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剛
摘 要:石油作為我國重要的戰略能源,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對石油能源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有效的推動了我國油田勘探開發的速度,這也導致當前我國油井含水量越來越高。因此為了能夠確保油田產量的穩定性,則需要不斷提高油田注水技術的水平,使油田的注水工作得以保證,特別是對于一些低滲透油田,更需要做好注水工作,這樣才能實現油田穩產的目標。文中對低滲透油田的特征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對低滲透油田注水開發技術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低滲透 油田 注水工藝 技術
中圖分類號:TE35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6(b)-0000-00
前言:目前隨著石油的不斷開采,我國低滲透油田數量不斷增加,這種油田不僅油層儲層滲透率較小、豐度少,而且單井產能較低。我國低滲透性油田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油氣多,油氣藏種類多,面積分布大,陸相油氣兼有和海相含氣、上氣下油等,所以在我國油氣開發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時各油田也加強了開發低滲透油田的力度,提高采收率,從而保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確保我國的油田能夠更加健康、持續的進行發展。
1低滲透油田的特征
1.1 物理特征
1.1.1 孔隙結構
低滲透油田其孔隙度的變化范圍較大,但通常都會處于5%~30%這個范圍內,所以針對孔隙度的不同通常會將低滲透油田分為低孔低滲油田和高孔低滲油田兩種。這其中低孔低滲透油田具有極低的孔隙度,油田儲層中組成成分多以微溶孔為主。而高孔低滲油田由于其孔隙度多為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之間,埋層深度較淺,其巖石也主要以極細砂巖、白空土及粉砂巖為主。
1.1.2 非均質性
低滲透油田非均質性非常明顯,而且其所蘊含的石油在縱橫方向上的特理性質也具有較相異性,巖性和產層厚度缺乏穩定性,有時在極短距離內巖性和巖相都極有可能會出現變化,這給井間對比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1.2 地質-動態特征
1.2.1 油田滲透能力較低。對于低滲透油田,由于其油層厚度較小,井點平均空氣滲透率較低,有效孔隙度平均值也均處于15%左右,油層物理性能較差,這就導致油田自然產能達不到標準,所以需要對低滲透油田進行壓裂改造,然后才能確保其產油量。
1.2.2 低滲透油田的油層多呈現裂縫發育,這樣就導致注水開發過程中水會沿定向裂縫快速的推進,從而導致注水過程中含水上升較快,注水效果較差,從而產量遞減速度較快,產量處于較低水平。
1.2.3 低滲透油田在斷層、巖性和構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會形成復合型的油田,油水分布在縱向和平面上都較為復雜,油井中油水同現的現象較為常見,這就給油田開發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2低滲透油田注水開發技術
2.1 注水與采油同時執行,提高采收率
低滲透油田一般都具有天然能量小、導壓性能差等缺點,因此需要注水和采油工作的同時執行,從而降低滲透率,減少損失程度,確保地層壓力在同一個水平。以一區塊的采油井為例,采用同步注水或者超前注水,油井在投產半年后的產量減少率為28.9%~31.4%,實際采油強度為0.65~0.49t/(d.m)。滯后注水半年后,油井的產量減少率為43.5%~51.5%,實際采油強度為0.4~0.32t/(d.m)。
2.2 初期實行高注采比注水,強化油井生產力和地層壓力
以某油田試驗區北塊為例,從2011起采取長達24個月的注水措施,平均每個月的注采比上升至0.16,直至2013年底,地層壓力恢復常規水平,單井產量由原來的2.5t/d提升至4.2t/d。由此可知,低滲透油田通過采用注水開發技術,使得油井生產力得到明顯增加。
2.3 初期實行分層注水法,減少含水升高率,增強油田儲量動用力
低滲透油田的油層間滲透性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這樣就使吸水剖面的各層之間存在矛盾,所以在開發低滲透油田的初期,需要采取分層注水法,這樣可以有效的實現對含水率進行控制,有利于油田儲量動用能力的增強。利用分層注水法來進行低滲透油田初期的開發具有較多的優點。
(1)注水井套管如果出現損壞,那么就需要采用卡距少、體積小、承壓強的封隔器,從而使密封率得到提高。
(2)采取同步分層注水法。開采新投注井時,需要及時做好注采調轉井的分層,從而減少低層間產生矛盾。與此同時還需要考慮新投注井初期的注水強度和砂巖的吸水性,從而才能根據砂體的連通狀況和發育規模有效的進行分層,最終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3)以老分層井層間的矛盾為依據,增強細分層的注水力度,使差油層能夠充分的發揮其實際效用。如果油井已經完成了分層,則需要根據附近的動態特征,對厚度大、層段少、層段吸水差異顯著的油井進行細分注水,從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2.4 調整井網密度,減少注采井間距增大
低滲透油田的開發效果和井網水驅的控制力度密切相關。油田若使用同步注水的方法,那么井網水驅控制水平一定可以得到提高,從而保證了油層的能量。如果全面的掌握且了解了砂體的分布面積,那么井網水驅控制水平的高低則由注采井數量比和注采井間距決定,適當的減少注采井間距或者增加注采井數量比可以使井網水驅的實際控制力度得到顯著的提高。
2.5 注水
注水時,水順著油田裂縫推井,油田內的油向兩側進行移動,從而使油藏的裂縫水平得到提升。某油田區塊呈現裂縫發育的狀態,裂縫向東西方向散步,采用反九點井網開發技術,使裂縫和井排方向間的夾角不超過11.5°。注水完成后,水沿著油井內的裂縫快速的進行推薦,嚴重增加了開發平面內的矛盾,同時使低滲透油田的實際采收率也受到嚴重影響。另外,若水驅油藏內含有不同程度的裂縫,一般會安裝注采井點在裂縫系統上,從而保證注入水是沿著裂縫向生產井蔓延的,導致油井出現過早見水或者暴性水淹的情況。所以在注水過程中,需要將注水井合理在裂縫系統上進行安設,驅油工作往裂縫兩側進行,這樣才能夠順利的完成注水工作,同時有效的延長水線,提高注入水系數和注入水波,對油田注水開發效益的實現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3 結語
在低滲透油田開采過程中,利用注水開發技術有利于油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對油田的地質動態特點進行充分掌握,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出注水開發技術的實際效用,確保油田采收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敏國.內外低滲透油田開發技術現狀[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01).
[2] 高建,呂靜,王家祿,等.低滲透油藏注水開發存在問題分析[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9,(12).
[3] 徐建.郭明,變頻調速裝置在油田注水站中的應用[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