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農墾齊齊哈爾管理局查哈陽農場第二小學,黑龍江齊齊哈爾162116)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一直以來,無論是我們的《新課標》,還是教育界的專家學者,都在為我們廣大教師引領著識字教學的方向和目標。明確指出了義務教育各個學段都要重視識字寫字的教學。那么,在不同學段如何落實這個精神,是我們語文教師潛心研究的重要課題。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一個世界。作為中國人,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激勵著廣大語文教師不斷探究最佳的識字教學方法。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在培養學生多識巧記中國漢字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對漢字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正是基于這樣的意義,識字教學歷來被認為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其意義更是非比尋常。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靈活地運用多種方式,充分發揮“興趣”在識字教學中的作用,是小學階段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語文學科的特點就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處處蘊藏著識字資源。在二年級上學期的一節語文課上,我把班里經常為爸爸媽媽買生活用品的同學叫到前面,分別出示了“白酒”“醬油”“米醋”“掛面”“食鹽”五個詞語,認讀的結果是一半以上的同學認識三分之二的字,一半以下的同學認識極個別的字。這時我引導學生說“認字多的同學不是他們比你們聰明,是因為他們在生活中做事的時候能主動仔細觀察物品上的漢字,并記在腦子里,時間長了,就能學會許多漢字”。被表揚的同學小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我趁熱打鐵,問道,還有哪些同學在大街上認識了新字?此時,一只只小手紛紛舉了起來。不一會兒功夫,黑板上出現了十幾個比較難寫的飯店、書店,商場超市的名字。如:“鑫宇”“馨福園”“果蔬”“私家小廚”等。其中張文澤同學認識的最多,我獎勵了他一面小紅旗,他興奮地揮舞了幾下。有了這樣一次別開生面的學習活動,學生的興趣被大大地激發,學習漢字再不是一種負擔,而成為了一種滿足好奇心和榮譽感的享受。從此以后,便不斷有學生向我匯報自己在某某個地方認識了什么字,甚至拿起筆在我面前認認真真地寫出來,臉上同樣是充滿了自豪感。
識字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個既重要又艱巨的任務。學生有了興趣,教師要為學生的識字能力提供一個可以展示的平臺,讓學生不斷看到自己的進步,就會對識字更感興趣,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識字活動中去。
在各類展示活動中,那些樂意識字,主動識字,識字量大的孩子搶占了風頭。他們悅耳的朗讀、生動的故事、新奇的成語、平仄押韻的順口溜,著實給其他孩子帶來了不小的震動,因為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到感情因素的影響。在活動中給學生們留下深刻印象的識記方法,像生了根一樣扎在孩子們的心里。例如:給“美”字設計的謎語:“王家大姑娘,頭上戴了兩朵花?!崩闷越o帶“堯”字部編順口溜:有水就澆,有火就燒,有手就撓,有日便知曉。這樣的活動再次證明了順應兒童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會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識字中去。
有學者指出:“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關系到讀寫,特別是閱讀開始的早晚和閱讀能力的強弱。”識字是小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關,但又是每個學生必須闖過、闖好的難關。隨著年級的升高,識字量的擴大,一些中下等生漸漸失去了對識記生字的興趣和一些識字的好習慣。如果教師不給予正確的引導,不采取相應的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就很難提高高年級的識字教學效率。基于以上原因,我在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的前提下,把認讀字音,分析字形,推測字義的任務和權利交給學生,引導他們采用“歸類、對比、編口訣”等有趣的方法,多識巧記漢字,為閱讀和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漢字中大多是合體字,而合體字中多數是形聲字。如果能引導學生抓住形聲字的特點,積極動腦,大膽想象,大膽創造,把自主獨立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把有趣、有效的學習方法傳遞給學生,那么,一種真實、生動、自主學習的局面就會被全面打開。
根據形聲字的構字及數量多的特點,同時也針對大部分學生對這些字極易混淆又感覺枯燥厭煩的實際情況,我對此類漢字進行了歸納整理,尤其是使用頻率高的形聲字。例如:賺、廉、謙、歉,鋼、剛、崗、綱等。對于大量的此類漢字,我引導學生們通過查字典推敲音、形、義,然后給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讓他們各顯其能,編成口訣或者順口溜,只要能牢固記憶,自己喜歡就是成功的方法。于是學生們非常樂意地投入到了學習編寫的狀態。其中出現了這樣一段師生都比較喜歡的順口溜,“大姐愛干凈,有水就洗澡,二姐愛運動,伸手去做操,三姐嗓門大,張口噪音到,四姐愛玩火,屋里常干燥,五姐脾氣暴,急躁就跺腳”。(其中有個別地方教師修改)這是班里淘氣又聰明的軒永博同學編寫的。面對這樣的自編新作品,我們和同學們都嘖嘖稱贊。接著我又把低年級時編寫的一組形近字增加了內容和同學們一起研究編寫,最后形成了這樣一段方便記憶的順口溜:有水就“澆”,就火就“燒”,有手就“撓”,有日天拂“曉”,有人存“僥”幸,有足踩高“蹺”,有絲繞一“繞”,有食多富“饒”。以上列舉的兩組順口溜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比較牢固的記住和使用。
為了讓學生有興趣記憶教材和生活中筆畫繁多的漢字,我通過各種途徑搜集一些有趣的識記方法,并加以改進,使一部分不愛學習漢字的學生不再望而生畏,而是學而有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由獨立字組成的筆畫多的漢字,我指導學生用分解法讀出其中的漢字來記憶。比如“贏”字,早已有人這樣記了,此字可以分解成亡、口、月、貝,凡,那些學困生一下子就記住了,而且不再寫錯了。再如:山甘欠(嵌),目敢(瞰),鼻干(鼾)。這樣一分解,再編成順口溜,一下子就降低了記憶難度,而且頗有趣味性,深受學生喜歡。根據以上思路,學生又找出了許多此類漢字,如:羽田共(翼),山真頁(巔),聲殳香(馨)。在我搜集到的人們自編自創的識記漢字的方法中,有一組極易混淆的形近字被編成了口訣,成了我和同學們共同喜歡的記憶方法??谠E是這樣的:橫戌(xū)點戍(sh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念個戎(róng)。這個口訣不僅使學生受益,也使我受到很大啟發,同時也提醒我要在識字教學中不斷地挖掘漢字的豐富和微妙,不斷探索和創新。
受了這個順口溜的啟發,我又引導學生對學習和生活中極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進行創編。如有十就“賣”(mài),沒十就“買”(mǎi);上橫短“未”來好,下橫短“末”日到;有火常干燥,急“躁”愛跺腳。
有了以上種種有趣的記憶方法,學生樂意觀察和學習漢字了,但多年的識字教學使我意識到,這還遠遠不夠,因為獨立識字能力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積累,多次反復的過程。因此,我一直讓學生堅持使用積累本、歸納、整理、巧識巧記漢字的方法,不斷提高識字能力。在教學中我還特別關注識字教學內部與外部的有機聯系,讓學生快快樂樂學習漢字。使學生既學好了祖國語言文字,又學會了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識字教學變得輕松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