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超
【內容摘要】教師教學工作是一個嚴謹的過程,不管是對自己的教學還是對學生的學習,教師都需要付出一定的經歷來去安排和完善。對于高中英語的教學來說,語言涉及的內容廣,更需要教師耐心地去教導和指引,教師反饋的形式是一種對自己進行工作總結和對學生學習進行指點的有效途徑,促進著教學活動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師反饋 學生注意 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因此,這兩個方面應該形成良好的聯系,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要向學生有所反饋,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要向教師有所反思。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教師的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才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高中英語教學同樣如此,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對自己的反饋工作應該更加盡心盡力,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才會引起大家共同對學習的關注。
一、教師反饋形式的不同影響
進行反饋工作的形式有著多樣性特點,可以是口頭上,也可以是書面形式。不同的形式對學生也有著不同的影響,所以教師進行教學反饋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把反饋工作的價值發揮到極致。針對口頭工作而言,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和自己一同討論教學問題。比如在學習牛津版高中英語高一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Amazing People”時,教師就可以根據課堂的教學情況來進行對班級干部的反饋。在反饋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這個單元單詞教學、語法教學、閱讀理解講解、教學形式等各種問題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讓班干部點評自己在這些方面有哪些優點和不足。比如學生會提到關于“amazing people”這個主題應該涉及到更多的人物舉例、人物探究等環節的內容,這作為一種反饋的點撥就會直接對教師的教學設置起著促進作用。
而對于書面形式的反饋形式,教師可以采取對個別學生的作業練習冊寫上自己對教學過程的看法,要求這些學生對自己的文字進行回復,寫上學生自己的意見。這樣的方式增加了反饋的真誠度,學生在回復時也會思考更加仔細。例如對牛津版高中英語高一下中的課文“Language”這篇課文教學的反饋,教師可以向學生詢問有沒有更加合適的方法來讓學生們對“Language”這個課題更加感興趣。學生就可以根據這種問題寫下自己的建議,比如教師可以現場教同學們各個國家的語言表達,引入教學主題……對于這種形式的反饋工作,教師收獲到更多來自學生本身的恰當的教學意見,并且也引起了學生對教學的關注,從而對自己的學習也更加上進,促進教學的不斷發展。
二、積極反饋與消極反饋
積極反饋和消極反饋是兩種反饋類別,教師可以根據這兩種類別來向學生進行反饋。在反饋中,教師的工作與學生的學習可以融為一體,因為這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兩個分支,不管是對于學生還是對于教師,反饋工作都對教學的發展起著積極影響作用。對于積極反饋來說,其指的是對教學過程或者學習過程中的合理恰當、積極向上工作的反饋,這作為一種鼓勵形式,會對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起著激勵作用。例如牛津版高中英語高三上中的課文“The meaning of colour”,積極反饋的內容就可以根據這篇課文的學習來進行。教師可以在學習完后的總結課中說明:“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呢,我們同學是有著相當高的熱情,對待課堂任務也非常的積極,包括課堂討論、創新聯系等環節做的都非常到位。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有一些同學朗讀課文時發音更標準了、對the meaning of colour這個主題進行討論時不愛說話的同學也鼓起勇氣說出了關于很多顏色意義的內容……還有很多改善我都親自看在眼里,所以希望你們能夠繼續發揚自己的學習態度,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這種反饋就能夠把班級的氣氛調動起來,使得學生們在一種贊揚的樂觀心態下去更加努力學習。
對于消極反饋來說,其指的是對學習過程中不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結果給予一定的提醒,讓學生能夠從中反思自己的行為。在這個問題上,教師可以單獨找到學生進行學習反饋,以“一對一”形式的反饋來與學生進行溝通。這樣就能夠保證學生的自尊不受到傷害,并且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能夠自己進行反思和更正,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做出改善。這便是消極反饋帶來的好處。
三、對學生進行全面性的反饋
教師教學和學習學習都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激勵的過程,每個學生的發展對于教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不能忽略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這要求教師的反饋工作要全面進行,針對每一個學生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反饋,而不是對優秀的學生照顧有佳而對成績較差的學生卻區別對待。在牛津版高中英語高二上“Laughter is good for you”這篇課文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反饋。有些優秀的學生可能對課文朗讀、單詞掌握、語法應用等都學習得非常牢固,所以對自己的學習有所放松,表現在課堂上的態度則是漫不經心,教師就可以很對這個情況對學生進行提醒:認真對待學習的每一個環節才能獲取成功。而有一部分學生可能基礎比較薄弱,盡管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課下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卻還是在測驗中不能取得理想的結果,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分析測驗結果,找到出錯點,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方法提出相關的建議。所以一個集體里總會有著不同情況的學生,教師只有全面地去了解和反饋,才能夠對教學負責,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整理,學生也才會去反思學習,整個教學才能夠健康有序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曹佳. 英語課堂教師反饋用語的順應性研究[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
[2] 彭敏. 英語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反饋研究[J].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1).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