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教學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對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地位的認識更加深刻,對教學模式也進行了創新和改革?!吧俳潭鄬W”教學模式就是在充分認識到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教師在學習活動中帶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將過去教師手中的教學主動權轉移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诖?,本文對“少教多學”教學模式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以期為相關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學 ? 少教多學 ? 教學模式
少教多學,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活動中相對地減少教師的教學活動,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其要求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慎重的選擇,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的時間和學習進度進行適當干預,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自主學習。毫不夸張地說,“少教多學”教學模式是在充分肯定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占據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不斷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一、小學教學中運用“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一下“少教多學”教學模式在小學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首先,過去一味依賴教師言傳身教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現代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長時間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言傳身教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小學生的思維模式正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要在這個初級階段注意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引導學生多思考,這樣才能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思維基礎。其次,現代教學活動比較重視學習過程的科學性,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教學活動過程要更加合理、科學,所以教師要恰當地參與到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思維進行學習,及時糾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偏激、耍小聰明等錯誤方法,積極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再次,過去“以成績論成敗”的教學思想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教育的發展,教師要糾正學生“學習是為了考試”的想法,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索時間,想方設法地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少教多學”教學模式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分析
(一)小學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維
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維,重新認識教學活動,明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占有的主體地位,自己只要扮演組織、引導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角色即可,讓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獨立自主探索知識的過程,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知識。
(二)教師要多激勵學生
小學生不論是在身體發育方面,還是在認知水平發展方面都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各個方面不是很成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挫折。作為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多加鼓勵,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相信自己,認為自己具有獨立開展學習活動的能力。另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進行有效培養,告訴學生遇到困難要積極應對,不應當退縮、放棄。
(三)教師要做足課前準備工作
在“少教多學”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在熟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深刻分析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按照難易程度對教學內容進行劃分,簡單易懂的內容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于比較難一些的內容,教師可以用情景式教學模式導入相關問題,幫助學生思考,積極引導學生的思維,并做出適當的輔助引導。
(四)教師要全面把握課堂教學過程
首先,教師要確定課堂教學的目標,讓這個目標成為全班學生的共同目標,并且這一目標必須包括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其次,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設計,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既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又要適時對學生進行指導,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既要與學生一起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又要控制課堂教學秩序。最后,教師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評價時間,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等方式總結成績,找出不足,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五)教師要注重課后作業的科學性
科學的課后作業是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布置的,主要原則是既能夠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又能夠激發學生的聯想。同時,課后作業還要與下一節課的內容有所關聯,這樣才能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徹底貫徹“少教多學”教學模式。
三、結語
“少教多學”教學模式能夠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與傳統的機械式教師傳授教學相比,能夠有效地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未來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維,多鼓勵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采取措施運用“少教多學”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小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文芳.“少教多學”教學模式實施的影響因素和控制方法[J].學園:教育科研,2013(4).
[2]洪柏.小學教學中“少教多學”教學策略探討[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3(14).
[3]秀英.小學教學中“少教多學”教學改革策略分析[J].才智,2014(8).
[4]麗萍.“少教多學”教學模式應用的意義及作用[J].職業,2013(14).
[5]少教多學”教學模式實施的影響因素和控制方法[J].學園:教育科研,2013(4).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規劃課題:“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課題。
作者簡介:
謝彩云(1980-),女,漢族,新疆昭蘇縣人,小教高級,小學教育,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