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農業產業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過去的以糧食生產為主轉向以經濟作物為主,產品品種在市場的調節下,更加豐富多樣,而同農業生產相配套的農業機械,也伴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日趨向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轉變,傳統的農機推廣工作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那么如何使農機推廣的體制、觀念、手段、素質等方面更加同新形勢的需求相適應,是擺在農機推廣工作中的新課題。本文就此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對農機推廣工作有所啟發。
關鍵詞:農機;推廣;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3.021
1農機推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傳統推廣體制落后于經濟發展水平
過去的農業生產基本是以糧食為主,但隨著市場經濟不斷推進,農業產業結構受市場經濟的影響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過去的農機推廣體制已難以適應新形式發展。過去的農機推廣基本上是先引進再試驗,效果好的話再大范圍推廣應用,這在以糧食生產為主的時代,農機部門可以準確的定位本地的農機需求,但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后,這種方式就難以準確定位農機的需求標準,因為新的農業生產以經濟作物為主,產品的種類豐富多樣,這就導致對農機的需求也呈多樣化發展,過去的由農機部門主導的單一推廣模式的局限性就暴露出來,難以滿足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速度和需要,改變現有的推廣機制已迫在眉睫。
1.2推廣人員專業知識水平較低
隨著農業產業化的深入進行,現如今的農業生產已不在是過去那種簡單粗放型的生產形式,在生產中產品種類繁多,耕種樣式變化不一,對于農機的需求也相對要求多樣化,省工省力只能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同時還要求農機具備更多的功能,并日趨科技化、智能化,在市場需求的調節下,農機生產越來越多的融入現代技術,具有各種先進科技技術的前沿產品不斷出現。對于農機推廣來講,必須要具備全方位的技術相配套和輔佐,比如農業、食品、生物等方面的技術已成為必備的知識,農機推廣工作所包括的內容和知識范圍越來越廣,對于推廣人員來講無疑也是一個巨大考驗。如今的農機推廣人員,無論是縣、市,還是鄉鎮一級,都存在人員年齡老化、知識結構不合理的情況,總體技術水平較落后,這對于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技術產品推廣來講,知識技撐的力度明顯是不夠的,加上機構改革后,一些農機推廣人員的積極性有所降低,更影響了農機的推廣工作。
1.3觀念和技術滯后影響農機推廣工作開展
如今的農機推廣,在觀念上仍未能與時俱進,基本上還是停留在傳統的農機生產模式下的觀念,只注重農業的產前、產中階段的機械化,廣一點的也僅擴展到產后的粗加工,每個階段相互分割,未能形成農機化的大農業觀念,對于農業工程及農業環保等未能從整體上進行考慮,在實際的推廣工作中觀念還比較落后,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自然會形成一種制約,對于農民收入的提高也存在一定的影響。觀念更新才能推動知識和政策的更新,才能推動農機化的迅猛發展。
1.4供求信息脫節,阻礙推廣工作深入進行
農機的主戰場是在廣大的農村天地,由于地域的不同及鄉村的布局特點,農機在各地均處于分散的狀態,而農機推廣機構改革后,鄉(鎮)一級的農機推廣機構被合并,有的基本上失去應有功能,這對于信息的采集及傳遞來講必然會形成一定的阻塞,農業生產中對于農機的真實需求很難向上級部門傳遞,這導致生產廠家生產機械時落后于需求的發展,而一些農機的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有的已用于生產,但由于下行渠道的不暢通,推廣信息難于下達而出現滯后現象,使得一些新產品、新技術不能及時應用于當地的生產,達不到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的目的。
2農機推廣工作的建議
2.1對農機化工作要加大支持力度
各地政府部門要緊緊圍繞中央對“三農”工作的精神要求,大力支持農機推廣工作,農機推廣部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在政府的支持下,深入田間地頭,做好調查工作,根據當地農民在生產中的實際需求,做好先進、高效、實用農機的推廣,把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第一時間送到農民手中。同時也把農民的需求真實的反饋給廠家,根據需要采用高科技手段生產出更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
2.2 提高農機推廣人員的專業素質
一方面加強培訓學習,提高農機推廣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引進人才,從外部引進一些業務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的農機專業人才,充實到農機推廣的隊伍中來,提升農機推廣工作的總體水平。同時對于推廣工作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通過制度管理,充分調動農機人員的積極性,能夠盡職盡責地完成工作,保證農機信息及農民需求的上傳下達。
2.3完善農機推廣信息網絡
一方面要以各鄉(鎮)、街道為單位,在各農業產業中建立農機推廣示范點,通過建立農機行業協會獲取農機需求情況和作業信息。建立與農業各種協會的聯系制度,在互聯網上收集各農機企業的信息,以保持與農機企業的聯系,獲取企業信息的最新動態。
2.4促進推廣形式多樣化
在實際的推廣工作中,采取多樣化的形式,把農機的生產廠家、科研機構、用戶、推廣部門充分結合,形成一個網絡體系,在推廣工作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以點帶面,增強示范作用,擴大輻射范圍。在傳統的示范基地模式中,通過帶頭人的示范作用,起到新產品、新技術的大力推廣效果。結合現代的高科技通訊設備,如網絡、廣播、電視、報紙、手機等工具,多樣化的宣傳農機的發展、信息動態、技術進步,真正實現農機推廣工作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宋守江.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業機械化與電氣化,2007,(2):36-37.
[2] 黃和祥,劉守祥.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影響因素及對策[J].農機化研究,2005,(3):39-40,43.
作者簡介:董亞娜,本科學歷,白城市洮北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