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紅玲
【內容摘要】歷史教學需要豐富的教學資源信息進行補充支撐,廣大教師一定要著眼于教學實際需要,發揮網絡、生活、情感與活動資源的作用,進一步豐富歷史教學內容,營造良好情境,促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資源 開發利用
歷史教學離不開豐富的信息,教師如果局限于教材的信息量,顯然無法完全滿足教學的實際需求,將會直接影響歷史課堂的生動性、有效性。有經驗的歷史教師都注重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為歷史教學賦予更多的張力活力。
一、初中歷史教學要發揮網絡資源的作用
網絡是當今社會最為迅捷高速的信息搜集手段。借助于電腦網絡,教師可以下載各個方面的教學信息,無論是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還是相關的歷史背景,網絡讓歷史教學插上了翅膀,為歷史課堂提供了生動豐富的信息源。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發揮網絡的作用,借助于網絡集聚更多的教學資源。例如在《貞觀之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貞觀之治”前后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數據對比,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貞觀之治”帶來的巨大變化。再比如《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既可以通過網絡搜集這一時代的世界形勢、中國國內形勢,也可以搜集影視資料中的一些片段場景,特別是“火燒圓明園”這樣留在中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場景,通過網絡資料的搜集為歷史課堂教學增加豐富的信息容量。這樣的信息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圖像影音資料,在教學中將網絡作用發揮出來,可以有效輔助歷史教學工作開展。
二、初中歷史教學要發揮生活資源的作用
歷史是生活的積淀,若干個生活的節點構成了歷史的發展長軸。許多歷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或是在他們的生活中能夠找到相關的影子。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避免空洞說教,要竭力尋找生活中的著力點,將生活資源的作用發揮出來。例如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教學中,學生沒有經歷這一時代,對文革產生的背景、造成的危害缺乏直觀了解,但是學生的爺爺奶奶這一輩人卻是十年文革的經歷者,甚至是受害者,從他們的生活經歷中可以提取出許多文革十年的點滴碎片,讓學生提高對這一場浩劫的直觀感知印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向自己爺爺奶奶、外婆外公了解他們所經歷的文革,從文革期間的生活條件、社會形勢,乃至國家發展等各個方面尋找這一場浩劫留下的印記,也能親身收獲許多有關文革的鮮活訊息。結合接下來的教材分析,師生對這一場十年浩劫的了解將會更加全面,分析更加透徹,較好地實現了學習目標。生活資源的利用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再比如《改革開放》這一課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與教學相關的資源,重點引導學生從自己家庭著手,回顧五年前、十年前與現在的條件發生的變化,從家庭居住條件、家用電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以及日常的飲食結構等諸多方面了解生活所發生的變化,從這樣的顯著變化中直觀感受到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家庭生活條件在快速提高,對改革開放的成果具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從家庭生活這一微觀角度前后對比變化,側面驗證改革開放的成果,這樣的生活資源有力提升了教學成效。對學生而言,生活資源具有加深理解作用,起到了促進鞏固與提升教學成效的目的。
三、初中歷史教學要發揮情感資源的作用
對學生強化思想教育、情感滲透,是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一項重要的職能。廣大教師要善于從歷史教材中發掘情感資源,與學生思想成長結合起來,與弘揚主旋律、倡導正能量結合起來,更好地體現歷史學科情感性教育目標的實現。比如在《難忘九·一八》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極具震撼力的視頻畫面及數據資料,讓學生直觀了解侵華戰爭對中國人民造成的災難,對日本帝國主義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學生在這樣的演示之后無不群情激昂,教師還可以從這一課聯系到當前中日兩國東海紛爭、釣魚島紛爭等時事政治內容上,進一步激發學生為維護祖國領土主權完整而甘愿奉獻自身力量的愛國激情,引導學生明白中華民族的強大是廣大中華兒女矢志不渝、卓越奉獻的結果,將來建設祖國、壯大民族的責任當之無愧落在青少年的身上,讓愛國主義成為他們心中滌蕩的主旋律,讓強烈的責任感成為推動學生認真學習的強大動力。再比如《鋼鐵長城》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尋找展示現代人民解放軍戰斗力顯著提升的精彩場景,如新式武器裝備、解放軍戰士生龍活虎訓練等影音資料,增強學生為祖國強大、軍隊強大的自豪感。
四、初中歷史教學要發揮活動資源的作用
歷史教學既要重視課堂也要重視課外,既要強化師生互動探究,也要發揮活動促進功能。筆者在教學中結合教材開展了一系列課外活動,將這一資源的功能體現出來。例如在《海峽兩岸的交往》教學中,筆者組織學生在課后自主搜集資料,研究海峽兩岸近十年來在經濟文化交流方面的巨大成果,并對本地區臺資企業發展等方面進行專題研究,以鮮活的案例、詳實的數據、實實在在的內容,驗證海峽兩岸人民一衣帶水的同胞之情,驗證了海峽兩岸經濟文化政治交流的不斷深入、祖國統一大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有效增強了學生實際感知成效,鞏固了教學成果。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教學需要豐富的資源作為基礎與支撐,廣大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深入發掘、廣辟途徑,為歷史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強勁支撐。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臨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