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姣姣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基于實訓基地對化工原理課程的改革與創新
劉姣姣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化工原理實驗課程在操作過程中要接觸到實際的工程問題和一些大型的實驗裝置,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專業基礎實驗,讓學生學會從化工原理的角度解決實驗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專業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能力明顯提升,同時能把所掌握的知識活學活用到企業中去。仿真軟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做單元操作實驗會得心應手,減少了錯誤操作率,現場實驗技能大大提高,實驗效果事半功倍。推行項目教學法,將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為學生的校內學習和企業實習的一致性提供了必要條件,也為后續進入企業提供所需要的基本職業素養和操作技能。
課程改革;仿真軟件;項目教學法;職業素養;實踐能力
化工原理是化工系精細化工專業及環境工程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基礎學科,主要學會如何用工程的觀點來解決問題。化工原理實驗課程在操作過程中要接觸到實際的工程問題和一些大型的實驗裝置,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專業基礎實驗[1]。實訓基地建立之后,學生進行與課程相關的實驗操作,專業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能力明顯提升。
2014年精化實訓基地建成之后,化工原理課程教學不再只局限于課堂理論教學,理論與實踐開始逐漸相結合。同時對于課程開始細分為理論知識、實驗操作和課程設計三個環節。其中實驗課程為新加環節,結合建成的實訓基地與課程相結合的實際情況,專業老師自己編寫了化工原理課程實驗講義。講義對整個單元操作所需要的理論知識,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實驗對理論的理解和實踐操作最終的目的等都做了詳細的解釋,同時講義針對每個單元操作都提出相應的思考題。學生以講義作為輔助材料,通過一系列的單元操作實驗,完成理論與是實踐的相互轉換。實驗結束后,每個學生還要完成相應的實驗報告,做數據處理與結果分析。最后的思考討論要求學生要查閱資料,了解最新的相關單元操作的知識。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動手欲望,促使學生在實踐中對理論知識進行消化。同時,學生查閱相關最新技術,無形又增加了知識量。講義作為本專業網絡教學資源庫的一部分,學生可以在實驗之前,閱讀資源庫里相關的講義及理論知識,做好預習工作,從而實驗的時候更有效率。
化工原理實驗課程的順利進行,可以促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操作,學會從化工原理的角度解決實驗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在實驗教學上采用的主要手段是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了解單元設備和工藝過程。比如,對于流體流動單元操作來說,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直管阻力損失與局部阻力損失。單元設備包括三段并聯的長直管分別來測定各個阻力損失。學生根據講義做實驗步驟設計,分別測不同情況下的阻力損失情況。處理最后結果時,學生要深刻理解相應理論知識才能做好數據處理,繪出相應曲線。完成最后的思考題,又可以將本段元操作所用的知識系統的融合在一起進行回顧,最終達到理論與實踐的完美融合。
化工原理實驗作為新增設的一個專業基礎科實驗,要合理選擇單元操作實驗內容,實現與理論知識更好的融合。因此,每個章節選擇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單元操作內容。由于實訓基地剛剛建成,學生實驗課時有限。想在有限的課時內完全掌握每個單元操作尤為困難。這樣我們購買了一部分仿真教學軟件。在去實訓基地做實驗實訓之前先在課堂上對相關單元操作做仿真軟件模擬流程。在仿真軟件中有操作提示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步驟進行仿真實驗,若實驗步驟操作有誤,仿真軟件會及時提醒。同時仿真軟件還包括了該單元操作的相關思考題,學生通過對思考題的思考回答,重新復習了一遍理論知識,同時也掌握了該單元實驗操作的具體方法。進入到實訓基地以后,學生再做單元操作實驗會得心應手,減少了錯誤操作率,現場實驗技能大大提高,實驗效果事半功倍。
項目教學法是目前遼陽職業技術學院要求教師教學方法改革的目標。在調查了學生化工原理課程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學生在大三進行企業頂崗實習所需要用到的理論和相關實踐技能之后,有目的性的選擇某一章節作為項目教學法的改革章節。學生對項目目標結合單元操作從理論的需求著手,包括該項目所需要的信息,所掌握的理論,所需要的操作步驟,所要解決的問題,和企業相關的實踐和最后的總結等方面做一定的調查與整理,形成一整套的學習方案。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尋求教師的指導與幫助,共同面對和解決在項目進行中遇到的困難。我們選取過濾單元操作作為項目教學法的改革章節。項目要求學生掌握過濾與反沖洗兩道流程操作,需要自己設計過濾的閥門關閉狀況,需要自己掌握用料配比,需要自己控制過濾時間及需要的濾液體積,需要自己區別濾板與板框,需要自己從過濾階段順利轉換到反沖洗階段。在實驗操作中學生要熟練來回開閉相應閥門,而如果學生掌握知識不夠,任何一步操作失誤均會導致實驗失敗。通過這種項目教學方法,學生自我發揮空間大,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學生在課堂上學校里就能模擬企業實際生產過程讓學生學會積極主動的面對實踐的挑戰和企業的挑戰,為以后順利進入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化工原理》課程教學改革促使學生角色進行改變,學生由被動的“要我學”變為自主的“我要學”[2],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轉換為課堂的主角。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優化教學效果,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得到提高,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3]。
[1]鄭建東.化工原理實驗教學方法探究[J].滁州學院學報2010,12(2):123-125.
[2]趙波等.化工原理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究[J].廣東化工,2014(19):244-245.
[3]劉佰猛.化工原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4):115-116.
劉姣姣(1983-),女,漢族,山東淄博人,碩士學歷,講師職稱,主要研究方向:化工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