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鳴
[摘要]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區域發展,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并對推進京津雙城聯動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實施重大戰略部署,落實各項目標任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黨校是黨培養共產黨人的紅色學府,造就一支高素質的黨員領導干部隊伍是黨校神圣職責。干部中愿創業的人多,真干事的人多,新觀念的人多,懂合作的人多,協同就易做,聯動就好辦。認同人的作用、激發人的智慧、就要靠人落實協同聯動。培養共產黨人的紅色學府——黨校,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津雙城聯動要積極發揮智慧引擎作用,助推“協同聯動”快速發展。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聯動;黨校;智慧引擎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03-006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33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干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黨校是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黨校姓黨,服務大局。黨校脫去神秘面紗,打開院門,挽起袖口,啟動紅色引擎,點上火、掛好擋、提起速,在發揮人的作用中積極作為,引領干部思想,提升發展能力,激發資政智慧,推動融合交流。
一、發揮理論武裝的“智育”引擎作用
重大戰略迅速貫徹要求干部隊伍認識不斷提高,統一部署扎實落實要求干部隊伍思想首先統一。黨校要發揮理論武裝作用,抓好觀念轉變,抓牢發展信念,抓住作風錘煉,為推進協同聯動發展提供“智慧培育”保障。
(一)黨校要在轉變觀念,促進認同感上發揮作用。在推進協同聯動發展中,黨校教育要始終把思想解放,觀念轉變放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不斷領會更新中,把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學習馬列主義經典結合起來,把協同聯動同現實情況結合起來,與理論實際和天津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結合起來,引導廣大學員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時俱進的品質,引導學員解放傳統思想,轉變固有觀念,形成對協同聯動的新共識新認同,增強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黨校要在鍛煉黨性,抓牢信念上發揮作用。在推進協同聯動中開展黨性教育,可以借助紅色教育資源,在黨的歷史中發現團結合作取得勝利的力量。在推動協同聯動發展中鍛煉黨性,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堅定共贏決心,深刻把握中央對天津的定位要求,緊密圍繞“為了誰,依靠誰”問題,既整合區域優勢資源,又考慮地區發展不足,用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高標準、高要求,樹立發展信念,堅定發展信心,推動協同聯動不斷走向深入。
(三)黨校要在強化作風,錘煉定力,推動實干創業上發揮作用。作風關系工作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協同聯動發展是對傳統區域協調發展理論和實踐的升華,標準高、要求嚴。好的學風體現作風,影響作風,帶來改變。黨校教育培訓要進一步強化學風作風,把加強作風培養和突出理論學習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在黨校教育中切實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形成規矩。打牢紀律標準,提升拼搏精神,在推動協同聯動發展中樹立認真的態度、發揚認真的風格,錘煉持續推動的定力,培育可靠過硬的作風,攻堅克難,用培訓成效扎實深入推動協同聯動工作一項一項見收獲,一件一件能落實,用過硬干部作風推動辦法措施的持續涌現。
二、發揮提升能力的“智能”引擎作用
干部隊伍能力關系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執行,關系到改革發展的進程。在協同聯動發展中,各級干部還存在著視野不夠開闊,習慣于老經驗、舊辦法等問題,創新意識不夠強。黨校要發揮干部能力提升作用,在合作融合素養、戰略思維能力、行動力執行力上開動“智慧能力”提升引擎。
