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 要】文化的導入對外語的學習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探尋了日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了日本文化導入對日語教學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日語教學中如何更好的導入日本文化,進而提升日語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日語教學;文化導入;日本文化
在全球化趨勢日益發(fā)展的今天,語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要想學好一門外語,了解這門外語的文化背景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了解了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的理解這門語言、使用好這門語言。中日兩國在地理位置上一衣帶水,但是,其文化本質(zhì)有著不小的差異,在對學生進行日語教學的時候,教師也需要注意對于日本文化的導入,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日語的含義,促進學生日語能力的實質(zhì)性發(fā)展。
一、日語學習中學生存在的問題
(一)不能進行持續(xù)性的學習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如今,日語學習已經(jīng)逐漸將自身的功能性拓寬,交際功能代替社會功能成為學生學習日語最根本的目的。所以,能夠理解日語的實際含義,像一個真正的日本人一樣說出最正宗的日語,成為了培養(yǎng)日語人才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對于零基礎的學生來說,最開始接觸日語的時候,學生普遍會被日語的發(fā)音以及與中文有著相似之處的外表吸引過來,十分認真的進行學習。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興趣被消耗殆盡,好奇心逐漸消失,再加上學習內(nèi)容越來越有難度,使得學生逐漸的對日語學習產(chǎn)生排斥,不能堅持持續(xù)性的學習。
(二)缺乏學習主動性
傳統(tǒng)的日語課堂上,教師只是單純的根據(jù)教材對學生進行照本宣科的知識灌輸,學生往往對這樣枯燥無味的知識十分反感,更別提主動去對日語進行研究和學習,這樣下來,學
(下轉第4頁)
(上接第3頁)
生在日語學習上的收獲甚微。就筆者觀察,目前許多學生在學習上十分不積極,即便在課堂上能夠做到認真聽課,但是在課下,很少有學生能夠主動拿出時間來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對即將要學的知識進行預習。這就導致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日語知識,但是,由于缺乏溫習,仍然不能熟練的進行使用,教師在課堂上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帶領學生進行復習才可以對學生已經(jīng)學到的知識進行鞏固。這極大的浪費了課堂的資源。
(三)口語能力弱
學習另外一種語言,其根本目的就是自如的運用這種語言進行更加多維度的交流,所以,在日語學習中,能夠開口講標準而流利的日語,是最重要的學習目標。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許多學生的答題能力很好,但是只要一涉及到口語,就力不從心了,發(fā)音不標準的問題比比皆是,這導致學生更加不敢開口講日語,當教師領讀的時候,學生還會跟著進行練習,但是一旦教師讓某一名學生單獨進行朗讀,學生就會十分緊張,磕磕巴巴,很久才讀好一個句子。
二、日語教學中日本文化導入的重要性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許多學生選擇學習日語,其目的在于對于日本文化的喜愛,對于日本文化的喜愛,促使著學生進行日語的學習。從這可以看出,興趣是學生進行日語學習的原動力,要想學好日語,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日語本身有著“越學越難”的特質(zhì),在剛剛接觸日語的時候,學生會發(fā)現(xiàn)日語似乎十分簡單,無論是發(fā)音還是語法都不是十分困難。但是隨著教學進度的推進,日語學習開始越來越困難,著這個過程中,日語學習的樂趣會逐漸被枯燥乏味多取代,這個時候,為了保持學生對于日語學習持久的熱情和興趣,教師應當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將日本文化進行導入,讓學生了解更多關于日本的知識,吸引學生的興趣。
(二)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全球化趨勢日益發(fā)展的今天,語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要想真正的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加強,了解這門外語的文化背景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了解了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的理解這門語言、使用好這門語言。雖然中日兩國在地理位置上一衣帶水,但是,其文化本質(zhì)有著不小的差異,在對學生進行日語教學的時候,教師也需要注意對于日本文化的導入,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日語的含義,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日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的交流之中自如的使用日語,在日語教學中進行日本文化的導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了解日本的文化背景,促進學生在相關的場景之中更加準確的使用日語進行會話。在教師進行日本文化的導入的時候,學生將這些文化知識與課堂上的日語知識進行結合,對于學生的日語學習來說,可謂是事半功倍。
