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職業技術學院 李茂松
城鎮化背景下的社區經濟發展對策研究①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 李茂松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城鎮化背景下社區經濟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社區經濟的主要對策,以期促進社區經濟的良性發展。關鍵詞:城鎮化 社區經濟發展 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的水平日益提高,社區經濟的發展對國民經濟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作用。但現階段的社區經濟發展還存在許多問題,我們要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社區經濟的良性發展。
城鎮化的社區經濟屬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新興經濟模式,現階段其發展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社區經濟管理體系不完善。政府和社區沒有充分認識到社區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提升的重要意義,對其缺乏全局性的籌備和規劃。投資主體缺乏對社區經濟全面的認識,不了解現狀及發展方向,導致投資主體在社區經濟發展中難以發揮出積極的作用,而且社區內商戶的經營活動不能與社區居民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導致經營不善、發展緩慢,對社區經濟的良性循環造成了影響。第二,社區經濟發展受環境約束較為嚴重。社區經濟在前期發展中由于缺乏統一、全局的規劃,造成區內空間的大量擠占,影響到社區基礎設施的建設。第三,社區經濟發展資金困難。社區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的是政府財政投入,自身融資渠道狹窄,造成社區經濟發展緩慢。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水平在不斷提升,在建設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的思想下,我們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社區經濟,為國民經濟的整體提升做出貢獻。目前,社區經濟的發展面臨著眾多問題,我們要解決問題并找出發展社區經濟的有效對策。有效發展社區經濟的對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轉變發展理念,追求社區經濟持續發展
社區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需要科學的發展理念做保障。首先要追求經濟與社區的協調發展。社區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增長,而且社區人民的幸福指數也并不是以富裕程度作為衡量指標的。社區經濟的發展要注重全面性,它需要轉變以往單純發展經濟的思想,在社區教育、文化、環境、道德等方面注重以人為本,把提高社區人民生活質量作為經濟發展的目標,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其次要追求可持續發展。社區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發展社區經濟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好控制污染的工作,對社區內的土地、水電等資源要進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保障社區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對于社區內具有破壞性的舉措和建設行為,相關部門要給予嚴厲的打擊。最后要追求以人為中心的發展。人是社區生活的主體,只有提高社區人口的觀念意識和綜合素質,才能實現社區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城鎮化過程中,社區擁有大量的農民人口,農民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文化素質較低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小農經濟思想,發展社區經濟就必須要重視轉變農民的觀念,培養農民的文明意識、大局意識、開放意識,使其積極主動地為推動社區經濟的發展而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其次,社區建設要注重居民生活環境和生產環境的改善。城鎮中社區經濟的發展只有高質量的生活環境和生產環境,才能吸引大量的定居者和投資者。這就要求社區相關部門改變以往單純重視工業建設、重視經濟短暫大幅增長的思想,積極進行對社區內交通、通訊、水電等基礎設施的改善,同時還要做好社區內的教育、醫療、綠化等方面的建設工作。只有轉變農民思想,構建高質量的生活生產環境,才能促進社區經濟的持續發展。
2.2 轉變政府職能,推動社區經濟發展
政府在社區經濟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社區經濟的長久發展需要政府各項職能的充分發揮?,F階段社區經濟的發展需要政府對以下職能做好轉變并充分發揮:第一,規劃職能。在地區經濟發展中,政府更多的是注重區域經濟的規劃,很少涉及到對社區經濟的規劃,這就直接形成了社區經濟發展混亂的現象。城鎮化社區經濟的發展需要政府做好社區的具體規劃,比如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區域,要著重發展餐飲業、零售業等;學校附近、文化氛圍濃厚的區域著重建設文化市場等。政府規劃職能的實施需要以科學的市場調查為前提,要對社區的客觀條件和市場的前景進行充分的考慮,實現社區經濟服務功能和輻射功能的有效結合。社區是城鎮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區規劃中要考慮到社區人口的需求,為社區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這樣才能提高社區群眾的歸屬感,從而促進社區經濟的發展。同時政府還要保障社區規劃中輻射功能的建設,通過特色市場的構建加強社區內外經濟的交流,從而拉動社區經濟的發展。第二,引導職能。市場對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指導著資源配置和投資方向,但是市場不是萬能的,也有失靈的時候,這時就需要政府進行調節和引導。首先是發展空間的引導,社區經濟發展中不合理的建設導致了空間的緊缺,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政府要起到引導作用,依靠完善的制度政策指揮社區利用有限的空間資源按產業發展的重點進行經濟建設,同時要堅決取締和拆毀違章建筑,為社區經濟建設提供空間保障。其次是對市場信息和投資信息的引導。政府屬于國家職能部門,它具有大量可靠的有關產業政策、金融財政、宏觀經濟等方面的信息,政府通過對社區進行市場信息、投資信息的引導,可減少社區經濟發展決策的失誤。第三,整合職能。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社區經濟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社區經濟面臨著投資小、規模小、勞動力密集、科技含量低的問題,這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時需要政府充分發揮整合職能。政府要以社區經濟發展方向為依據,根據社區的實際情況,機動靈活地選擇整合方式,通過聯合、兼并、重組的形式對社區經濟進行整合。由于社區經濟個體的心理、可接收、可聯合程度各有不同,在整合過程中切記運用一刀切的方式。
