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
在當前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和教育新形勢的發展,合理而科學地應用分層教學方法。從分層教學方法在實踐應用中應遵循的原則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方面進行了探究。
分層教學高中物理應用分層教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類似于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方法,主要是依據學生的智能差異,為不同智力和學習水平的學生創設不同層次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方式,以此促進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的實現。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由于物理課程本身具有較大的難度性,而學生學習的努力程度差異較大,因此在智能方面還是存在較大差異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分層教學方法,為不同層次上的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為其創造相應的物理學習環境,從而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原本的水平上取得進步,最終促使高中物理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分層教學的實踐應用原則
教師在采用分層教學方法之前,應該明確分層教學實質上是一項具體而又細致的實踐任務。若想利用分層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中取得一定成效,必須首先熟悉和掌握分層教學的理論知識,把握分層教學的關鍵,確保在實踐分層教學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而為了更好地保障分層教學能夠順利實施,教師還應該認識分層教學的實踐應用原則。
1.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原則
任何課程的課堂教學都必須包含兩個主要方面,一方面,是教師的教學;另一方面,是學生的學習。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總是將教師的教學擺在課堂教學的首要位置,整個教學過程只關注教學的質量,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知道這種教學觀念和模式已經不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分層教學方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該轉換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地位,教師應認識到教師的教學只是幫助學生的一種手段和途徑,而學生的學習才是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方法的應用,都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加以考慮,以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受到良好教學。
2.遵循師生平等的教學原則
傳統教學模式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是師道尊嚴的思想,在實際教學中存在學生怕老師的現象,這種不平等的師生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打破這種不平等思想的束縛,教師在采用分層教學方法時,應該做到師生平等,并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分層教學的出發點就是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為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全面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個性特征,熟悉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適于其學習和成長的課堂環境。
3.堅持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
隨著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素質教育成為新的教學目標,素質教育要求學校在任何課程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注重學生知識和技能發展的同時,也應幫助學生發揮各方面的潛能,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全面了解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潛能,不斷鼓勵學生、引導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素質得到發展。
二、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施
1.對學生的科學分層
對學生分層作為分層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條件。教師在教學中要想對學生進行正確和科學分層,必須首先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了解途徑包括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向班主任和其他學生了解該學生的情況、與學生進行良好交流、組織活動等,了解的內容應該涉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習物理的看法、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學生可能存在的潛在能力等。教師在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信息和特點之后,可以將對學生的了解進行分類總結,從中找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共性和差異,以此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比較,這樣便可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層。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科學分層一般是根據學生的特點差異,分為A、B、C三層。其中A層學生可以被歸納為“學困生”,這一類學生具有的明顯特點是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沒有興趣,甚至對學習物理徹底失去了信心;B層學生是“中間層”,這一類學生占據班級的大部分,他們的物理學習水平、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處于中等水平,對于教師安排的任務能夠按時完成,課堂上也能夠認真聽課,但是在遇到困難時容易放棄和退縮,對自己的學習要求也較低;C層學生則是班級的優等生,這類學生可以說是成績優異,能力突出,對學習的興趣也較濃厚。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主要目的是為了追求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互助學習,相互間取長補短。
2.對課堂教學的分層
在高中物理分層教學中,要想確保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分層是十分關鍵的,與此同時,對課堂教學的合理分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層次學生的發展能否實現。這就需要教師在采用分層教學方法之前制定全面計劃。
(1)課堂分層教學第一步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應通過創設各種教學方法和營造課堂活躍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形象而直觀的物理教學工具演示教學內容;進行生動而典型的物理實驗引發學生的熱情;講述物理學家的有趣故事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課堂分層教學第二步應面向全體進行分層提問。在同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吸引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發展,必須在新課講授階段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分層提問。首先,教師應該設置最簡單的問題,讓全體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教學內容和知識。其次,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設置有層次性的問題,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提問。
(3)課堂分層教學第三步應進行分層練習。課堂練習作為檢驗課堂教學和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更是學生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重要過程以及教師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最好階段。因此,在課堂分層教學中還應該進行分層練習,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不同難度的習題,以此激發學生做題的信心。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選擇相對中性難度的習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自己能力范圍內的知識,也能夠參與到其他層次的題目的討論中,由此在潛移默化中縮小不同層次學生的差距。
三、結束語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方法,在教學之前,教師應了解和認識到分層教學方法應用的原則,應在實際應用和實施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在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林,楊瑩.淺析分層次教學方法[J].科技信息,2008,(20).
[2]林正富.分層教學異步達標——學科班內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J].教育科研論壇,2008,(06).
[3]裴希山.分層次教學現狀調查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