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黑龍江省虎林市八五〇農場學校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
劉芳
黑龍江省虎林市八五〇農場學校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深入進行中,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意志和思想品德的提高,對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著明顯的影響作用,在對學生的知識教學、智力開發、能力發展等方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教學實踐,能夠鼓勵學生在語文教學學習上積極的思考和參與,這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對學習語文課程的熱情是非常有益的。本文筆者則結合多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經驗,簡單闡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不能只是一味的將知識和課堂教學內容灌輸到學生的頭腦中,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獨立性,采取各種方法將學生引導到語文課程學習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學生長久的、自主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各方面都能夠取得進步,從而能夠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讓學生自覺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去,創造良好的自學環境,把握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進度。
1、講課前提前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無論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都應提前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作為語文教師而言,課前的準備工作都是以教材準備為主,而不是拿來教材就去教的思想。教師應在課前準備時就應將教材鉆透,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一個良好的效果。課堂教學準備是多方面的,要做將每篇文章的關鍵點把握清楚,不要面面俱到,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同時,在講課的同時要靈活巧妙切入關鍵點,讓學生對語文課堂從一開始的學習中就產生濃厚的興趣。
2、培養學生不斷提問的能力
對于在課堂上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教師應做提前準備,并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培養學生愛發問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培養和輔導。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教師要端正教學思想,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在學習中成為主角,不斷培養他們愛發問、有創新意識的意識,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例如在教學中對《金色的魚鉤》一文進行教學時,學生對于其中的幾段文字提出了不懂,并提問“老班長為什么悄悄的吃剩下的魚骨頭?”“為什么不吃魚?”為什么不讓“我”吃剩下魚骨頭的事情告訴另外兩個病號,老班長奄奄一息時為什么仍然不肯喝魚湯?對于這些學生提出的問題,顯然已經對課文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并對種種疑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后在整個課程學習完之后,讓學生主動思考之前自己提出的問題,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在課堂上將問題解決。
然后,引導和培養學生學會質疑,循序漸進的學習語文課程。通常,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辦法是在每學習一篇文章之前都要引導學生自學,并通過自學過程中自己發現并提出幾個問題,然后在課堂學習中抽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提問。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質疑能力的提高,學生也會逐漸養成在課堂學習中自主提出問題的習慣,一旦這種習慣養成,那么就會讓他們在課文的理解上有著標新立異、自己獨到的見解,那么其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也就大大加深,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對培養小學語文課堂創新辦法也能起到促進作用。
最后,通過語文課程學習,引導學生從多方面發問,并從學習中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從各方面發問,無論是在題目上還是課文內容上,包括語言及前后段落的應用上,都能夠表現出文章的中心質疑態度,只有學生學會了質疑,才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才能培養他們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創新精神,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意識
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中,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意識,并要在課堂教學中抽出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通過對課文的細心閱讀,深入思考。引導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閱讀文章自己找到答案的意識。當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以鼓勵的目光去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精神,雖然課堂時間不充裕,但是也要留給學生幾分鐘獨立思考的時間。例如在進行課堂教學中,以《鳥的天堂》為例,教師可提出問題“為什么這里會成為鳥的天堂?”學生在閱讀完課文后,可能會找出答案,那么就會積極的舉手回答,但是,此時的答案還不夠完整,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只是膚淺的、表面的,而且會影響其他學生的回答思路,于是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把手放下,然后陸續請學生回答和補充,將問題通過幾個學生的共同努力來回答完整,最后教師來進行總結歸納,在這個問題上,能夠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學習能力。
4.充分運用多媒體設備開展課堂教學
多媒體設備能夠起到圖文并茂的作用,目前在各個層次的教學中都受到了教師的青睞。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多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課堂教學能夠感化學生的情感、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小學時代正是對新鮮事物產生濃厚興趣的時候,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一時期的特點,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多媒體設備進行合理的融合,進行小學課堂教學,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學習內容,在愉快身心的同時,完成課程學習,教師也同時完成課時目標。多媒體技術能夠將靜止、抽象的文字內容變成生動、形象的音像載體,將老師難以表達的原理、現象生動地表現出來,便于學生認識和理解。借助多媒體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對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容展現出來,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綜上所述,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各種資源優勢,在課堂內有限的時間里培養學生多問、多讀、多聽、多想的能力,才能真正發揮到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讓學生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學習性,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將來更深的學習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才會提高,才能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才能為孩子的未來負責。
[1]莫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活”起來[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S1)
[2]陳江華.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合作[J].江蘇教育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