2.3 完善基礎設施,創造社區經濟發展條件
社區經濟健康持續發展需要依靠產業和人口的聚集,這就要求社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優質的社區環境吸引更多的產業和人口入住社區。基礎設施的完善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僅僅依靠政府的財政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廣開渠道來吸納社會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吸引資金投入的具體措施是:第一,政府增加必要的資金投入。政府可把市場經營稅收、農業成產特產稅收等稅收收入作為投資的資金來源,扶持重點城鎮的發展,并加大社區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第二,在城鎮化進程中,結合農村房改和戶改,引導農民由購置農村房屋向投資社區工商業的轉變,不但滿足了農民增收的需求,還帶動了社區相關產業的發展,這有利于社區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第三,推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化。實現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化可減輕國家對社區財政投入的壓力,政府要放寬對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把控,依靠市場的篩選,實現投資建設主體的市場化。同時還要實現基礎設施定價的市場化,在社區居民承受能力范圍內,分期分批放開基礎設施的價格。對于一些影響較大的基礎設施服務價格,需要在社區建立主管部門,并設立居民參與機制,共同開展對價格的協調工作。這樣在市場的調控下有利于社區基礎設施的完善,進而為社區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2.4 轉變經營理念,完善社區經濟產權結構
社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確立科學合理的產權制度,保障社區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利用。相關部門要解決社區產權模糊的問題,社區經濟是由街道經濟轉變而來的,傳統的街道經濟中街道是最大的投資者和股份擁有者,但是按規章制度其不具有財產的授權經營權和最終所有權。但是街道企業的經營行為大多采用了承包和租賃的形式,這使得因產權模糊引發的問題在短期內得到了淡化,但是一旦發生問題,極易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流失?,F階段的社區經濟應當吸收街道經濟的教訓,國家要從法律上確認公共資源的產權應歸屬于社區組織,保障其持有股權的合法性,從而形成清晰的產權關系。同時還要改變產權單一的缺點,通過深入挖掘社區資源,確立其他社區組織的法人資格,形成社區資源歸屬的多元化,為社區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
2.5 發展行業協會等組織,推動社區經濟發展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類行業組織開始活躍在市場上,并對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它不僅在經濟領域起到了中介功能,而且還加強了政府、社會、企業、個人之間的聯系,為維護社會穩定、加強社會管理、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因此,社區經濟的發展也需要發揮社團組織的作用,具體的做法是:第一,充分發揮社團組織的作用。社區經濟發展中依靠社團組織的經濟性、服務性、跨區域性,可以充分開發利用社區內的閑置資源,通過對閑置資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可以促進社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社區要積極培訓社區內自發的社團組織,為社區人民創造一條參與經濟、參與管理的現實途徑。此外,社區還要構建社區服務協會、社區募捐協會等社團組織,依靠這種與社區經濟建設相適應的社團,來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的規范化和行業化。第二,提供切實的政策支持。一些公益性、福利性的項目在社區經濟發展中是會長期存在,政府要做好對它們的社會保障工作,制定財政政策對其進行積極扶持。此外,對于這類項目的服務性質和服務對象,制定切實可行的收費政策,政策要體現不同的收費標準,如有償服務、成本收費、減免收費等,依靠多層次的收費體系,不僅保障了社團活動的正常開展,還促使其形成了良好的自我發展機制。第三,多渠道擴大民間組織發展的陣地。首先,面對社團融資渠道單一的現狀,國家和社區要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外資、國有資本等多元化的資本對社團進行投資。其次,轉變社區經濟發展中服務性社團的經營機制,以市場為導向,依靠較高的自主性發揮出為民、利民的作用。最后,社區經濟發展中鼓勵更多的社團組織參與進來,實現社區經濟的社會化。
綜上所述,社區經濟發展中存在許多問題,只有轉變發展理念、經營理念和政府職能,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這樣才能實現社區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婁艷紅.關于加快發展社區經濟的研究與思考[J].華章,2013(25).
[2] 王志立.論政府在新型農村社區發展中的經濟職能[J].人民論壇,2013(20).
[3] 辛海蘭.社區經濟基本內涵及我國社區經濟發展現狀[J].今日科苑,2010(06).
[4] 張曉霞.社區經濟發展現存問題及創新思路[J].商業時代,2010(07).
作者簡介:李茂松(1979- ),女,安徽六安人,紹興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碩士,講師,主要從事社區管理方面的研究。
基金項目:①2012年浙江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課題“浙江省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建設現狀及問題分析”(R2012B044)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4(b)-1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