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靜
【內容摘要】合唱藝術的和諧統一之美,顯示了它凈化心靈、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的藝術功能和社會功能,合唱對培養學生德、智、美等綜合素質方面有著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合唱 提高 素質 作用
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培訓,更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音樂課作為中小學一門基礎學科,是全面實行素質教育的內容和手段之一。通過音樂教育,可以開發學生的多種智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新精神,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促使學生身心健康并生動活潑地發展。合唱教育作為音樂的一種藝術形式,以其特有的協調、和諧、統一。產生的效果和藝術表現力,對培養學生德、智、美等綜合素質方面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用。
一、合唱與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
愛國主義是一種普通的、崇高的思想感情,是校園里的一個永恒主題。它是學習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每一個人都應具備的思想品德。合唱是一種群體歌唱的情感藝術,以人的聲音為表現手段。古往今來,群體性的合唱活動,總是一種順應自然的生活現象。從近現代我國合唱藝術的發展過程來看,表現愛國主義的合唱歌曲始終貫穿其中。從20世紀初興時的學堂樂歌,到20年代的工農歌詠運動,到30年代波瀾壯闊的抗日救亡運動中所產生的表現愛國主義的合唱歌曲。如:《游擊隊歌》、《黃河大合唱》等都是人民大眾的共同心聲,是保衛祖國的戰斗號角,它激勵了幾代人為民族獨立和自由而浴血奮戰。
二、合唱的藝術體驗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合唱藝術是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藝術。合唱隊員在演唱過程中,不僅是表演者也是欣賞者。只有當全身心投入到合唱之中,才能從中領略到合聲的魅力,得到藝術的陶冶和情感的升華。所以為了編織純美的人聲音響世界,合唱隊員必須體會合唱作品的意境,并發揮自己的藝術想象力、創造出感人的人聲藝術。在藝術的二度創造過程中,能夠激發和強化學生的創作沖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直覺和想象力。
三、合唱有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
醫學界和心理學家們經過研究證明音樂能夠開發大腦、啟迪智慧。然而作為音樂的高級藝術形式一一合唱,通過合唱藝術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們的形象思維,促進右腦的發展。因為合唱是以人聲為樂器,它通過音符來塑造音樂形象,這一點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同時由于合唱作品的多樣性以及其豐富的和聲效果,能充分引發學生的思維與想象,解放了學生固有的思維模式,促進和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另外,一首好的合唱作品,不僅能夠學到豐富的音樂知識,還能夠從中學到很多的常識。甚至可以讓我們更能夠清楚地了解歷史文化。
在學習合唱的過程中,需要腦、眼、口、耳的共同合作,作為一名優秀的合唱團員,我們需要做到多方面的統一和較高的準確性。音準,節奏,情感的表達等。由于合唱的嚴格要求,所以合唱藝術又能夠起到培養學生理解力、記憶力和聽覺的作用。
四、合唱有助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樹立集體主義觀念
合唱是一門集體的藝術,在完成一部理想的合唱曲目時,需要大家心心相印,彼此牽動著對方的心,服從于指揮、服從于集體。所以首先要使大家樹立起集體觀念的重要性,不能有隨意性。另外,合唱需要做到多方面的統一,在排練過程中需要大家高度集中精神。一般的合唱作品都有四個聲部,這就要求各聲部的團員在熟悉自己的旋律的同時,還要清楚的記憶其他聲部的旋律,學會聆聽并與之合作。學生在這樣的一個氛圍里學習,合作意識會不斷的加強,控制能力得以提高,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對工作學習的嚴謹態度,樹立起集體的觀念,促進良好的品德行為形成。
五、合唱的整齊、均衡能磨練學生的自控力和增強集體意識
合唱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具有人人可參與的優越性,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集體活動。它是集體的藝術,要詮釋作品,就需要每一個隊員之間、各聲部之間達到一種有機而協調的配合,來共同完成藝術的創造。
綜上所述,合唱活動有益于身心健康。通過合唱訓練能夠使人獲得精神上的享受,消除內心的苦悶和身體上的疲勞,為我們帶來快樂。通過合唱的發生訓練,氣息訓練還能夠調節我們的身體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全身得到放松,使內心壓抑的情感得到宣泄,有效緩解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和焦慮,既有利于增強體質,又有利于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因此在學校大力開展合唱活動不僅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也是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黃萍麗.論合唱藝術在素質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音樂時空,2013(4):54-55.
[2]袁玉曉.淺析合唱藝術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與作用[J].大舞臺,2010(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