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曉平
【摘要】目的 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中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方法 從我院高血壓患者中選取62例進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護理方法將其分為治療組(采用優質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和對照組(采用常規臨床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各31例,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結果 治療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高達97.22%同對照組患者的77.78%相比,P<0.05。結論 優質護理措施在高血壓患者治療中具有良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和對護理總滿意度。
【關鍵詞】高血壓;優質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A
高血壓為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往往對患者正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1]。同時基于該疾病具有難以痊愈和病程長等特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極易出現情緒不穩、悲觀失望等心理,該種不良情緒給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帶來一定影響。針對該種現象的出現,筆者為詳細了解分析高血壓患者治療中行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特從我院高血壓患者中選取62例進行研究分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2例高血壓患者,均符合WHO關于高血壓病相關診斷標準。治療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齡為64~79歲,平均(72.51±1.24)歲;文化程度:19例中學以上學歷,10例小學,2例文盲;對照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齡為65~80歲,平均(73.02±1.18)歲;文化程度:20例中學以上學歷,9例小學,2例文盲。對兩組高血壓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P>0.05,具可比性。
方法:
(1)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臨床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為患者提供干凈整潔的治療環境,定期定時對患者病房進行消毒。同時,指導患者嚴格按照醫囑服藥,避免出現自行停藥現象。
(2)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措施進行護理。
①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學習,提升業務技術,制定和完善優質護理工作計劃;通過人員梯隊編組的方法對護理人員進行分組。②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臨床護理服務,依據病房環境和患者需求,為其提供基礎生活物品,方便患者和陪伴家屬的生活。定期定時對患者病房進行清掃消毒,為其提供干凈整潔的病房環境。③護理人員通過親切和藹的語言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同患者間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并促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④責任護士要針對患者的文化、病情等特點,做好針對性的、優化的健康教育,如高血壓常見并發癥的處理和預防、飲食控制、生活習慣、心理調節、運動鍛煉、戒煙戒酒等。⑤設立便民箱、報刊、電話、高血壓宣傳資料、疾病知識科普宣傳電視等。讓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得到潛移默化的健康教育,關讓患者感受到我院的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觀察指標:出院時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
統計學處理:通過SPSS17.0軟件處理相關數據。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則組間數據對比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
結果
治療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高達97.22%,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僅為77.78%。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存在顯著的差異性,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N(%0)]
注:(1)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本組總例數×%;(2)x2=6.369;P =0.012.
討論
高血壓疾病具有病程長、難以治愈等特點,在長期的治療中,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抑郁或者不以為然等不良情緒,不能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影響患者整體治療效果。針對患者的情緒波動,醫護人員應通過相應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護理,改善其臨床癥狀和心理狀態。常規臨床護理措施只能對高血壓患者起輔助治療作用,但常規護理措施僅考慮患者臨床癥狀,沒有從整體上考慮患者狀況,尤其是心理狀況,不利于提高患者整體治療效果。優質護理的實施,有效避免了常規臨床護理措施出現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臨床癥狀,提高了患者治療效果。護理人員在實施優質護理過程中,積極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用充足的時間同患者進行談心,有效穩定患者情緒,鼓勵患者采用積極的態度面對高血壓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指導患者通過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提高自身免疫力。除此之外,依據患者具體文化程度和臨床癥狀對其實施健康教育,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護理人員應對其詳細講解高血壓的診斷、分類、致病因素和危害性等,進而讓其充分了解該疾病知識,提高治療依從性,通過自我自覺行為有效控制血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結合本次研究結果,治療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因此,在高血壓患者治療過程中優質護理措施具有良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對護理總滿意度[3]。
參考文獻
[1] 李平,牟善芳,劉淑娟等.高血壓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齊魯護理雜志,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