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
西南民族大學
手機新聞類APP在高校中現狀調查研究
——以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學為例
楊震
西南民族大學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智能機在我國的普及范圍已經越來越廣,智能手機的應用開發也隨著成了極為熱門的行業,新聞媒介傳統的傳播方式已經嚴重的制約了其發展與傳承。因此,新聞媒介將目光鎖定在了時下流行的手機終端應用之上,就此手機新聞類APP應用而生。然而,其在現實中又具有怎樣的影響力,我們將以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學為例,對新聞類APP的現狀進行具體的調查研究。
新聞類APP;高校中應用;現狀調查;西南民族大學
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通信類技術也跟著逐漸發展起來,時至今日,已經由最開始的第一代通信技術,過渡到了全新的第四代通信技術。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通信技術的載體——手機作為通訊技術的終端,其內在的應用技術也隨著脫胎換骨。目前的智能型手機,已經充分的發揮出了其掌上終端的作用,內設的各種先進應用,為人們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娛樂,帶來了無窮的便利與樂趣。
正是在科技如此發展的大前提下,相當一部分傳統行業受到了科技產業不小的沖擊,如果不及時了解現狀并且作出相應的調整,那么以傳統行業為主要經營手段的傳統企業將很快被同行業者趕超,甚至是被時代所淘汰。因此,緊跟時代的潮流,運用科技的力量,武裝企業自身,成了時下眾多傳統企業當務之急要考慮的事情。而這其中,新聞媒體作為人們最為重視的行業,其自身的發展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因此新聞媒體的全新傳播渠道——新聞類APP應用而生,其取代了傳統的紙質渠道,成為了時下新聞媒介最為重要的傳播與經營的部分[1]。其無論是在傳播范圍上,還是互動性上都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作用,因此一時間成為了新聞媒介重點培養的渠道。然而,新聞類APP的應用范圍雖然非常廣泛,但是其主要的受眾群體則以年輕人居多,因此了解新聞類APP在受眾群體間的受歡迎程度,并且根據受眾群體的喜好而進行調整,是目前新聞類APP發展的重點方向。
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本文將以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學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通過對于其在校學生進行新聞類APP的喜好調查,來具體說明目前手機新聞類APP在大學生之間的傳播影響能力,并且說明新聞類APP在整個年輕人市場之中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手機新聞類APP風格類偏好調查
對于手機新聞類APP風格類偏好調查,筆者初步將風格分類為嚴肅黨報風格、趣味都市報風格、詼諧網絡風格以及隨內容轉變風格等四種風格。在接受調查的256名西南民族大學學生之中,能夠接受第一種風格的人數占全體人數的5.69%,而對于第二種比較偏愛的學生占21.78%,至于喜歡第三種網絡風格的則占總人數的14.57%,另外接受采訪的人中,有57.96%的學生認為,報道風格應該根據其報道的內容進行不同方式的改變,才能令報道達到其傳播真實信息的目的。將嚴肅認真的報道網絡化、都市化將會影響其報道內容的權威性,以至于影響報道的傳播價值[2]。
根據這項調查,充分的說明了目前大學生在閱讀新聞類報道的時候,擁有充分的自主能力,并且非常的明辨是非。對于報道的選擇方面,其會根據不同的內容進行不同的對待,擁有非常充分的自主性。因此新聞類APP在進行新聞報道之時,在報道風格上要拿捏有度,才能真正的受到大學生的關注,一味的渲染都市性與為了貼近時下學生而網絡化,將不利于自身的發展,也影響了其報道的專業性與傳播價值。
(二)手機新聞類APP內容類偏好調查
對于手機新聞類APP內容類偏好調查其主要調查的是大學生對于何種信息內容更加感興趣,希望在什么情況下被推薦什么樣的內容。目前,眾多的新聞類APP其自身都有消息推薦的功能,然而這些消息推薦卻并不一定受到眾多的大學生所認同與喜愛。在對上述大學生的進行問卷調查的過程中,選擇從不讓新聞類APP推送消息的人群占整體受訪人群的21.74%,其的理由多半是推送無看點,無新意等。另外41.54%的受訪者則只是關注推送內容中少數比較重大的消息。而喜歡推送內容的群體在整個受訪人群中僅僅占了總體比例的3.11%。而在全部的受訪者之中,其共同反映的問題是多個APP推送內容的高度一致性,亦或者報道內容相似度甚高,致使用戶對于新聞類APP的安裝選擇,大多是一個甚至是不安裝,直接通過網頁瀏覽[3]。通過以上不難發現,新聞類APP的推送功能以及新聞內容的一致化使得大學生用戶群體對于APP的實用熱情下降,從而嚴重了影響APP的發展與推廣,并且降低了新聞類APP存在的價值。
(三)手機新聞類APP形式類偏好調查
新聞類APP形式類偏好調查的主要內容是新聞類APP在板塊設計上受到關注與喜愛程度。在包羅萬象的新聞內容中,一個良好的版面設計形式,很容易吸引讀者,并且引起其閱讀的興趣。在此全部接受采訪的大學生中,有85.11%的人認為,一個簡約且直觀的風格可以對閱讀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而花哨繁雜的版面設計,只能引起觀者的復雜情緒。另外,簡約的版面設計也便于用戶的操作,可以急速的抓住初次使用者,使其很快的了解APP的使用方法,查找新聞方法,從而了解并接受使用的APP。
根據以上的內容不難發現,新聞類APP在大學生之中的應用基礎相當良好,但是其在發展過程中仍要注意運營模式與運營方法。其中對于事件的報道,不能一味的追求其吸引眼球的特性,要根據報道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更客觀、更直接的報道內容,從而達到新聞傳播的價值。另外,在內容的選擇上,以及內容的推送上,也要根據事件的重大性與新奇性,進行適量的報道,不同角度的報道,以此來幫助使用者更好的了解事態。最后則是在APP形式設計上,要充分了解目前人群崇尚簡約簡單的應用理念,將繁瑣的版面簡單化,從而提升APP的可用性,從而提升新聞類APP的推廣范圍。
[1]梁智勇,郭紫薇.中國新聞類APP的市場競爭格局及其盈利模式探討[J].新聞大學,2015,01:112-118.
[2]付聰.新聞閱讀類App發展新模式探究[D].河南大學,2014.
[3]王懋瑩.新聞類APP發展模式探析[J].新聞世界,2014,09: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