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迪峰
[摘要]對于現代企業來說,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了企業的寶貴資源。企業要重視員工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及時對員工進行培訓與開發,挖掘人的潛能,把員工當做能夠為企業帶來利益價值的稀缺資源,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極大發揮,這樣我們的企業可以很好地實現,做大,做強,做長。
[關鍵詞]企業管理;人本管理;人力資源
[中圖分類號]C9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0-007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36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人本管理理念是指任何管理都要以人為中心,把提高人的素質、處理人際關系、滿足人的需要、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其中最明顯的標志是在企業的戰略規劃、市場策略、產品開發、技術革新、組織發展等一系列經營管理活動中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價值的體現。人本管理理念強調尊重人,是貫穿在科學管理機制之中的一種核心理念,要發揮它的作用,離不開科學管理這個平臺。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職能包括:企業人力資源規劃,職位分析,員工招聘與錄用,培訓與開發,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員工關系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職能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包括以下具體幾個方面:
一、制定合理的工作分析和招聘制度
人力資源規劃中要貫徹人本管理理念,在制定戰略規劃時,企業不僅要綜合考慮企業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還要考慮企業內部員工的因素,因為企業人的因素在企業戰略規劃的制定、實施和實現的過程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各部門要協調內部目標來制定企業戰略規劃,并考慮內部員工實現規劃目標的能力,使企業的戰略規劃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工作分析與評價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是最基礎性的工作,人力資源管理的薪酬、績效、招聘等其他職能都與工作分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科學、公正、有效的工作分析才能使得人力資源效能的發揮得到最大化。企業必須重視員工在工作分析工作中的作用,擴大獲取職位信息的來源渠道,使員工清楚開展職位分析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要善于從員工本身獲取與職位有關的信息,采取積極措施使員工更加主動的參與工作分析,保證工作分析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達到人力資源人崗匹配、人盡其才、人事合一的目標。
員工招聘與甄選要有以人為本的思想作統籌。企業為了不斷促進自身的發展,必須源源不斷的注入新鮮血液,這樣企業才能獲得發展的新動力。為此企業對社會人員進行公開招聘、甄選和錄用,在這個招聘的過程中企業需要秉承人本理念,為企業尋覓最合適的員工。企業在招聘之前需要對公司內部招聘人員進行招聘工作的相關培訓,提高招聘人員的招聘技巧。企業必須在人員招聘時要考慮候選人的工作匹配和工作本身的需求問題,對所有應聘人員進行全面的綜合考察,保證招聘到的人員可以識別企業內部的文化,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二、定期培訓員工,規劃薪酬管理
在企業中員工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企業對員工定期的培訓是提升員工工作技能、提高工作績效的重要途徑。個人認為,企業的培訓開發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方面是對即將人職的新員工的培訓,這個時期的培訓主要為了使新員工盡快適應工作新環境,向新員工輸入企業的管理思想理念、價值觀、規章制度等,進一步規范新員工的企業行為,使得新員工的行為合乎企業文化;另一方面是對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此時的培訓主要是糾正員工的工作失誤或者是提高工作技能以適應新工作的要求。無論是以上企業培訓開發兩個方面的哪一方面,都是圍繞員工而開展的,始終堅持以人為中心開發挖掘員工的潛力與技能。從培訓的目的來看,都是為了開發員工的潛在能力和技能,使員工與崗位最大程度的匹配,從培訓的過程來看,培訓的全程都離不開員工的積極參與,從培訓開發的內容來看,都是以當前工作的需求為出發點,選擇合適的內容對員工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從培訓的結果來看,都能夠不同程度的達到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工作績效的效果。總之,培訓和開發,我們要始終把企業的發展和員工的發展統籌起來,結合一般訓練與專項訓練,最大程度的提升員工工作技能、提高工作績效,以實現人的良好發展。
