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綜合活動課程是一門集經驗性和實踐性的綜合性課程,課程中通過活動課題使學生們發現、提出并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有益的實踐經驗與休驗,進而促進學生素質與能力的發展。所以,活動課程的選題是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就此,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選題的指導方法進行了探討與闡述。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選題指導方法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以活動為主要形式,注重學生們的身體力行及實踐經歷,要求學生們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的一門實踐性課程。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探究問題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結果。其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提高,更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們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對于這樣一門開放性實踐課程,教師應以科學的選題指導方法有效掌握其自主性、綜合性和活動性,明確制定出活動目標,依據學生的實際特點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一、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為課題出發點
有興趣才有探究和學習的動力,所以我們要知道什么事情是學生們所喜歡的,確定他們感興趣的課題,打好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做好興趣導向,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調查研究,了解學生們的興趣點
要想明確清晰地了解學生們的心理,知道他們所感興趣的熱點,那么就需要切實做好深入的調查研究,以此來了解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以及他們的特長等,并可以通過調查來了解學生們希望開展的活動內容和形式。由于學生們各自愛好和關注點的不同,可能調查結果會各各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同學們通過民主討論或投票選舉的形式來共同確定活動的內容。
2.節點結合,引導學生確立活動課題
老師可以結合我國傳統的一些節日和紀念日等學生們感興趣的日期,基于學生們熱衷的節日禮物及賀卡互送等課題來引導同學們如何杜絕浪費、增強環保,深化親情、友情等內容。讓同學們分組去了解調查一些節日風俗和民俗在獲取民風民俗的知識當中,積極的去參與,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文化傳統,取得更大的收獲。
3.聚焦熱點,幫助學生深入開展課題
當今網絡社會,信息高度發達,學生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時時接收一些社會信息,使他們有所感觸。所以,教師就要利用好熱點問題以及一些新聞時事等,引導學生們將這些事情講述介紹出來,展開討論,引導同學們的共鳴和碰撞,以此從中提取同學們共同關注的熱點來做為活動的主題。例如發生的一些大火、車禍及地震等事件,可以組織學生們將相關媒體中搜集的材料進行整理并開展科普活動,學習預火、交通及抗震和逃生的一些知識和預防措施,使學生們有效增長生存經驗,增強其安全教育。
二、立足于學生們的學習與生活展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活動者是同學們,所以應立足于同學們的興趣點,使活動內容貼近他們所熟悉的學習與生活內容,使其通過他們的實踐經驗、親手操作和親身經歷來獲得感受和體驗,通過校內、校外,家庭、社會的多種形式來進行和展開。從而在活動的感受、經歷、觀察和反思當中通過調查、思考、分析、總結,實現能力、經歷與實踐經驗的提高。
1.校內的學習生活
學校是學生們的主要活動空間,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陣地,在學生們的學校生活當中,總是存在著一些生活學習中的問題,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們一起去調查和探究,從而啟發學生們應用學到的知識去進行分析思考和解決。例如,對于學生們之間的攀比現象,老師可以引導同學們做一定的調查和分析總結,讓同學們做一些關于樸素和節儉的宣傳與活動,幫助學生們從小自覺形成艱苦樸素、勤勞節儉的生活作風。通過活動不僅使孩子們形成健康的思想理念,更會更加良好的生活習慣,受到家長的好評與支持。在學校這個環境中,學校里發生的各種事情和現象都可以作為我們的活動素材,通過教師與學生們的探究與挖掘,為綜合實踐活動奠定基礎。
2.校外的家庭生活
學校學習之外,家庭更是學生們生長生活的最重要場所。在家庭生活當中,父母對于孩子的愛是無私而豐厚的,可是這些被家長寵愛的孩子們卻有著不同的表現。好多孩子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不關心理解父母的辛苦,不懂得怎樣去愛父母、去回饋父母,去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們針對這一現狀,對孩子們的家庭生活進行了解、歸納,對孩子們的行為進行掌握,再教導講解應感恩父母、孝敬長輩之后,和同學們一起展開了“做愛父母的好孩子”活動。通過活動,使同學們懂得了孝敬父母、理解家人,懂得了為人子的責任和義務,懂得了如何感恩家人的付出、如何尊重家人的勞動,懂得了怎樣去愛父母、去回報他們深厚的養育之恩和諄諄的教導深意。
3.社會的生活體驗
人都是不離脫離社會,所以社會當中的生活體驗對于每一個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對小學生們當然也不例外。所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影響著學生們的生活,還影響著他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所以,教師就要善于從社會生活中去開掘有意義的選題以供學生們的實踐活動開展。例如,針對當下嚴重的霧霾現象,教師可引導學生們探究其形成、原因和治理、預防的一系列環保知識,促使孩子們強化環保意識,增加健康生活的觀念。
三、綜合實踐活動中課程選題的原則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當中,不僅要使學生們感興趣、立足學生們的學習與生活,還要具有科學的指導性和可行性,以現有資源為基礎,體現出德育教育的方向并積極的與相關學科進行結合。以學生為主,以學生需求為本,利用具體的課題開展方法如選題推薦法、問卷調查法、行動反思法、成果衍生法、條件商榷法、新聞討論法等形式進行具體的實施。從而使同學們饒有興趣的進行活動,強化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自主參與、體驗提升的特征與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育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選題的方法[J].寧夏教育,2006,(11).
[2]戴麗麗.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選題渠道探究——學科課程的延伸[J].現代教育科學,2014,(10).
[3]楊超,楊紅梅.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選題指導初探[J].教育管理,2013,(18).
[4]郭文鳳,張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的四種指導方式——以研究課題《火腿腸中蛋白質含量的測定》為例[J].綜合實踐活動研究,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