(三)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
有許多人錯誤的認為中日兩國的文化背景十分相似,日本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分支。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實際上,雖然中日兩國無論是在歷史發(fā)展還是在地理位置上都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但是,究其根本,中國與日本兩國之間的文化還是有著較大的差異的。比如說,同樣是微笑,中國人微笑表達的含義就是友好和喜愛,而日本人微笑的含義就有很多個層面,有可能的贊同,也有可能是反對,這種差異使得學生在使用日語的時候需要注意日本的文化背景,學生逐漸的了解這些文化上的差異,也就增強了文化意識,增強了溝通能力,將整體的日語素質(zhì)提升了上來。
三、如何更好地在課堂中進行日本文化的導入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jīng)逐漸成為現(xiàn)如今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之一,在日語教學中,教師若是想要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就要合理的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正式上課之間,做好準備工作,將課堂所需要的課件和視頻等進行細致的編輯,以起到一個理想的文化導入效果。比如,教師可以結合課堂的學習內(nèi)容,將課堂相關的日本文化知識制作成精美的課件,帶領學生觀看,并且在觀看過程中進行生動的講解和介紹。教師還可以從學生喜歡的日本動漫入手,在課堂上挑選合適的日本動漫進行播放,并引導學生在觀看之中體會日本文化的特色,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加深學生對于日本文化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播放日語經(jīng)典電影和日文歌曲,并且鼓勵學生閱讀日文原著,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日語能力,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日本文化的氛圍。
(二)利用比較教學法加強學生的學習印象
語言作為人類社會最早的藝術文化形式,其不僅具有著溝通功能和表達功能,更具有著藝術功能。所以,在日語的教學上,教師也應當從語言的內(nèi)在入手,通過帶領學生了解語言本質(zhì)和內(nèi)涵的方式進行日語學習的研究,找到日語學習的規(guī)律,從而使日語學習更加的容易。在進行日語學習的時候,學生總是會不自覺的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而在學生的這一特質(zhì)之下,教師可以通過對中日兩國的文化比較的方式,將學生的印象加深,幫助學生進一步的進行日語學習,理解日本文化,認識日本文化。教師可以單獨將日本文化中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部分進行講解,比如說日語中的漢字、日本的服裝以及風俗習慣、日本的建筑等等,通過比較學習,讓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比如在進行關于日本建筑的相關教學時,教師就應當在課前搜集一些關于中國建筑和日本建筑淵源的資料和圖片,在上課的過程中,一邊講解,一邊用動起來的圖片不斷的刺激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對中國和日本的建筑進行比較,從而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的共同之處與相互之間存在的差異,利用學生更加熟悉的中國文化,更加巧妙的引導學生去理解日本建筑的文化與歷史,潛移默化的完成了日本文化的課堂導入。
(三)利用聯(lián)想記憶法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隨著日語學習程度的不斷加深,學生需要掌握的語法知識越來越多,同時也越來越難,知識體系的龐大導致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將日語語法知識與漢語語法知識,甚至英語語法知識相混淆的情況,不利于學生日語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應當使用聯(lián)想記憶法進行對于日本文化的導入,比如說,教師可以利用日本經(jīng)典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記憶,學生在故事的情境之中逐漸的加深對日本文化的理解,也將相關的語法知識牢記在了心里,學習起日語來,也更加的輕松和容易。
四、結論
在日語教學中進行日本文化的導入,能夠從根本上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上來,讓學生更加熟練的掌握日語的使用技巧,提高學生的日語交流能力。在日常的日語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于日語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理解日本文化,進而提升日語學習的效果,培養(yǎng)出越來越多的實際溝通能力極強的,綜合素質(zhì)高的日語人才。
(作者單位:天津交通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