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冰河北省唐山市四十九中學
略談中學歷史教學藝術
徐 冰
河北省唐山市四十九中學
本文開篇分析了歷史教學的難度,爾后介紹了讓學生了解學習歷史的意義和方法,接著解讀了感恩在歷史教育中的重要性,最后以利用歌曲教學歷史的論述終篇。
中學歷史;教學藝術;感恩;歌曲
歷史教學中,很多學生不重視對歷史的學習,他們平時的學習就很緊張,不喜歡學習歷史,認為時代在發展,學習歷史意義不大,甚至就是白白的浪費時間,學生學習壓力大,集中“火力”消滅數額學、語文和英語方面的難題,加之有的教師也是敷衍了事,還有學校也沒有足夠的重視,于是乎雪上加霜,學生對歷史知識張冠李戴,有的學生對歷史大事一無所知,至于歷史對他們的啟示,各個人物對他們的影響則是奢望了,這些問題多多,亟待解決,做為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學歷史的難度,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激發起來,對課本的知識要了如指掌,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不是背誦,不是復制,而是領悟問題、分析問題,懂得事情的來龍去脈,有能力評價,知道一個如果出現什么情況,就會發生歷史的轉折,也就是看問題有深度,對課本有提煉,對人生有裨益。
我們學習歷史,重點不是死記硬背一肚子歷史知識,重要的是能夠以史為鑒,通過歷史事跡激發對社會現實的思考,深諳歷史常識和常理,避免重蹈覆轍,追求文明進步。
所以,對我們學到的歷史知識,無論真偽,我們都要進行一番推敲,看看這段歷史的主角是誰,他們的所作所為反映了當時何種背景,在有限的歷史條件下給這些歷史人物何種選擇。總之,就是要思考,而不是死讀書。歷史將會輪回,歷史總有驚人相似,但身在歷史中的人,是否還記得他們讀史時候的感慨?無論是學了哪一個時段的歷史,我們都要認真地問自己,這段歷史說明了什么?我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示?在我人生的道路上,能夠得到什么樣的幫助?這樣的學習才更加有意義。
1.結合歷史進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種人文精神,是內心的覺醒,是高素質的呈現,是學生品德修養的一項重要內容。懂得感恩的人,一般都具有良好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在歷史教學的課堂上,循循善誘,讓歷史人物做標準,對學生進行精神洗禮,讓他們的靈魂得到充分的凈化;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飛快,人生觀與價值觀嚴重扭曲的現象比比皆是,人們往往過分地注重物質利益,忽視了我們中國的幾千年的文明,孩子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自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不知道關心別人,不知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不知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不知感激自然的造物之恩,甚至有很多孩子惹是生非,小小的年級就鋃鐺入獄,讓家長痛心疾首。歷史教學課堂是一個重要的舞臺,
教師利用好各種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感恩教育,讓他們的還沒有成熟的心靈得到洗滌和凈化。感恩是幸福的前提。不懂得感恩的人,感覺到整個世界都對不起他一個人,他自己的心靈永遠得不到滿足,他的心里存在的大多數是抱怨和仇恨。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結合歷史教材,巧妙的設計一些主題活動,達到感恩教育的良好目的。
2.感恩祖國。
感恩教育的第一步是愛國主義教育,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沒有強大的國家,再有能力的個人也顯得微不足道,我和學生們說起大詩人庾信,侯景叛亂時,庾信出使西魏,在此期間,梁為西魏所滅,自己的國家沒有了,庾信十分苦悶。即使庾信負有盛名,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官至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身邊的王公大臣對他都畢恭畢敬,禮遇有加;北周代魏后,庾信更遷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侯。但是,庾信一直郁郁寡歡,雖然身居顯貴,被尊為文壇宗師,受皇帝禮遇,與諸王結交,錦衣玉食,但是他沒有自己的國家,孤零零的飄零在外,最后仍然是抑郁而死。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沒有祖國的強大,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就不能夠安心學習,所以,感恩祖國,維護國家統一,時時處處,分秒不忘。
3.感恩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滋補了一代代的中華兒女。儒學的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所含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影響至今,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激勵了多少青年學子!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又為多少人津津樂道嘖嘖贊嘆!道學的“無為、不爭,功成身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帶給人們更多的思考;漢明帝開始,釋學在中國扎根,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傳統文化,大批學者在釋學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見地,其宣傳的“不偷不盜、心無掛礙、不犯國法、不漏國稅”等思想等讓諸多先人奉若圭臬。道德是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調控手段。需要有良好的社會規范來維系。引導學生感恩中國傳統文化,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引導學生學習歷史,要讓學生知道歷史的真正含義。我們現在看以前,以前就是歷史;以后的人看見在,現在也是歷史。歷史的滾滾長河奔流不息,學習歷史不是單單地為了記憶知識、年代、典故,而是總結經驗,完善自我,吸收營養,修葺本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能更好地奉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