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月
吉林省醫藥中等職業學校
對中職英語課堂話語的探析
李明月
吉林省醫藥中等職業學校
英語課堂話語的生命線就是有效提問,通過師生之間相互問答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課堂上的提問啟發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它是課堂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提問是否有效是決定課堂是否有效的關鍵。
中職;英語;課堂;話語
英語教師話語是英語教師在組織和實施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話語,包括組織管理課堂(如介紹教學目標、給予活動指令、維持課堂秩序等)和講授教學內容時所使用的語言(如新課導入、語言知識點講授、語言輸入等),一般以英語為主,少量母語為輔。英語教師話語具有目的示范作用,也是學生語言輸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有效提問應能夠帶動學習者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它必須幫助課堂實踐者在學生的心理和課堂內容之間搭建必要的橋梁。學生饒有興致地投入學習過程時,他們便成為更好的學習者。
營造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尊重學生就是要理解學生,認識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個學生學習的權利,尊重學生的情智現狀,承認學生的差異,相信學生的可塑性。這就要求教師打破“一言堂”,要求教師謙遜豁達,不僅“授業解惑”,還可以傳給學生治學之道,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這就要求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體現出針對性。“面向全體學生”是新課標的重要原則。有效的課堂提問要注重問題設計的層次性和針對性。問題設計的層次性是指問題不能一次性全部展現給學生,要按照教學程序和問題循序漸進地提問。同時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基礎較差的學生適合展示型問題,中等學生適合參閱型問題,而評估型問題則可以留給基礎較好的同學。問題設計要有針對性,要針對教材,在教材的關鍵處反復設置,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展開,即從復習到新授課、從理解到運用、從歸納總結地聚斂到觸類旁通的發散,教師的設計應始終圍繞著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展開。
有效提問通常包括以下四個階段:一是設置情境階段。教師用指令性語言設置問題情境,由講解轉入提問,使學生在心理上有所準備。二是設置疑問階段。教師清晰、簡明地提出問題后,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教學經驗要求學生回答。三是引誘發言階段。課堂上敢于出現一定時間的“冷場”,“冷場”時不妨引導學生關注“課堂提問的指向”,根據“指向”去鉆研教材或學習內容。如果學生對所提問題一時回答不出來,教師要以適當的方法鼓勵、啟發、誘導學生作答。這種點撥是引導而不是替學生說出答案。四是評價審核階段。教師應以不同的方式評價學生的答案。可以給學生一個比較完整完美的答案,這樣學生能夠從中獲取知識。對于學生的答案要有基本的評價,但要留有空間,講究有效評價。積極的有效提問會對課堂教學產生重要的影響,它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講堂”就變成了學生的“學堂”,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中心。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有利于培養和樹立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的回答,也有利于教師把握教學現狀,從而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和方案,在多說多練中逐漸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一、加強教師課堂話語作為中介語的特征研究
如前所述,課堂話語(teacher talk)具有三個主要語用功能。我國學者研究主要關注的是課堂話語的教導和媒介功能,即主要研究語言交際環境、課堂組織形式、課堂活動、交際行為方式等模式結構特點。然而,在我國外語教學環境下,英語教師課堂上所使用的話語從其屬性上看是中介語。換言之,教師話語是向學生提供可理解語言輸入的一種簡單代碼,它本身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的語言學習質量。然而,我國學者很少研究教師話語作為語言輸入在詞匯、句法、語篇、語速等方面的特征。
第二、完善實證研究方法
在國內的課堂話語研究中,應參照國際研究規范,開發設計符合中國特色的英語課堂話語研究分析和測量工具,如課堂觀察量表/系統,語料的提問、三話輪、語碼標識與等標注系統,并就收集的語料建立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課堂話語語料庫/資源庫。通過語料庫我們不僅可以對所觀察課堂話語進行微觀、互動的話語分析和語用分析,而且可以為教師專業發展,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提供直觀生動的音像語言三維數據。根據收集的課堂語料,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對國內的英語課堂話語進行研究,不僅可以探索相似課堂話語類型的共性,而且也可以比較不同類型英語課堂的差異性,還可以對特定英語課堂做跟蹤研究或干預研究。
第三、加強英語課堂話語研究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英語課堂話語研究的意義之一是構建具有本土特點的課堂話語理論體系,從而指導國內英語課堂話語研究和課堂教學實踐。我國課堂話語研究基本還處于現象描述、經驗總結或互無參照的狀態。對外語教學話語的特殊性,即學科性特征缺乏深入分析。因此,國內課堂話語研究應加強英語課堂話語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要在課堂話語系統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外語研究的相關研究成果,構建我國課堂話語分析理論,用于指導國內課堂教學與研究。
結語:英語教學中,課堂話語是連接教學的紐帶,它對于中職學生的語言學習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師生互動、情感交流等都要通過適當的教師話語來完成。話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聽課效果。課堂話語在正規教育中是知識傳輸、獲得、建構等的最重要的媒介。我國有關學者在英語課堂話語實證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性研究,而且有明顯的增長趨勢。對課堂話語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在課堂設計和課堂教學方面進行深入討論和歸納總結,有助于指導目前的英語課程與教學實踐,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1]張秋平.英語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學周刊,2011年24期
[2]馬芬.高中英語課堂提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17期
[3]劉亞婷;大學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研究[J].商,2012年15期
[4]王艷花.小議英語課堂提問技巧[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