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柏成
四平農村成人高等專科學校
論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有效途徑
孫柏成
四平農村成人高等專科學校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給我國教師的職業生涯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那么對于專業教師來講,激流勇進方能顯出教師英雄本色,知難而退就是自甘平庸,在新時代背景下要求教師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理論素養,要在不斷的學思中快速提升自己,才能夯實自己的專業底氣,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全能型人才,對此,本文就談談幾點關于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途徑,僅供參考。
教師;專業素養;途徑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筑師,都要在不斷的進取中提升和建筑自己,尤其對于教師而言,更要提煉和升華自身專業素養,要知道教師就是進行教書育人的重要角色,承擔著培養人才的使命,自身的言談舉止都被廣大學生所效仿,也就是說教師的專業素養就是教育的靈魂、核心,教師專業素養是直接關系到整個辦學機構的整體教育質量的,只有教師的發展,才可以有辦學院校的發展,才能有學生的成長,所以,提高個人專業素養對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至關重要的。
都知道,教師職業的基本功包括普通話要求、鋼筆字要求、教學語言等多面,想要提高這些基礎是一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也是相對系統的過程,我們必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普通話水平,才能有敏銳的語言,才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更聲情并茂的講解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要練就一手流利的字體,這也是一項重要學習內容,要知道任何情況下,電腦書寫是無法和教師的書寫師范的,尤其是粉筆字和鋼筆字,必須要給學生在漢字方面做出表率,對此,提高基本功專業素養,才能征服學生、令學生心生敬佩。
教師職業,并不是一門需要天才的藝術,但他是需要教師長期學習知識的行業,一名優秀的教師,不論是智慧方面的提升、能力方面增長、身心健康的發展等方面都是離不開學習的,也就是說學習就是第一任務,現在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老師必須要掌握時代發展的脈搏,要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如果不加強自身學習,就無法勝任教師,而目前,由于教育觀念的快速更新,新的教學技術手段涌現而出,學生在獲取知識渠道、德觀和價值觀在不斷的發生改變,知識獲取點不再是單一的課堂上,我們想要維護自身的專業知識永遠處在權威的位置上,正確引導學生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只擁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了,對此,我們要學為人先、與時俱進、學習不止,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成為新時期學習型優秀教師。
反思總結就是我們專業教師在獲取實踐性知識方面、提高教育能力方面的關鍵途徑之一,本文所講的反思不單單只是對剛發生的事物進行簡單的回顧,要用一個新的理論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也就是說作為教師應該反思和總結的包括:反思課堂教學、反思專業技能水平、教學觀念、學生發展方面、人際關系方面等,要知道我們長期處在實踐工作中,是非常容易形成定向思維模式,自身是很難意識到的,對于在教學環節總有成功的教學模式和經驗情況下,也沒有更好的進行提煉,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因素,就是在我們并沒有及時的進行反思和總結,個人并沒有真正樹立起反思的觀念和意識,所以,要不斷在反思中發現問題、改進工作形成的理論模式,提高自覺反思意識。
研究表明:“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是提高教學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一項研究發現,教師在教學研究時,如參與校內同事間的相互指導,集體備課,可有75%的教師能在課堂上有效應用所學的內容,否則只有15%的人能有同樣的表現;一些教師在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等方面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棘手問題,但又不知道如何改進。對此,學校將問題分類,結合教學案例組織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一同來“會診”,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從而起到“旁觀者清”的效果。現在絕大多數教師忙于教學,學校安排的教研組活動時間很難確保,很多教師認為,平常在辦公室隨時隨地的交流對自己幫助非常大。由此可見,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教研活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這里所說的實踐指的是教師所實施的教育活動或教育過程。這種實踐活動,既有主客體間的對象性活動,也有主體間的交往性活動。在教師與學生的對象性活動中,學生對教師所實施的教育有反作用,這種反作用不僅加深了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和把握,而且提升了教師對教育教學過程的認知和理解。在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性活動中,教師與學生都是教育者,也都是學習者。教育過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不斷產生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應用教育理論、探索和研究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斯滕豪斯在反思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也指出:”從實驗主義者的立場看,課堂是檢驗教育理論的實驗室;對那些偏愛自然觀察的研究者而言,教師是課堂和學校的潛在的實際觀察者……教師擁有大量的研究機會。我們應該承認,每一個課堂都是一個實驗室,每一位教師都是教育科學研究的成員。”所以,立足于研究教育教學現象、探索教育規律的過程,也是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
通過以上闡述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出,隨著教育教學發展迅速,促使對于教師的教學標準在不斷提高,要求教師在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技能、還要有過硬的職業道德素養,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習、隨時檢視自身的行為和思想、做到隨時反省、針對工作中的問題給予及時調整、要知道只有名師出高徒的道理,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專業人民教師。
[1]李斌,張紅,周慶芬.大學教師的素質及其培養[J].理論界.2003年02期
[2]周偉.試論理想大學教師的境界與修養[J].政法論叢.2003年03期
[3]劉倩.當代大學教師責任心的培養與提升——從責任心內在心理邏輯過程視角剖析[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4]張昔平,高建遠,朱燕.論高校人才型教師的職業素質[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5]郝伶閃,賈萍.關于新時期高校教師素質培養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9年23期
[6]劉興華.新時期高校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考試周刊.2012年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