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192-02
實習教學是職業學校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實現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實習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根據筆者多年的探索,認為實習教學中,教師要認真譜好課前準備、入門指導、示范操作、巡回指導、結束指導這“五步曲”,積極改革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一、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是指教師在上課前所做的準備工作,包括備教材、備學生、確定教學目標、選定實習場地、實習材料和工具,選擇實習訓練方式,確立實習模式、優化組合小組,確定實習效果檢測方法等。
教師對課前準備的把握,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要認真備好實習課,合理設計學生的實習程序;二是要結合實習器材、學生實際水平選擇最合適的實習訓練方法。一般對學生基礎相當、實習材料充足,可保證人手一套的情況下,采取“同步訓練法”,我們在組織學生《組裝收音機》實習中,學校為每個學生購買一套散件,實習時,教師統一布署,沿著從電源方塊到各種功能方塊——檢測合格的程序,在教師指導下同步進行,同時完工;對于學生個人無法獨立完成或學生基礎差距懸殊的實習項目,教師可將學生優差搭配進行分組,進行優差分組法。三是要制定成績考核、評估標準;四是要更新實習觀念,注重實習與經營相結合,變純消耗性實習為生產經營性實習,如《電力內外線施工》的綜合性實習,教師可聯系一些較簡單的工程,經規范訓練后,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施工,這種困難較大,需教師精心準備。
二、入門指導
入門指導是教師教學活動的每一步,它指教師在上課時幫助學生由上一次課的內容向本錯了課過渡的一個中間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這一環節的把握,教師要簡明扼要地達到下面四項要求:首先,要使學生明確本次實習課的內容是什么;其次,要布置本次實習學生應達到什么目標,即教師的教學目的;第三,要強調注意事項,包括操作關鍵,嚴防安全事故等。第四,培養學生質量意識,進行職業道德入駐。
三、示范指導
示范指導是指教師在做好入門指導的基礎上,將本次的實習內容按工藝流程操作步驟和技術規范部分或完整地向全體學生親身演示性操作一遍,讓學生明白怎樣做、達到什么效果等,教師對這一環節把握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那么,究竟該如何把握好這一環節呢?
我們認為:第一,充分準備,是做好示范指導的前提。主要包括:示范器材、工具的準備,示范場地的選擇,教師示范,學生觀察位置的選定,教師語言,復雜動作或難度大的動作的分解方式方法準備等。
第二,科學示范,是做好示范指導的關鍵。有了充分的準備,示范指導環節應該是水道渠成的,但仍要特別注意以下事項:控制好學生的注意力,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操作速度的進度;語言與動作要配合默契;復雜動作分解環節清楚,有危害或危險項目要強調注意事項。
第三,把握反饋是做好示范指導的有效保證。教師在示范指導過程中,要及時反饋信息,查缺補漏,保證大部分學生掌握操作方法。
四、巡回指導
教師通過指導使學生在“應知”的基礎上通過實習訓練達到“應會”這一目標的過程,這一環節,是學生形成技能的關鍵,是一次實習課的重點,是教師的用武之地。
(一)巡回指導時,教師必須做到“四勤”,即“眼勤”、“腿勤”“嘴勤”、“手勤”。所謂“眼勤”就是在實習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中,要認真查看實習過程中所有學生的具體表現;“腿勤”即各組之間來回穿梭巡視;“手勤”即在巡視過程中,對關鍵性的技術難題、思想難題或后進生的輔導要多下一點功夫。
(二)教師致力于“導”,促使學生致力于“學”。在巡視過程中,若發現問題,應以誘導為主,讓學生自己認識問題,才能致力于“學”,嚴防包力代替。好有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喜歡表現自己,急于求成,往往造成過失,教師則以精益求精、職業道德等方法教育學生,讓學生自己認識“小問題”會造成重大事故的嚴重性;有些學生技術操作嚴重錯誤,則用原理進行啟發,元器材結構性質進行復習和提示,讓學生自我教育。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引入競爭機制,強化“導”的功能。在實習的全過程中適當引入競爭機制,是教師致力于“導”的重要手段,是增強學生興趣,提高實習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具體做法是制定實習全過程的評分細則,以此為依據,引導學生轉換“學”的動力,讓學生在評分細則的指導下,規范自己的全部實習過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這個評分細則包括原理、操作過程、工具儀表的使用,元器件的消耗、安全事故、實習產品外觀質量、完成實習任務的時間等等,應盡可能地詳盡規范。首先由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后再交給教師總評議,即可得出實習成績,這種做法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評分方法,而且還為學生未來從事實際工作打下了良好的質量和職業道德基礎,增強學生對專業課的興趣。
五、結束指導
結束指導是一次實習課教學的最后環節,雖是最后,但絕不能草草收兵,要將結束指導譜成一曲總結經驗教訓,繼往開來的交響曲,下面介紹幾種方法:
第一,直接總結式。這主要適合原理、結構驗證型實習。教師根據學生的實習情況,直接引導學生回顧整個實習過程,查缺補漏,指出失誤和不足。如物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習,教師可重申驗證方法及應用,指出學生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再結合學生強調性演示,讓學生糾正錯誤,至臻完善。
第二,效果式檢驗:即采用檢查實習效果的方法進行結束指導,如下形式:
操作檢驗:教師根據巡回指導中掌握的情況,挑選有普遍性錯誤的學生,進行操作,全班學生指出問題,糾正錯誤。
競賽驗證:對訓練學生熟練的程度、掌握技巧的項目,便可用此法,如文字錄入實習訓練,可用單位時間內全班學生的字數來鼓勵先進,鞭策落后。
提問式檢驗:教師設計一些問題,由學生根據操作中的體會來回答,考查學生訓練的水平。檢驗效果,反饋信息。
第三,實習作業式:教師針對實習訓練的內容,擬定一些題目,或要求撰寫實習報告或者要求學生通過訓練拿出產品,教師通過評定,再集中講解,比如,鉗工班學生進行電焊實習訓練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根據圖紙制造一個鞋架這一產品。教師通過檢查產品的質量,評定成績,進行實習總結。
實踐證明,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認真譜好實習教學的“五步曲”,不僅可以提高實習效果,同時提高知名度,擴大社會影響也是行之有效的。
當然,實習教學改革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把握好實習教學環節,提高實習教學質量是我們一個專業課教師都要為之奮斗的教研項目,我們一定要下決心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