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顯田
多媒體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增大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容量,還增強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基于此,就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淺談幾點看法。
語文教學多媒體運用古語有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認為,處于成長時期的學生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做教師的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他們的愛美情趣,陶冶他們的道德情操,就成為我們教育教學活動中所不可欠缺的內容。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也認識到;應該把語文視為美學載體,其中既有文學形態的精美顯示,也有教學形態的審美表現。可以說,語文幾乎可以傳達世界上美學家們致力研究的一切美。因此,應從審美角度來整合語文教學的工具性、人文性,并聽出語文審美教學的命題,就是在審美情感的參與下,充分挖掘語文教材的審美因素,把課程的理性內容與感性形式、抽象概念與鮮活形象有機統一起來,把深奧的知識傳授與動情的美感體驗結合起來,在努力提高學生語文專業技能的基礎上,發展學生感知美、欣賞美、創造美得能力、構建完善的語文審美心理結構。
在語文教材中,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蘊藏著豐富的美育的內容。在傳統的教學手段中,我們受制于實踐和空間的局限,受制于自身能力的局限,無法將“美”盡情地展現給學生。而今天,電教多媒體教學給了我們更廣闊的舞臺。多媒體課件可以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呆板為生動,圖、文、音并茂,且交互呈現,信息量大、形象生動,可以對人的視覺、聽覺產生全方位的刺激,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加快美得信息速度,加大美得信息容量,激發學生主動去參與審美活動,受到美得熏陶,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誠然,語文教材的自然美、社會美、道德美、人生美都蘊藏于課文之中。那么,如何運用電教多媒體課件挖掘、感悟、再造這些美?下面請讓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認識。
一、在語文課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以此來展現語文教材的圖像美
在我們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圖像是學生感知美得主要途徑,因為它直接刺激人的眼睛,把精美的信號傳入大腦,從而達到審美愉悅的效果,所以我們在制作課件時,我們應利用計算機處理多媒體的強大功能,將語言文學所描述的內容變成直觀形象的畫面,以造成特殊情境,將學生的感情流向引入渠道,以引起強烈的審美共振,從而進一步,更深一層來體驗文章的美。
比如,制作《荷花》的課件時,插入關于荷花“動”與“靜”的兩種圖片,讓學生感受荷花的動態美。再比如《頤和園》一課,介紹的是我國古代的皇家園林,課文對頤和園作了介紹,但文字的介紹再形象生動,都只是抽象的文字。我們可以選取一些圖片,再配以動聽的古箏音樂,讓學生邊聽音樂邊看畫面,這樣能使學生有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自然風光的美好,收到強烈的震撼。它能帶個學生視覺上的極大享受,從而充分體會我國古代藝術的高超,還能更好地體會課文是如何進行說明的。
直觀形象生動的圖像美不僅使學生感受到了美,又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直接的觀察對比,大大有利于思維能力的發展,為加深理解而創造有利條件。
二、在語文課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以此來展現文教材的聲音美
在傳統意義上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范讀來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這種方法不但難以調動學生的情感,而且受教師自身能力的局限,教育教學實踐中收到的效果總是不理想。而在電教多媒體教學中,我們利用搜集來的那些名家規范的、動情的課文朗讀朗讀,在配上適宜的背景音樂,所造就的動聽悅耳的音響效果加上優美的圖像,能使課文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充分調動學生全身的視覺、聽覺神經。不僅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語言的品味,還能加深對作者情感的體會,并可以增強語感、激發感情,領悟意境,從而能獲得美的愉悅和享受。
三、在語文課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以此來展現文教材的意境美
我們的教科書上的許多作品,之所以傳誦不衰,常讀常新,就是因為作家在其中飽含著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心血和生命。時過境遷,如今的學生已很難理解作者的那種感情,我們教師的責任就是在作者與學生中架起一道橋梁,溝通作者與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碰撞、交融。傳統的教學手段不僅靠老師一張嘴一支粉筆很難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而在多媒體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美設置適當的意境,讓學生展開想象去感悟文學的美、人性的美、生活的美,對美做出評價,從而提高審美情趣,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四、在語文課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以此來展現文教材的字體美
眾所周知,漢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文字。中國的書法藝術更是一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瑰寶。如果我們在進行語文課教學的同時,能給學生展示出更多的優美字體,那么無論是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還是培養他們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它的意義都是不言而喻的。
在多媒體課件中,我們應注意選用正楷、宋體、行書這類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體,以規范學生的寫字。但在某些環境中,穿插其他不同字體,也會帶來微妙的效果。例如,文言文教學中,選用隸書,顯得古樸敦厚;在現代小詩中,選用舒體,顯得小巧玲瓏;在展示有激情活動的文段時,選用行書,甚至草書,顯得行云流水、活潑自然或激昂亢奮,使學生很快進入一種審美狀態之中。
總之,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讓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學會審美,提高學生的興趣,就讓我們做一個美的傳播者吧。
參考文獻:
[1]王飛.運用多媒體開展語文教學的反思[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5).
[2]趙根定.語文教學中多媒體課件使用的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