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代提古麗·蘇比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是為了探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治療特點以及效果。方法 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接受治療82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2例被分為實驗組;單一性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42例被分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的心電圖狀況以及臨床表現進行比較。結果 實驗組患者出現心悸、心絞痛、心肌梗死、呼吸困難、心界向左擴大的發生率要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出現電軸左偏、陳舊性心肌梗死、缺血性ST-T段改變的的概率要高于對照組。結論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療以及診斷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具有十分顯著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冠心病;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1.5 【文獻標識碼】A
Experience in treatment of 82 cases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hadatiguri·Subi, Ayitilahan·Aili
(Xinjiang Urumqi grinding groove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in Xinjiang, Urumqi two, 83006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Method Select 2013 October to 2014 October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82 cases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dat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42 cases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single sex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the ECG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ndition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are prone to heart palpitations, angina,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the left heart border expanding occurrence rat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electric appearance probability left axis deviation, 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chemic ST T change to b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ment and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significant in the clinical course of treatment.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和冠心病是現代老年群體中常見的一種病癥,本文主要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82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相關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相關資料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來我院接受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82例的相關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男46例,女36例,年齡45~81歲,所有患者的相關資料滿足《實用肺臟病》的相關診斷標準[1]。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2例被分為實驗組;單一性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42例被分為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實驗組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配合使用硝酸酯類藥物來盡可能緩解可能存在的心臟負荷,使用多巴酚丁胺60 mg和酚妥拉明10 mg,并加入葡萄糖液500 mL進行靜脈滴注,治療1次/d。實驗組患者接受吸氧、通暢呼吸以及抗感染,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進行化痰、解痙、平喘,從根本上糾正患者存在的電解質紊亂問題,盡可能地維持酸堿以及水失衡,并實施呼吸興奮、利尿劑以及強心等治療[2]。對照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使用藻酸雙酯鈉15 mg、川芎嗪13 mg、肝素20 mg以及復方氨基酸25 mg。
1.3 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中患者的相關資料采取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并使用t檢驗來對計量資料進行處理,使用x2檢驗來處理計數資料,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實驗組患者很容易出現心悸、心絞痛、心肌梗死、呼吸困難、心界向左擴大的發生率要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出現電軸左偏、陳舊性心肌梗死、缺血性ST-T段改變的的概率要高于對照組。
3 討 論
受老年人群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的影響,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發生率在老年群體中開始不斷增加。冠心病等多種易患因素在患者群體中較為常見,該病癥合并引發的慢性缺氧,導致老年患者體內紅細胞數量明顯增多,血粘滯度的逐漸增加以及冠狀動脈血流速度的減慢從而導致患者很容易出現血栓。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要采取抗感染、通氣、解痙、平喘祛痰、氧療以及其他綜合治療。還要使用硝酸甘油等藥物來擴張患者的血管,使用利尿劑、洋地黃等其他藥物。實驗組患者很容易出現心悸、心絞痛、心肌梗死、呼吸困難、心界向左擴大的發生率要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出現電軸左偏、陳舊性心肌梗死、缺血性ST-T段改變的的概率要高于對照組。因此,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還需要采取綜合性的治療方法,從根本上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提升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 偉.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30:65-66.
[2] 鄒 偉.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臨床探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3,1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