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學
摘要:小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有限,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根據這一特點,制定出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展開探究,以期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主體 ? 激勵 ? 興趣 ? 創造性
一、不要忽略學生是主體
小學生年紀小,對書本上知識的掌握都有一個過程。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多下功夫,充分設計好自己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接受知識時,很自然地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學為主,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組織者、引路人。例如,在學習閉合路線植樹問題時,我把學生帶到了操場,操場是橢圓形的,圍繞操場正好有一圈樹,我讓學生分成小組,先數出樹的棵數,再數出樹的間隔數,看一看之間有什么關系?;氐浇淌?,同學們都得出結論,棵數等于間隔數。接著,我打開多媒體,把例題展示給學生,學生邊討論邊做,很快就熟練掌握了這種題型。整個過程我沒說幾句話,全是學生在做、在看、在想,收到的效果比一言堂要好得多。然后,開始做練習時,我把練習中學生出現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最后的課堂總結至關重要,因為在做課堂總結的時候,學生能及時檢查到本節課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很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讓學生自愿到講臺前總結這一節課的知識重點,然后讓其他學生進行補充,最后再做全面總結。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更牢固地記住當堂數學課的知識,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提高自信心,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二、鼓勵學生,發展個性思維
春秋晚期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對學生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當初,學生冉求膽小,遇事退縮??鬃佑嗅槍π缘亟逃彩乱ゾo,馬上去做;學生仲由敢作敢為,但不夠穩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囑他凡事要請教父兄后再做。古代的教育家尚且如此,我們現代的教育教學更應如此。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多了解、多觀察、多談心,發現他們的與眾不同,鼓勵他們標新立異,并適時給予支持、引導、肯定和表揚,使他們內在的潛力得到挖掘和激發,情感得到交融。因為學生年齡尚小,他們稚嫩的心靈不可能把數學問題看得那么透徹,問題和錯誤在所難免,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可能會使我們瞠目結舌。這是他們個性的的展示,我們要積極配合,巧妙引導,讓他們自然而然地去接受和理解正確的方法和答案,不要輕易地將他們的回答進行否定。否則,在以后的數學課堂上,這樣的學生不敢放松,縮手縮腳,不敢發言,不敢說出自己想法,慢慢地,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成績越來越差。我在教學中就遇到過這樣一個學生,一開始上數學課,我并不太注意他,但第一考試成績下來后,我發現他的成績比較差,就開始注意他,我發現在小組討論時他不怎么說話,聽得多,說得少,師生互動時其他學生都是你一言我一語,而他一言不發。于是,我利用課余時間,找他談心,了解情況。原來,這個學生思維活躍,思路開闊,在數學課上,對于同一個問題,他的思路往往與眾不同,做法與教師多有不同之處。而他的前任數學教師一貫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要求學生按他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和解答問題。有時,這個學生提出的不同的解法,得到的卻是教師的不滿與批評。即使在做課下練習時,他的做法與教師的有出入,且方法簡單,容易理解,也沒有得到教師的認可。結果,這個學生慢慢也只能按教師的思路和方法去理解和思考,這才造就了今天的局面。了解情況后,我就采取不同的方法,課上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他獨到的見解給予鼓勵和贊賞,課下,對于課后練習,要求學生一題多解,找最簡單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不僅這個學生的數學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他的帶動下,全班的數學成績都有了大幅度的進步。
三、嚴師不一定出高徒
人們常說“嚴師出高徒”,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對學生嚴肅的教師卻并不受學生歡迎。因為過分嚴肅會使學生感到害怕,影響學生的成長。作為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特有的特點,選用既能讓學生接受又頗具特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來做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可以根據教材或課堂的需要,補充一些使學生開動腦筋的內容,讓學生感到疑惑,充滿好奇,帶著疑問積極尋求答案。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大大促進學生的交流和互助。
四、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多表揚,少批評
剛剛會說話的孩子最喜歡聽的就是:好孩子、乖。因為大人贊許,所以他們快樂。同樣,學生也希望得到教師的贊同和認可。鑒于此,教師應該抓住他們這個心理,少批評,多表揚,不讓他們陷入自卑、失落的之中。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找一些激勵的小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去學習數學。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壓力和心理負擔,他會認為教師很重視他,有了自信,便不再把學習當成負擔,成績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總之,教師要潛心研究教學方法,盡量貼近學生,了解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鼓勵學生運用創新的思維去探索,讓學生愛上數學,真正提高數學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