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麗 李忠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6-0015-02
所謂教育公平,除學校的硬件設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實現在一定區域內某一教育階段各學校教師綜合素質、專業技術水平達到較高檔次的大體一致。要使教師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大體一致,以觀摩學習為主的在職教育培訓是最好的手段;以創建綜合性示范學校作為觀摩學習陣地是一種最富有效率的形式。現就如何建立和運用好城區示范小學以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重整城區小學,建設示范學校
首先,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加強學校教育科研。要打破按學生數配置教師編制的框框,給示范性小學適當增加人員,主要增加研究性的、領軍性的教學科研人才和優秀一線教師。讓這部分教師減少課時負擔,增加教育科研任務,擴展課題研究,同時也為支教幫扶增加了機動力量,盡可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求。
其次,建立動態支教隊伍,開展城鄉幫扶活動。城區示范學校每學期要組建一支由中層領導和骨干教師組成的支教隊伍,到山區鄉鎮學校支教,把科學的管理方法、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新穎的教學技能帶到農村學校去,幫助提升農村小學的教育教學水平。幾年來,揚武和老廠兩所小學曾多次組織教師到我校交流學習,我們安排他們走進各科課堂觀摩學習課堂教學的技能,也學習借鑒課堂組織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同時也讓他們跟班上課,我校骨干教師和教研人員親臨指導。通過城鄉交流幫扶活動,大大提高了山區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縮小了城鄉學校辦學水平的差距,對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再次,建立專項研究小組,加強農村教育科研。必須加強農村小學的教育科研,建立專門研究農村小學教育的教研隊伍,根據需要設立課題組,把一線支教和教研教改結合起來,進行深入的研究探討,以便于做好支教幫扶活動中的教研教改指導服務工作。同時,要做好示范指導資料的收集整理,完善小學全部教學內容的示范指導資料,為教師在職培訓創建典型教學案例,以案例教學來培訓提高廣大在職教師的執教水平。
二、合并臨近學校,整合教育資源
首先可考慮把學生人數少、區域臨近的學校作適當合并,減少學校數,擴大辦學規模,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學校的合并有利于整合教育資源,加強師資力量,開展教學研究,更有利于開展城鄉幫扶活動,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整合后按教研教改和教師在職培訓的需要等設置功能教室,功能教學班等,以便適應示范、教研、在職培訓、實驗教學等的需要。另外,可加強縣教師進修學校與示范小學之間的合作,整合在職教師培訓資源。職業教育最好的教育方式目前公認是案例教學,學了就用,見效快,效果好。可在示范學校每個年級設置相應的示范班,把在本校的帶班示范作為教師在職培訓的主要形式之一,作為在職教師短期進修的主要內容。
三、加強師資力量,合理配置教師
現在的城區學校大部分教師平均年齡偏高,有的高達40來歲,雖然老教師教育教學經驗豐富,但精力有限,不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應該新老教師適當搭配,才有利于教育的發展。要適當提高示范性學校年輕教師和男性教師的比例。另外,音、體、美教師的比例也要適當提高,還應設置一些心理輔導方面的老師,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解決學生的心理疾患,這樣才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才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創新學校管理,適應發展需求
首先要創新分工方式,管理人員分工方式突破傳統,突出按項目任務分工,減少按塊分管,減少多重負責管理,突出專業性和帶頭作用,要建立適宜支教幫扶、在職示范培訓等工作的分工管理機構。其次要建立激勵機制。在示范學校建立起科學的有利于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激勵機制,這對學校建設和城鄉交流幫扶、示范觀摩工作的開展極為有利。可建立示范小學教職工的崗位津貼,制定有利于鼓勵到農村支教交流并能為支教學校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管理等的獎勵辦法,建立示范小學承擔農村教師在職觀摩培訓、輪崗代課培訓等工作的獎勵機制。
五、加強國際交流,更新教育理念
許多國家的促進教師交流、校長及中層管理人員的交流等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已經很成熟,學習他們的寶貴經驗,及時吸收、嫁接、內化、應用他們的成果,可以使我們少走彎路,盡快地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提高農村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例如我們新平縣一小,從2008年春季學期開始就與英國康沃地區的克林頓小學開展了教育教學交流活動,克林頓小學的校長及教師曾三次到我校進行教育教學交流活動,他們在新平一小上了英語、美術、體育、音樂等許多不同科目的交流課,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融入了課堂教學之中,同時也聽了新平一小的各種科目的交流課,雙方對教育管理、課堂教學及相關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做了深入的交流學習,對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