(一)黨校要在開闊視野,培育合作融合素養中發揮作用。推動協同聯動發展,需要視野開闊,知識結構合理,技能新,素養高的干部。黨校在教學組織中,要不斷更新內容,豐富培養方式,加強“全局視野”和“世界眼光”專題設計,鼓勵課程更新;做好領導干部上講臺工作,將關系協同發展、涉及聯動發展的領導專家請到黨校課堂;組織一體化發展專題資料編輯匯總,做好知識更新的參謀助手;開展“合作,發展.共贏”主題交流討論,主動適應協同經濟新常態;撰寫“除壁壘,破藩籬”思想分析材料,使所學和所思有機銜接;聆聽一場京津冀三地“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報告會,形成文化融合和背景認同;完成一份推動合作融合研究報告,打通從學習過程到學習成果的脈絡;實施一次合作協調能力測評,用科學方法推動素養提升。
(二)黨校要在擴展思路,提升戰略思維能力上發揮作用。黨校要通過能力提升教育,進一步促進錯位融合、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水平提高。協同是高級的一體化形式,要求思路和格局要體現整體性戰略性,黨校要突出對學員戰略思維能力的培養,要通過進一步深化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特別是抓好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組織引導廣大學員深刻領會“協同聯動”的戰略發展實質,把握好“和諧共生”的戰略核心價值,領會到區域協同發展進步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終極目標這一本質屬性。
(三)黨校要在干部實踐鍛煉,提升行動力執行力上發揮作用。發揮黨校教育回歸本源作用,在實踐鍛煉中不斷加強協調聯動路線方針政策和區域發展形勢任務理解和培訓。在創新性課程上找抓手,用案例式、訓練式、體驗式課程承載協同聯動實踐要求,發揮雙講教學、訪談教學、論壇教學創新作用,三地間組織異地教學和異地調研,多城市間打破行政等級交流互動,落實課上課下兩個主體責任,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重任扛在肩上,把抓好學員行動力執行力提升作為最大教學實績,使黨校真正成為推動干部進步、推動事業發展的智慧引擎,真正負起干部教育培訓這一先導性偉大工程的責任。
三、發揮交流平臺的“智聯”引擎作用endprint
黨校是干部教育培訓的載體,也是學員交流的平臺。推動協同聯動發展,干部教育培訓責無旁貸,必須乘勢先行,為三地干部間的交流交融創造機會、搭建平臺。
(一)通過黨校交流經驗、取長補短,培養協作文化,增強區域認同。及時開展多地學員論壇和調研交流,多樣化組織參觀考察見學活動,用現場體驗解讀新方針新政策,用合作交流鞏固協同聯動認識。針對京津冀三地社會經濟發展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交流、互動交互,搭建學員對話平臺,傳遞協同發展正能量。立足地區,培養協作文化,放眼三地,增強認可認同,為合作共贏作鋪墊。發揮黨校系統多層級優勢,組織深入細致的跨地區基層調研交流,建立協同協作基礎,加快形成多層次廣覆蓋交流平臺,深入了解,深刻把握,分享成果,形成研究報告,為協調聯動發展提供“一竿子插到底”思考和建議,使協作文化深入人心。
(二)依托黨校共建課程、同設基地、構建一體化教學團隊,加強同城化效果。黨校要主動承擔教學改革任務,圍繞教育培訓主體的交流平臺作用發揮,加強區域發展專題建設,探索課程共建模式,三地協力打造精品課、品牌課;合作開發教學基地,按照資源互享、教學互惠、功能互補、融合互動原則,形成一批合作亮點;明確師資建設定位,制定教師交流規劃,統籌團隊平臺,“面向對方請進來”,“依靠合作走出去”,著力打造“可聯系、可對接、可協作、同城化”的教師和管理者隊伍。
(三)抓好網絡化協作、爭取資源、共享成果,打造協同聯動共同體。黨校自身發展要突出大局意識,強化機遇意識。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重大戰略為區域黨校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要抓緊抓好。要借重協同聯動聚集優勢,積極探索構建區域黨校協作網絡,發揮合作共進功能;在黨校間的緊密協同聯動中求發展,打造干部教育培訓共同體;用好區位優勢,積極爭取政策傾斜和中央教育培訓資源支持;努力求得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獨特發展優勢,在協同聯動中做“大黨校”文章;在各級各類黨校多元網絡中把短板補齊拉長。準確把握黨校自身建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共享協同發展成果,共建聯動發展臺階,在全面推進協調聯動發展中發揮區域黨校協同聯動發展的紅色引擎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春蘭.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津雙城聯動發展[N].人民日報,2014-09-05.
[2]魏進平,劉鑫洋,魏娜.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程回顧、現實困境與突破路徑[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3]劉勇.文化認同與京津冀協同發展[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