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寄宿制學校學生的生活全部是在學校度過的,他們的生活比較單一。因此,學校建起了“少年宮”,并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發展學生的特長,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
關鍵詞:鄉村少年宮 藝術 課余生活 思想品德
農村寄宿制學校是教育結構布局調整及規模辦學的新興產物。它的建立優化了農村教育資源配置,促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改善了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對擴大義務教育規模,保證學齡兒童入學并完成義務教育起到了積極作用。而寄宿制學校學生的生活全部是在學校度過的,他們離開了和父母生活的溫暖環境,沒有了父母的關愛,也缺少了和父母的溝通。教師如果不正確引導,不適當開展文娛體育活動,他們就會想家,不安心學習,甚至會出現各種心理疾病或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寄宿制學校為了改善學生單調的課余生活,讓他們安心學習,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場所,紛紛建立起了“鄉村少年宮”等活動場所。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自愿選擇參加“少年宮”的各項活動。這樣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興趣特長,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使他們愉快學習、快樂成長。
那么,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少年宮”活動的開展對學生的課余生活起到了哪些作用?
第一,“鄉村少年宮”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鄉村少年宮”是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它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教育資源和其他有用的資源,給學生播放愛國主義影片和其他愛國主義宣傳片,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愛心,懂得感恩,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少年宮”可以組織學生參加道德講堂聽課、學習、研討,到烈士陵園、敬老院、工廠等參觀調查,培養他們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少年宮”還可以開設圖書館、班級圖書角,加強墻文化建設,精心設計校園文化,可以圍繞“中國夢”為主題辦墻文化展,讓學生在書海中暢游,在全校開展“國學誦讀”活動,讓他們在書香環境中受到“國學經典”的熏陶。在“少年宮”里教師的角色是輔導員,這角色的轉變,有利于和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溝通,一些在原班級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在“少年宮”里通過活動的方式解決,拉近了師生關系,加深了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所以,“鄉村少年宮”對轉變后進生、教育后進生、提高后進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鄉村少年宮”是學生文體活動開展的基地。“鄉村少年宮”是農村未成人藝術、體育活動開展的集中場所,它不僅向農村未成人普及了藝術、體育方面的知識,還開闊了他們的眼界,發展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了他們勤動手、勤動腦的良好習慣,使他們在體驗中感悟道理,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少年宮”可利用學校原有的場地開展籃球、乒乓球、跳繩等體育活動,使每個學生在“少年宮”里至少掌握兩種體育健身活動技巧,全面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寄宿制學校還可向當地政府爭取資金,在“少年宮”開設舞蹈室、聲樂室、美術室、書法室、手工制作室等,并開設相應的藝術培訓興趣小組,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有選擇地參加活動。他們通過科學系統的舞蹈教學訓練,可以塑造美麗形體,增添魅力,增強體質,磨煉毅力,豐富想象力,陶冶情操,形成活潑、熱情、開朗的性格。通過繪畫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能賦予學生敏銳的眼睛、靈巧的雙手、豐富的想象力和一顆善良的心。他們還會懂得如何去觀察生活中的美,如何去表現生活中的美,從而提高審美能力。小學生在“少年宮”里通過電子琴、鋼琴、手風琴、二胡、笛子等聲樂的學習,能提高音樂素質和藝術修養,可以開發智力,提高對音樂的鑒賞力,還能形成嚴謹踏實的學習態度和自覺刻苦的學習精神。此外,書法是我國歷史悠久而又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的藝術,它以漢字特有的線條和書寫規律表現出豐富多彩的筆法、章法和筆勢,反映人們的氣質、情趣。所以,在小學開設書法課是十分必要的,特別在寄宿制小學的“少年宮”開設書法興趣小組更是必要的,它是課堂書法教學的延伸,通過長期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和書寫速度,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成績。另外,通過手工制作、剪紙的訓練,可以使學生心靈手巧,培養他們大膽嘗試、手腦并用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豐富的想象力。“少年宮”這些活動的開展,為學生走進藝術之門提供了機會,為他們美好的人生奠定了基礎,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豐富了他們的校園生活,增強了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自信心。
第三,“鄉村少年宮”是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實習地 。在“少年宮”可以開展一些適合小學生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即從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入手,結合他們的興趣愛好,充分利用學校微機室,開展電腦繪畫等課外拓展延伸培訓活動,還可以利用科學實驗器材,開展實驗操作和科學探究活動,以及智力七巧板訓練活動,經常鼓勵學生搞一些小發明、小創造活動,并定期評比,發獎鼓勵,以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實踐能力。還可經常組織學生參觀科技展,對他們進行科普教育,從小培養他們探究科學技術的能力。
第四,“鄉村少年宮”是寄宿制學校學生間交流思想、發展友誼的平臺,也是師生間相互了解、增進情誼的平臺。在“少年宮”里,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在輔導員的指導下一起參加活動,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跟原來的班級一樣,彼此信任,他們沒有感到陌生和孤獨,反而感到溫暖、愉快和輕松,因為他們在這里沒有作業,沒有壓力,只有平等和關愛,他們和輔導員一起活動,一起切磋技藝,一起克服訓練中的困難,一起分享活動中無窮的快樂,所以“鄉村少年宮”是學生的樂園,是學生快樂生活的港灣 。
總之,寄宿制學校的“少年宮”通過各種文體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身體素質,發展了他們的個性特長,培養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實踐能力和技能技巧,豐富了他們的校園生活,形成了個性鮮明、情趣高雅、生動活潑、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
作者簡介:
劉代越,已發表多篇省市級文章,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畢業于西北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