
學習民族音樂可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我們應讓民族音樂成為孩子們成長的搖籃,讓孩子們在民族音樂這塊瑰寶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