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秀
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慶云鎮第一中學
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
胡文秀
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慶云鎮第一中學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當前各學科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重要理念。本文探討了如何根據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結合物理學科的特色,從多方面、多層次、多渠道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
初中物理;創新思維;興趣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要有所發明,有所創造,都不開創新。在中小學各科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要重視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這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下面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談談自己的一些經驗和做法。
單一的講授、灌輸教學模式往往會使學生感到沉悶和乏味,更談不上學生興趣的培養和積極性的發揮。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也不利于思維的擴展和想象力的發揮。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課堂中多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索式的教學,提高課堂互動效果,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問題的解決過程,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讓他們知道為什么?怎么辦?為學生創設開放、寬松、又富有變化和趣味的課堂氛圍。盡可能地將單調的物理學習內容生動化、形象化,讓學生的思維能在知識的橫向、縱向、深度上發展,使他們不僅能掌握一些結論和知識點,更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
1、善于啟發,啟迪創新
啟發教學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通過教師“示范”進行直觀啟發,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通過層層設計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通過知識的異同比較啟發,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通過巧妙設計問題情境,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感性;通過一步步推理啟發,從已知到未知的的聯想和理解,訓練學生思維的聯系性等。
2、設計開放性問題,激發學生探索和討論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具有發散性和探索性的開放性問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富有挑戰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大有裨益。比如,對某些物理結論,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啟發性線索自己去探索結果。在解題教學中,也要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去猜想問題規律、解題方法、結論、隱含條件等。教師應盡量避免講的太早、太死,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任何物理規律和原理的發現都離不開實驗,物理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創新思維等方面具有其它教學方式不可替代的地位。
1、不斷改進實驗方法,探尋實驗新途徑
枯燥、單一或者是不切學生實際的實驗,不利于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不管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一般都不局限于一種方法實現。如果我們能結合教學內容,不局限于課本,設計有趣的實驗,便可提高學生觀察實驗的興趣和思考、解釋實驗現象的欲望,使學生在探索、尋求實驗方法的過程中,創造性思維得以激發。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經歷知識形成過程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一些驗證性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改為探索性、設計性的開放實驗,能夠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廣泛性和獨創性,開闊學生思路,增強學生創新意識。我們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條件、提供探索知識的機會。教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實驗,比如,有些實驗可以由學生設計方案,選擇儀器,進行探索性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充分地動腦、動口、動手,親身體會物理概念、規律、定律等的形成總結過程,給學生以成就感,在探索、尋求新知識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以往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傾向于布置物理計算題目,使學生死記硬背物理知識,遇到問題只會生搬硬套,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欠缺,綜合素質不高。其實,物理知識和我們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關,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無所不在。所以我們物理教師,要轉變觀念,要從知識型封閉的教學轉向創新型開放的教學,讓學生多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并能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解釋他們,在授課過程中結合物理知識在現代生活、社會生產、科學技術上的應用進行研究和探索,讓學生體驗物理學的奧秘和樂趣,培養良好的創造性思維。
例如,生活中的浮力現象不勝枚舉。我們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課后觀察、總結生活中的各種浮力現象,然后在課堂上集體討論有關浮力的各種問題。教師予以適時點撥和指導,使學生對浮力的知識會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將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有機結合,開展物理科學技術講座,物理知識競賽,物理小制作比賽等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小發明創造,撰寫科技小論文,組織科學辯論會,和社會調查活動等,有利于充分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智力,深化和活化已經掌握的知識,開闊學生視野,活躍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有力的基礎。
總之,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要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優化課堂教學。要從教師的“教”的地位中走出來,做學生“學”的合作者和引導者;讓學生以研究者和創造者的角度去獨立思考,積極探索;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火花,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擺脫思維定勢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實現素質教育開辟嶄新的道路。
[1]徐永建.克服定勢思維,培養創新能力[J].海峽科學,2013(2)
[2]李國團.淺談中學物理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有效策略[J].讀寫算,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