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連海
物理活動課是學生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識以及培養學生探索精神的的一條重要途徑。在物理教育教學中實施活動課程,能創造一個有利于開發發展學生潛能的環境,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大有好處的。就物理教學中實施活動課程談一些看法。
物理教學活動課程學生主體地位基礎教育改革大勢所趨,以及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實施,再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所以,就要求我們改變教學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式積極的、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近年來,我們在進行教育改革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教育實踐活動的成績,同時,也出現了新的挑戰,這就要求我們解放思想,按素質教育要求,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實施活動課呢?我以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育觀念要體現全面性、多體性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活動,是學校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通過各種活動形式,密切聯系學生自身活動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它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形成良好的意識。所以,如何將活動課與物理課有機結合,隨著教改的深入,我們在活動中不斷總結經驗,形成了新的知識,觀念也在不斷更新。
我們物理教師曾組織過初二全體學生進行半導體收音機的拆裝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學生自己動手,互相討論,大多數學生熱情很高。學生說,指示燈是一個二極管,天線可接收無線電波,轉動收音機的調諧按鈕,可選擇不同的頻率,進行選臺,有的升學還在課下制作了最簡單的收音機;老師則到處走動,回答學生問題,給他們實踐活動考核評分。學生在活動中,以學生收集燈泡、易拉罐、注射器制作放大鏡、天平、桿秤、彈簧稱、萬花筒模型等,極大地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動手動腦能力,培養了學生好奇心和創造發明的新思維,也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對物理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就為我們上好物理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推動了物理課的教育教學的改革的進程。
二、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以往有人單純地認為“知識就是力量”,學生是知識的“接收器”。課堂教學時教師講,學生聽,而往往忽視知識產生過程及獲取方法和手段,我們的素質教育則要求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主動發展,所以,在我們物理課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主動發展,我們還要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相信學生的能力,同時也要防止放任自流,毫無目的的行為發生,這就要求教師以營造民主、和諧、愉悅的氣氛式的、引導的教學取代單純的知識灌輸,積極地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創造條件。
要實現主體和主導的最佳配合,教師應善于挖掘和調動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促進智力因素,促進智力因素的發展,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上進心,使學生樂學、愛學、會學,從而創造出一種和諧的學習氣氛。特別是初中學生,興趣往往是他們學習的一種動力。活動課程與物理課的有機結合,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教學的切入點,往往是觀察和實驗,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比如說,我們講述聲的產生時,讓學生發動鋼尺,理解振動快慢的關系。我覺得,適當增加一些書外的小實驗,可以讓學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也不遙遠,物理現象經常在我們身邊出現,如果能認真地思考討論,將會加深理解、活躍思維,師生將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感到愉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大大地提高我們的物理課教學質量。
三、教育教學方法應采取啟發式、探究式
教學改革的其中內容之一就是改革教學方式,以加強實驗為基礎的啟發式教學。經過幾年時間的改革實踐,探索活動,我們初步形成“觀察現象一提出問題一自學討論一猜想判斷一分組實驗一起發思維一總結規律一練習運用”的課堂教學結構,而在每一項教學活動中,始終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即使判斷錯了,也不要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應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思維障礙作適當的調控,使課堂呈現合作和諧的氣氛,發展學生的探究精神,當然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手段,上述各環節也可變通或有所側重。比如說,在《光的反射》一顆里重要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來解決一些簡單問題,可以用邊講解邊實驗,邊實驗邊小結的辦法,使學生體會和了解從實驗中分析現象,歸納總結規律這一物理研究方法。教學過程中的自學討論,猜想判斷這些環節可以不用,但啟發思維總結規律應有所加強、如學生問為什么不能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教師可以其他說只能兒子像父親,哪有父親像兒子的道理,使學生懂得了一些邏輯知識。又如,漫反射是否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學生往往被“漫”字不平行,每條光線的入射角不可能相等。
四、對學生的教學評價應體現期望性、激動性
應試教育往往使教師過于注重測驗考試成績,忽視一些實驗活動課程。而實施活動課程,既能使學生學到物理知識,也學到多種技能,提高了各種能力。所以,學生的小制作、小論文等等應為考試成績納入其中。對有創新精神,獨立見解的更應愛護,給予肯定和贊揚,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引導到符合科學原理的軌道上。
總之,我們在物理教育教學中實施活動課程,能創造一個有利于開發發展學生潛能的環境,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參考文獻:
[1]徐輝,黎麗娟,李潔.物理活動課的類型及教學方法[J].中國民族教育,2014,(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