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百霞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6-0025-01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真實、生動的語言情境,組織具有交際意義的有效語言實踐活動。英語教師作為實施新課程的“主導”,應學會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語學習于生活體驗之中,把新理念推向全體學生,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此,在教學中我嘗試了以下幾個方面,也從中感受到了新課改的實效。
一、創設情境,感知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設計教學、創設情境帶領學生如臨其境、觸景生情。語言學習是行為習慣的形式,是具有豐富情感的人的一種智力活動,應該始終抓牢并實踐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從根本上講,語言能力的獲得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決定因素是學習者自己,教師不可能把能力教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的。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感知語言、運用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我多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把文字、聲音、圖像等融為一體,創設學生主動參與語言交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把學生帶入一個生機勃勃的小學英語課堂,由此來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容易快速進入角色,課堂氣氛也異常活躍。
二、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讓全體同學參與學習活動
“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目的是語言的應用與交際,而不僅僅只是關心自己所說句子的結構、語法是否正確。這有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和做人自尊,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通過使用正在學習的語言來完成貼近生活的真實交流,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基本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對于小學英語課堂來講,“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在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確定之后,教師需要設計和分析具體的任務,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其他基本準備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將每一個教學目標拓展為教學活動中可用的具體內容。由于在我積極嘗試和推行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可做,并且在做事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英語的樂趣,英語課也變得絢麗多彩,學生從中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適時、合理地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促進新課改有效實施
多媒體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突破了傳統教學時空的局限,它具有信息儲存量大、變換速度快、反應靈敏、視聽效果好等特點,能使視覺和聽覺、聲音和形象、語言和情景有機結合,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用信息技術創設的情景與現實生活相仿的情景相結合,形象逼真、生動有趣,既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又能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上,教師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有效地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活兒童的思維意識,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實踐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勢,結合教學內容,切合實際情況設計一些畫面讓學生理解并運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全面、合理地評價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情況等,給予必要地激勵、喚醒與鼓舞
教育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在于給予學生激勵、喚醒與鼓舞。所以,評價也是一門藝術,對學生發展的意義重大,好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勵學生良性競爭。學習評價可采用形式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組合、等級與評語評價相結合等多種形式,在教學中要靈活的使用。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才是全面的、合理的。激勵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會促使孩子不斷進取。我平時的評語有:Clever boy/girl. Very good. Well done. Pass. Wonderful…被贊揚的同學看到全班同學對他拍手喊出這些評語時,都是神采奕奕;還采用發放小禮物等激勵手段。有時對學生親切的微笑,摸摸他們的小腦袋,都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
通過采用這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驅使下,每個學生每節課都能有所收獲,在教學中不知不覺對英語課程感知、感興趣,也就真正喜歡上了英語。由于采用了多元的評價手段,每個學生在英語課上都是主角,他們的成功感得到了最大的滿足,都覺得英語課對他們而言是一種享受。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