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雙
摘要:人們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要想上好一節語文課,課前的教學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備好課是能否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本文從做好語文課課前準備的意義、語文課課前準備中的誤區和如何提高語文課課前準備的有效性三個方面來闡述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以期各位同仁能共同交流和提高,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 ? ?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工作是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必要環節,從廣義上來說,課前準備指的是教師為了完成一堂課的教學任務而做的所有的準備工作,如比分析教材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課堂教學流程和教案、制作上課時需要用到的教具或者多媒體課件等;從狹義上來說,課前準備指的是為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根據教材要求,教師和學生為課堂教學所作出的具體的準備工作,如硬件準備:多媒體設備、課堂學習相關教具;教師準備:熟悉教案和設計好的教學流程、做好上課的心理準備;學生準備:預習新課、準備好上課時所需的文具和相關用品。那么到底如何做才算是做好了課前的準備工作呢?本文將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
一、 做好語文課課前準備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是學生系統學習文化知識的主要渠道,所以,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研究目標就是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好課堂的40分鐘,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做好了課前準備工作,教師就會對課堂上要講解的語文知識了然于心,就會對教學目標的把握更到位,教學過程也會更加流暢自然,對教學用具的使用也會更恰到好處。所以,教師做好語文課的課前準備工作會使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更加緊湊和流暢,使教學時間安排更加科學合理。
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獲得并不是毫無基礎的,他們都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積累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只是這樣的準備學生并沒有意識到。教師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學生這種沒有意識的課前準備工作轉化為有意識的積極課前準備,這樣有意識的準備才能使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更加認真和關注,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任何一種學習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學生經過長期的強化與訓練,結合教學實踐逐漸形成。只有經過多次的反復和鞏固,學生才能養成一種日常習慣。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準備習慣,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明白自己應該怎么做、做什么。這樣堅持不懈地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學生就會逐漸形成一種自己的學習模式,把原來被動的由教師要求的課前準備轉化為自己主動的進行課前準備,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有利于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記得我國的特級教師魏書生曾經說過,他之所以能夠取得教學工作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在上課之前會做足教學準備的工作。很多成功的教師也都有這樣重要的一條教學方法,那就是認真做好課前準備。我們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就是這個道理。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會更加胸有成竹,會對每節課的整體節奏和重難點的把握更加到位。長期堅持下來,教師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也會提高自身的專業成長,使自己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二、 語文課前準備工作中的誤區
(一)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傳統
一些教師都覺得備課、寫好教案就是做好了課前的準備工作,除此之外沒有什么可以準備的了。事實上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想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當你要使用多媒體的時候再去開電腦,當你在需要學生做練習的時候再去發練習本或者作業本……這些事會浪費掉課上的多少寶貴的學習時間!所以,教師認為的備課就是做足了課前準備工作這種思想觀念是狹隘的,這樣的準備會讓語文課堂松散、混亂、毫無章法,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降低,浪費大量的課堂學習時間。
(二)課前準備工作缺乏目的性
有些教師學習和了解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理念,有時候也會做一些課前準備工作,但是這些準備工作通常都是“拿來主義”,看到別人怎么準備的,搬過來就用,絲毫不考慮自身的教學特色和自己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程度,這樣的準備根本起不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甚至會適得其反。所以,語文教師做課前準備工作時,首先要認真了解自己準備的資料內容,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來做出適當的取舍,重新組合制作,使其真正成為自己的東西,為己所用。
三、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前準備工作
(一)課前準備工作要早做
課前準備工作,顧名思義,就是要在語文課開始之前完成所有的準備工作,它要求的時間比較嚴格。所以,教師備課要早,準備教學資料要早,制作和準備教具要早,發放作業本練習本要早……總之,在上課鈴聲響起之前,語文課的一切準備工作都要完成,這樣才能確保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順利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這些工作如果在課前做不到位,就會影響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時間,導致課堂教學效果的不理想。
(二)課前準工作要做實
課前準備工作是要切切實實地為課堂教學服務的,它不是花架子,不是用來裝裝樣子應付檢查的。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和學生自身的認知和學習水平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要充分考慮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沒有必要為了追求潮流每次都要用多媒體。教師要清楚,多媒體是為教學服務的,如果它在一節課的教學中發揮不了作用,我們就可以不用。教師要把課前的準備工作做到實處,這樣才能實現它的實效性。
(三)課前準備工作要持久
做好一次課前準備工作并不難,只要我們認真細致,用心準備就可以,但是每節課都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就不容易了。教師要意識到這一點:只有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使我們自己得到更好的專業發展,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堅持到底的決心和信心,在教學實踐中踏踏實實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總之,課前準備工作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如何。教師只有在課前認真做好這些準備,才能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從容面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調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成為語文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從而真正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