站在經濟管理學的角度,企業員工都不同程度具有“經濟人”的屬性,他們還是要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人力資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正是與員工切身利益相關的一項工作,它直接影響著員工關系、企業績效等方面。因此在企業薪酬管理的實踐中要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不僅要給予員工物質薪酬,也要關注員工所需要的非物質薪酬。在設計企業薪酬制度時要充分考慮到員工對于薪酬的訴求,結合企業實際設計出符合企業和員工共同利益的寬帶式薪酬,使得薪酬制度對內具有說服力、對外具有市場競爭力,保證薪酬的公開、公正、科學、合理。在薪酬發放時,要以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為原則,正確判定員工的工作價值,堅持薪酬公平、公開的原則,接受全體員工的監督,同時要認真對待員工對于薪酬提出的質疑,聽取他們意見與建議,及時與員工進行薪酬方面的溝通,并將薪酬信息及時準確的反饋給員工,使員工感受到自己價值所在,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企業的發。
三、完善績效管理機制構建和諧的企業人際關系
績效管理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各項工作的核心,它直接影響著人力資源管理其他職能的發揮。績效管理,顧名思義就是針對員工工作的能力、潛力、工作效果的而進行的考核與評估,因此在企業的績效管理實踐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企業績效考核的公平與否,直接關系著員工的工作情緒與工作態度,將會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在當前部分企業中,企業管理者把績效管理當作是對員工工作的一種監督,對員工工作全程干預,妨礙員工工作的正常開展,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把員工看作是一個會說話的勞動機器,當作是可以為企業獲取經濟利益的工具,完全忽略員工的需求與愿望,輕視對員工工作技能的培訓與開發,最終導致員工對于這種非人性化的績效管理怨聲載道,勢必會影響員工工作績效的提升。所以,企業在進行績效管理中,一定要避免對員工“機器式”、“工具化”的管理,實行人性化考核。在制定績效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當前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及員工當下的工作水平,使得績效考核指標具有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可達成性。還要對企業員工進行相關的績效溝通,包括員工個人的績效溝通,盡量形成可行的、定量化的績效目標,使得個人績效目標與部門目標結合在一起,實現個人與部門整體目標的共贏。要建立科學的績效管理體系,采用多種評價方法的結合,合理科學的評估員工績效,在績效管理實施過程中做好與員工的績效溝通,及時反饋存在問題的員工,并指出員工績效改進的空間,協助其制定績效提升計劃。企業績效管理必須改變傳統的觀念即認為績效管理僅僅是發獎金的目的,績效管理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個人和組織績效。在企業績效管理過程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確保績效管理具有強大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使績效管理發揮其最大的效用。
員工的關系管理目的就是要構建企業和諧的人際關系,使企業全體員工在溫馨、融洽的氛圍中愉快的工作,更好的為企業創造價值。企業人本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要以人為中心,充分滿足人的需要。管理者要充分發揮員工的優勢,根據員工的能力安排合適的崗位,給予員工更多的工作自主權,善于運用激勵手段促使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滿足員工不同層級的需求,尊重員工的知識、勞動、價值與創造,為員工營造舒適、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規范員工的工作行為,正確處理員工之間、部門之間的利益關系,使得員工與員工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都能摒棄利益相爭而和諧共處,促進員工、企業的共同進步與發展,進而形成具有企業特色的公司文化。在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方面。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需要員工與企業雙方的共同努力,企業在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方面要給予正確的指導,為員工設置合理的職業晉升途徑,保障員工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的一致性,實現員工發展與企業共同發展的雙贏。
四、總結
人是企業取得發展與進步的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有知識與能力的員工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因此企業管理者要轉變管理觀念與工作方法,緊緊圍繞以員工為核心、以提高員工技能為手段、以提高員工與組織績效為目標,對員工實行人本管理,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與效果,促進組織與員工的共同發展,最終實現員工進步與組織發展的雙贏目標。
參考文獻:
[1]商自申.對“以人為本”管理實質的幾點思考[J].現代企業教育,2006(1)。
[2]袁方.對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思考[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05(S1)。
[3]張中華.淺議以人為本的管理[J].經濟師,2005 (8)。
[4]張峰.企業管理如何才能做到以人為本[J].中外企業家,2009(10)。
[5]羅年友.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理念淺析[J].文史博覽(理論),200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