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媛
(黑龍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年)》首次將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列入正式文件中。黑龍江科技大學的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應用型人才。
一談到培養的人才是應用型,多數人認為是降低了學校人才培養的規格,這是對應用型人才概念的理解誤區。應用型人才可分為二大類:一類為技能型應用人才,主要從事熟練地技術和技能的操作,側重技能的發揮,如技術工人;另一類為知識應用型人才,用其掌握的客觀規律和科學原理直接創造社會經濟財富,側重知識應用與技術創新,如設計師、工程師、工程院士。二者都是以應用科學為主,注重技能、知識的時效性。應用型人才培養正是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所需人才結構的必然結果。
潘懋元的應用型人才歷史探源中給出:應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論規范指導下,從事非學術研究性工作,其任務是將抽象的理論符號轉換成具體的操作構思或產品構型,將知識應用于實踐。這里提到的理論規范實質是基礎應用,因此,強調的是應用科學,應用型人才并不是只應用不研究,而是從事實用性研究,因此,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定位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建設服務型大學的需要,并沒有從層級上降低學校規格。
工業設計是技術與藝術等相結合,是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的應用學科,體現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點。從工業設計專業發展來看,近百年來包豪斯(Bauhaus)的設計理論觀點、設計教學特點都影響著世界各地工業設計教育,充分說明工業設計專業理論與實踐必須緊密結合的特點。注重理論與實踐并重,理論上“寬口徑、厚基礎”,實踐方面要求動手能力強。包豪斯從教學手段與方法上以“從干中學”更能說明其實踐性強的特點,也充分體現了包豪斯所培養的創新型設計人才就是本文所說的應用型人才。
人機工程學是研究系統中人與其他組成部分的交互關系的一門科學,并運用其理論、原理、數據和方法進行設計,以優化系統的工效和人的健康幸福之間的關系。
人機工程學的學習與研究,從學術類型來說,有研究為主和應用為主兩種。人機工程學是設計領域的技術和知識基礎,設計體現“以人為本”則必須從人機工程學出發。我校工業設計專業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重點應放在應用為主的研究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人機工程學課程是工業設計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必修課。人機工程學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之一,人機工程學課程知識體系可分為四個單元:①人機工程學基礎,主要有人機起源概念、研究方法等內容。②研究系統中的人,人體尺寸與作業空間、人的感覺系統、人的運動系統、人的信息加工能力、人的行為與心理、人的心理生理狀態、人的感性因素。這是工業設計專業學生重點要掌握的內容。③環境和社會因素,物理環境是需要了解的內容,社會人文環境則是工業設計專業學生應知道的內容。④人機工程系統問題,主要有人機系統、人機配合、交互設計等內容,這方面需要工業設計專業學生根據自己將要從事的工作重點學習。
工業設計需要人機工程學來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法,科學地設計人機工程學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學好本課程的關鍵。從人機工程學教學來講,大多數教師還在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當然這種方式在某些大學來說是為了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需要,而非為了學知識需要,這就需要學校要改革教學評價體系與制度。灌輸式教學的結果是學生上課情緒不高,產生困乏等表現,課后則死記硬背、不加理解的學、為考試而學習。作為工業設計的學生,人機工程學固然是很重要的課程,但也不可能使學生完全系統地掌握人機工程學各個方面的內容,因此,教學中要注重人機工程學觀念的培養,注重人機基本概念、內容、方法在設計實踐中的靈活應用能力培養。人機工程學課程性質本身來說其實踐性亦強。怎樣通過人機工程學的課程教學讓學生理解怎樣設計才能達到想要的設計結果,就是將理論知識如何轉換成實際應用。
應用型本科課程體系是以技術體系為依據的課程內容體系,強調理論的應用性,實踐內容的可行性、實用性。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應相輔相成,人機工程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則根據知識體系進行系統的構建。根據多年的教學積累,人機工程學的教學內容從四個知識單元分解為多個教學模塊和實踐模塊。表1為節選的部分教學內容體系構建。
根據工業設計專業特點、教學大綱要求確定教學的重點,依據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學生課程反饋確定教學的難點。表中所列教學方法為該章節主要方法,教學中仍有其他方法使用;教學過程中“故事”“實例”“案例”根據當時最新事件進行,如果沒有與人機相關的事件則按計劃事件進行,這是因為一是提高學生關注時勢新聞、了解前沿動態;二是可使授課按計劃順利進行。特別是對重點內容須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交互進行,這與本課程的“人的注意力”問題有關,避免學生產生“疲勞”感。
教學中開展的實踐實驗課程內容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避免了枯燥的理論說教,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且人機工程學應用于實踐設計的能力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
知識的學習并非三段式:理論→討論→實踐。而是理論、實踐、討論、情境設計等交互進行。具體教學過程實施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教學過程實施模型
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工業設計專業積極探索教學改革之路,為提高人機工程學的教學效果,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地交流,改進教學體系,精選教學案例,課堂上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并用,在2012級的授課中實施了此教學體系與教學過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總體素質提高。通過課題設計、學生講解、小組合作等實踐鍛煉,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強了協作精神,提高了設計思維能力,2012級學生李然然的作業人性化雨傘設計獲得了2014年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黑龍江賽區一等獎。

表1 以應用為基礎的主要人機工程學知識教學體系(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