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雙穩
摘 要 課改的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效率。身為從事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思路。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以課堂為主陣地,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最大效率地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自主學習能力。要啟發思考,使學生不斷健康成長。
關鍵詞 思想品德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6-0027-02
目前,我國大多數的課堂教學模式屬于一種傳統的靜態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這種教與學的行為習慣的扭曲,導致了教師教法單一、學生學法僵化、課堂教學枯燥、效率低下的不良效果;同時也使師生從開始時對課堂的滿懷希望與憧憬,演變為對課堂的失望與厭倦。因此,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加強課堂文化的研究與實踐,構建高效的課堂文化,成為從根本上實現學校教育創新目標——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的關鍵。要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課,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精心備課,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首先,教師先要吃透教材,整體把握教材,不能孤立的光看某一部分,而要把它看成一個人,每個部分都有其功用,不可分割。可以根據農村學校的教學條件和學生的特點,靈活處理教材,編寫教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如班級里的突發事件,學生可能問到的問題,或者近期的社會熱點設計教學程序。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將學生學習生活中最生動的事例補充進來,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其次,學生的課前準備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一點做得不好,課堂上師生角色的轉換就難以實施。如我在教學“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多彩的生命構成了繽紛的世界,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以小組為單位收集人類、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命體的實物、圖片等,并且要求他們做好在課堂上展示并作簡單介紹的準備。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講課時,要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實際,采取不同的導入方法,使學生興趣盎然。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隨時注意學生的反應和情緒變化,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節奏,巧設問題環境,善于駕駛語言技巧,讓學生每一節課都有新發現、新感覺,成功的體驗,從而讓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最終達到課堂的高效性。
三、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用情感激發學習興趣
1.用愛叩開學生緊鎖的心門。教師只有用發自內心的愛、尊重以及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使學生親身體驗到教師的一片真誠之心,在情感上覺得教師可親可敬,才能真正在師生間架起心靈的橋梁。
2.以寬容和誠信走進學生的心靈。為師者的寬容也會使學生感受一份真愛與撫慰。當我們想了解學生時,還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另外,走進學生的心靈,還要講究“誠信”。答應學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遵守承諾。
3.以真誠的理解走進學生的心靈。初中生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需要平等、尊重、理解、賞識的甘露來滋潤,教師若以坦誠、磊落的胸懷去理解學生,與學生共同體會他們成長中的喜怒哀樂,就能夠幫助學生找回失去的信心,增強生活的勇氣,強化他們自強、自愛的信念。
四、和諧師生關系,讓學生健康快樂學習
教師必須平時多從細節上關注每一個學生,公平對待他們,不因學習優秀而有所偏愛,更不因成績差而對其歧視。在生活中盡自己的努力幫助每一個有困難的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自身做起,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為學生樹立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生從教師那里受到鼓舞、鼓勵,從而尊重教師,激起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他們在聽課的過程中,就能全神貫注,聽得投入,學得扎實,記得牢固,理解得透徹,同時智力得到發展,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五、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在教學中,有效地利用和運用多媒體設備,以其新鮮、活潑、生動的形象,一掃傳統說教式教學導致的沉悶空氣,帶給學生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從最不喜歡思想品德課,變成非常喜歡思想品德課。教師在教學過程,通過教學課件的制作與應用,對教材的內容給予適當的簡略或補充,或展示有關最新、最熱門的討論觀點及意見。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感知材料,激發他們的興趣,讓學生踴躍發言,激烈討論,積極參與到教與學中來,引起他們的豐富想象,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落實了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范剛.學校教育創新與課堂文化構建[J].中國教育學刊,2008,(06).
[2]張瑞芳,張偉.如何創建思想品德課高效課堂[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6).
[3]龐國斌,王冬凌.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