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秋田
閱讀本身就是一個運用已有知識的理解過程,是一個個體獲得獨特體驗的過程。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語文教學閱讀自主能力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么樣學習的人。”學會學習將成為人類在新時代獲得生存的基本能力。新的課程標準的出臺,就是特別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為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動精神,追求閱讀主體的個性和潛能的發展,在閱讀教學中,特別強調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是關鍵。
一、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就要營造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誠然,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是傾聽者、激勵者、引導者、參與者,要為學生營造的是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情緒上愉悅感。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最進步最文明的教育是人人平等,學生的心靈一旦沖破牢籠,必將成為自由飛翔的思想雄鷹或縱橫馳騁的感情駿馬”。在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有注重對教學主體的研究,才能使教學深入到活動的內部,獲得的結果才有價值。
首先,我們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就要做到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人格,就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的力爭上游的自信心。事實上,有很多的賞識教育的成功的例子告訴我們,成功的教育是發現生命的價值,促進生命的成長。我們應看到學生的生命帶給我們存在的意義,我們應賦予學生和諧的生命,尊重他們,讓他們自然地、健康地成長。
其次,我們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是能夠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讀懂他們的心理。有位特級教師曾舉過一例:大人帶小孩逛商場,大人津津樂道,小孩哭哭鬧鬧,大人卻不知為何。假如在這是時候,大人蹲下來也看一看,就會發現,小孩看到的不是琳瑯滿目的商品,而是一雙雙大人的腿,這使大人就會明白了。教師如果用孩子的眼光,從孩子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就會理解他們。就要放下架子,主動和學生交朋友,了解他們的需求,他們想要什么,就能贏得學生的好感,學生就喜歡你,就能上好你的課。
再有,我們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寬容學生,允許學生犯錯誤犯錯誤學生的表現也許讓我們不甚滿意,但我們應該充分信任學生,誘導他們自己發現問題,給他們提供改正的機會,而不能一味責怪。要和學生做耐心細致思想工作,分析犯錯誤的原因,認識到錯誤的危害和對自己成長的影響,與此同時,還要抓住他的閃光點來激勵他戰勝困難錯誤的勇氣,讓學生看到光明,看到未來,這要比采取嚴厲體罰的效果要好的多。
二、我們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還要做到給學生留足自由獨立的學習時間和空間
我們教師要充分給學生以自主權,最大限度地在時間上、空間上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機會。課前讓學生自己去憑借舊知識探索新知識,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去摸索學習方法,找到適合自己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讓學生發現問題,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更努力地學,讓學生親自體驗解決問題獲得成功后的無限樂趣,激發學生自身潛能。在課堂上教師不要來一個“滿堂灌”,要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去談,瑯瑯地讀、默讀、品讀、誦讀,讓學生去說,說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寫對人物的評價,寫對故事情節的推想,續寫課文等等。
三、我們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還要做到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
新穎的學習方式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發揮學生個性的主要途徑。就讓我列舉幾種實例來說說吧。
首先,是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就是指學生主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表現形式很多,如學生可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伙伴等。筆者在平時的單元復習和期中、期末復習時,布置學生自己出一份考題,學生在自主完成出考題的這項學習任務時,要去看課本,查閱資料,而在這一活動過程中,他們的主體作用就得到了發揮,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其次,是小組合作。合作小組時根據學生的性別、學習成績、個性特點、守紀狀況等方面的合理差異而建立的相對穩定的學習小組,學習小組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內部異質為互助合作奠定基礎,而組間同質又保證了全班哥哥小組之間開展公平競爭。一般每組四人,有組長,其余三人或記錄,或匯報,或檢查。這能讓學生在獨立的探索的基礎上,彼此互通獨立見解,展示個性思維方法與過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見解更加豐富多彩。有利于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養成。
再次,是自由組合。自由組合就是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合作伙伴。這種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和自己有共同語言的同學交流的機會。在課堂上的即興表演、分角色朗讀及語文的課外實踐活動中,這種學習方式尤其受學生歡迎。筆者的教學班級學生在上期曾出過三次手抄報。學生自由組合,編輯的、插畫的各盡其職,他們出的手抄報一次比一次好。
另外,是探究學習。“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學習活動中,教師不能僅僅提供教材或資料讓學生去理解、記憶,而是呈現一個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怎么樣,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思考,從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球的多種答案。要使學生不僅“愛問”、而且“會問”,形成較強的質疑解疑能力。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針對課文內容、針對課外閱讀,針對社會生活、針對教師和同學的觀點等提出質疑,敢于挑戰教師,挑戰權威。
總之,學生在自主學習閱讀的過程中,良好地學習習慣,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并會與他人合作,初步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他們今后的成長是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張大海.對提高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13).
[2]郝俊霞.淺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