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欽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6-0050-02
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教育者積極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少教多學”這種新型教學理念也就應運而生了。“少教”不單指數量的減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加有效;“多學”也不是數量的簡單增加,而是學得更主動、更科學、學得更有用。那么,如何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有效踐行“少教多學”呢?
一、開發課程資源,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語文課堂應該是時時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因為語文的范疇不只包含了識字與寫字、閱讀與寫作之類簡單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語文承載的是我們中華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蘊、博大精深。但是我們卻經常發現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唾沫橫飛,而學生在底下聽得想打瞌睡。所以,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二、搞好合作交流,培養語文能力
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感興趣,他就會努力把這件事做好,語文也是如此。但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會對語文課感興趣,我們必須正視這一點,尊重學生在心理、智力、個性等方面的差異。在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是備受學生青睞的,分組討論、自由辯論收到了以往課堂預想不到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是現實的要求和未來的需要。所以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在備課時,吃透教材的編寫意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把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獲得生動活潑的發展。
小組學習作為課前自主學習與課堂全班教學的中介與紐帶,其重要性和優越性是明顯的。就學生而言,課前自主學習的成果和遺留的問題能夠得到伙伴的充分關注和幫助,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習的進步和發展,而且有助于培養合作的精神。就教師而言,因為有小組合作學習做基礎,所以比較容易發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與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提高教學的針對性,還可以把小組學習作為深化課堂教學的契機,進一步開展組際交流或全班教學,使全班同學共同獲益。學生之間交流自身學習的體會,以及領悟的學習方法,往往能擊中知識和方法的關鍵點,更易于被同伴接受,起到教師單獨小結所不能達到的功效。所以課堂留足時間讓學生自己談體會、談方法、談困惑,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在探索及合作交流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感,從而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這也就自然達到了“少教多學”的效果。
三、創設教學情境,強化主動學習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講授代替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無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往往被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正如美國教育家杜威所批評的“在岸上做動作教兒童游泳”,學生缺少真實的體驗,所掌握的也不過就是空洞的理論。因此,按照“少教多學”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自主活動以及在活動中的體驗和感受。
針對學生表現欲極強的特點,教師可盡多地創設教學情境,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比如可以讓學生模仿改編戲劇、小說,以及把戲劇、小說中的情節搬到講臺上進行表演;可以采用辯論會、演講會、實話實說等形式,使學生創造性地開發語文教材資源,讓我們的課堂更精彩,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質疑、探究、表現。
四、做實質疑環節,培養探究精神
質疑是指學生在學習中不懈地追尋與探究,也是學生學習語文是否真正開始的一個重要標志。“學貴有疑”,在語文教學中,要始終堅持“質疑優先”的教學原則,學生一有疑問提出,就應根據學生的疑問去變通教學,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滿足學生追尋探究的求知欲望。學生有了質疑的自由,學習的熱情就會調動起來。除了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外,還要教學生學會質疑,引導學生難點處求疑、矛盾處求疑、模糊處求疑、困惑處求疑、關鍵處求疑、易錯處求疑等,學生有了質疑的能力,探究的愿望就會得到維持甚至升華,學習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里就有一個時空保障和個性保護的問題。探究學習是一個人良好的素質,也是自我發展的需要。語文課堂教學更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激勵學生自主探究,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活動時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他人的承認,學生也如此,但由于習慣、興趣、能力的不同,有的學生不善于在眾人面前說話,有的學生不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也有的學生不愿意被人家指名回答,因此就需要教師認真地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發現他們的亮點與優點,適時加以肯定和推動,讓全體學生都能覺得語文課堂是一片自由的天地。教師要善于給學生提供課堂參與的機會,創造條件使其發揮自己的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就感。言語的自由,思維的自由,保證了學生有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從而保證語文課堂教學有自由活潑的空間,學生的學習就會不斷深入,不斷收獲。
“少教多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作為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積極營造民主、平等、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動腦筋,想辦法為自己“減負”,為學生“增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責任編輯 文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