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6-0016-02
眾所周知,一篇好的文章必定是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結合,而一首經得起時間淘洗的詩詞,除了完美統一的形式與內容外,所表現的情感還會有其獨到之處,才能打動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李清照的《聲聲慢》無疑就是這樣一首從形式到內容再到情感都相當經得起推敲的絕世好詞。本文將從疊詞的精準運用、句式與標點符號的推敲、情景交融的鮮明意象、人物形象的塑造、抒情方式的選擇等角度逐一解讀。
一、疊詞的精準運用
本詞的起句已經被無數的評家從無數的角度評論過,從形式上來說,這一句全用疊詞。但這三組疊詞是不能調換順序的,因為它們之間是遞進關系。冷冷清清是尋尋覓覓的結果,凄凄慘慘戚戚是面對如此境況的心理感受。其次,這三組疊詞由淺入深、由外到內地描述了詞人內心的感受。再次,從內容上看,這三組疊詞有動作描寫,有環境描寫,然后是直接抒情,作為全詞的起句,營造了寂寞清冷的氛圍,奠定了愁慘的感情基調。最后,詞人究竟在尋覓什么,我們不得而知,恐怕詞人自己心中也不是很明確。但是想要找的東西沒能找到,眼前所見之景又如此觸目傷懷,通過文字所表達的情感既指向明確又不可具體陳述,敘述既跳躍又銜接自然,情感既壓抑又猛烈。這些看似矛盾的特點不僅屬于起句,也貫穿了全詞。因此,本詞對疊詞的精準運用達到了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度。
二、句式與標點符號的推敲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边@是一句普通的陳述句,字面義也非常簡單,天氣忽熱又回冷的時候,人是最難調養的。乍看之下是在談論養身,但接下來敘述的是“三杯兩盞淡酒”,這又顯然不是調養身體而是心理了。一年之中,只有春夏之交與深秋季節是“乍暖還寒時候”,根據下文內容,本詞所寫應是深秋。秋季本就是一個令人不能自已的季節,這份寒暖不定的外部環境讓詩人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心變得更加情緒波動、起伏難安,于是才有了后文借酒消愁的做法。女性作者的細膩易感便在這平平常常的陳述句中體現了出來。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從形式上來說這是一句反問句,詞中還有另一句反問“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這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細節,同是反問,一句打了感嘆號,另一句打了問號。李清照的原詞并沒有標點符號,是后世學者加上去的,為什么這樣判定,可以嗎,合理嗎?這種表現形式與作者的情感之間又有何關聯?反問句的后面可以打感嘆號,用以抒發某種比較強烈的情感。再來看詩句,第一句通過“怎”字形成反問,“怎敵他、晚來風急!”意思直接明確,通過“三杯兩盞淡酒”的方式并不足以排遣內心復雜淤積的情緒,更敵不過晚間吹來的急風,身上并沒有感覺更溫暖,反而寒意入骨?!叭缃裼姓l堪摘”一句則不同,雖然句意是明確的如今無人堪摘,但是打上問號,帶來了更多探尋追問的意思,留存的聯想空間更大,詩意也就更為豐富。所以從句式和標點符號的角度看,本詞從形式到內容再到情感依然很恰切。
三、具有鮮明特征的意象情景交融
“雁過也”句和“滿地黃花堆積”句要合在一起看。兩句都在寫景,都選用了常見而典型的意象。從整體上看,兩句的文意自然連貫,從天上大雁到地上黃花,從往昔之景到眼前所見,時間與空間的過渡銜接自然,極具縱深感。而其意境依然是柔婉細膩的,雁是昨日傳情之雁,睹物思人怎能不觸景傷懷?黃花是今日凋殘衰敗之菊花,睹物思己怎能不生飄淪憔悴之感?詞人無疑細膩而又敏感,這種敏感對于文學創作而言是寶貴的財富,但有時卻不利于身心健康,因為太容易感受和捕捉到那些微小的觸覺,太容易觸景傷懷,所以詞人也有抗爭,也想擺脫這種低落心緒的困擾。然而“三杯兩盞淡酒”敵不過“晚來風急”,不去回憶過去,眼前景卻又是這般的寂寞蕭瑟?!般俱矒p”既是花的憔悴,也是人的憔悴,無人能摘既是花的盛景不再,也是人的人生末路無可挽回的無助與苦痛。
四、細膩幽微的人物形象塑造
李清照出生于官宦人家,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員外郎,母親王氏亦系出名門。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李清照用大家閨秀來形容是很合適的。再加上詞人自身的性格特點,以及身為女性的性別特征,這就使得她表達情感的方式有別于同時期的其他詞人。即使痛楚到了極致,我們也難見暢快淋漓的直接抒情?!笆刂皟?,獨自怎生得黑”從內容上來說,這句詞通過動作描寫兼抒情來塑造人物形象。一個“守”字使用得相當準確且生動形象。“守”這個動作,發出動作的主體是長時間一動不動的狀態,而她守的對象只不過是窗兒。生活范圍的狹窄,生活內容的單調無聊,心境的壓抑,詞人是無法安然入眠的,所以只能守著窗兒,透過這唯一的出口,挨過每一天,多多少少還能轉移一點注意力。可這樣的時光畢竟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艱難而又折磨人且毫無快樂可言的,如此痛苦,詞人也僅只是以“獨自怎生得黑”來抒發,這句詞甚至都不是一句直接抒情,依然使用了反問的句式。這樣的時光寂寥煎熬而又漫長,還只能獨自一人默默忍受。
抗爭,抗爭無效,再次抗爭,再次無效,詞人似乎已經認命,決定接受命運加諸的一切,忍受排遣不了的孤單?!拔嗤└婕氂?,到黃昏、點點滴滴”這句詞純乎寫景,情感的體會更多呈現在聯想的部分。好不容易到了天黑,卻下著綿長細密的秋雨,“點點滴滴”疊詞的再次使用既從形式上和詞作開頭形成照應,又能令讀者感受到雨滴梧桐,聲聲入耳,擾亂心緒,連續不斷。對于詞人來說,這是怎樣的情何以堪!
五、抒情方式的選擇
經歷了那么多情緒的翻涌,無從回避的現實,無力抵抗的命運,全詞進入到高潮部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沒采用比喻,但也沒有使用直接抒情,依然通過反問的句式來表達。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愁,愁到什么程度,完全沒有任何說明。比之于早年載不動的許多愁,此時的愁情卻來得更沉重,更打動有一定生活經歷的人。在說與不說之間,在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之間,詞人用她自己的方式將情感推向了極致,達到了從形式到內容再到情感的難以超越的高度。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