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娟
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蘇徐州 221000
“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2008年,由加拿大學者Dave cormier與BryanAlexander第一次提出。“MOOC”中文意思是指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它擴展了課堂的時空,讓優勢教育資源獲得了全民的共享。與之前受眾廣泛的網絡精品課程所不同的是,“MOOC”將重點放在了后續教育服務的提供上,學生、社會人員等學習者均能夠通過注冊、試學與繳費進入到“MOOC”學習中。
“MOOC”中的學習者可進行實時在線的交流與答疑,讓遇到的難題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解決,同時在“MOOC”中還可通過作業、討論以及在線檢測來對學習效果進行及時的反饋,精簡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學習者通過學習還可在通關后獲得由國家認證的學歷證書,因此“MOOC”是一種貼近教學實際的虛擬化平臺,并且對學習者來說,這種成本的投入并不高。這種高質量產出的學習平臺,也是當前罕見的一種學習方式。
在幼專古箏學生數量較多,且大部分為選修,由于學生對于選修課程的重視不夠,因此在古箏的學習上較為片面,通常只是了解大概,而對古箏學習的歷史意義并未深刻探究。同時學生古箏彈奏水平不盡相同,部分有演奏基礎的學生,對于古箏基礎理論課程與歷史都有基本的了解,而有的學生則是零基礎,需要學習理論、技巧、指法等一系列知識。
而“MOOC”這種在線課程開發的教學模式,將古箏的彈奏講解視頻上傳,實現更大范圍的學習空間,讓古箏專業學生的學習不再受到教學時間和教學環境的限制,通過網絡學習,能夠更深刻體會、理解古箏的內涵,感受彈奏要領。拉近學生之間的基礎水平,使學生能夠進行更有效的交流。由于“MOOC”這種形式的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課下同學們可以進行自學,復習,預習等一系列學習活動,更有效的提高了學習效率。
在幼專古箏課的教學中,主要沿用的是教師教授與示范,學生上課、練習,以及教師進行輔導與評價的授課模式。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學生被動學習,無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往往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想象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積極性與創新性造成了抑制,水平的發揮受限。
而運用“MOOC”這種在線課程開發的教學模式,在學校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幼專學校古箏專業的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可通過音樂會的形式,或者是大師課,演出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演出經驗。有效地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實現校內、校外的古箏專業課程的資源共享,以有效的教學改革方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緩解教學資源的嚴重不足等影響教學質量的問題。
在全面素質教育背景下,古箏教學不僅要充分結合傳統教學經驗,同時要重視對學生藝術情感的培養。如《漁舟唱晚》樂曲,它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河南箏曲。在學習這部作品時,教師不僅需要講授演奏時的一些技巧,更要注意講解樂器的情感。《漁舟唱晚》描繪了一幅夕陽映輝,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也即是說,學生在古箏演奏中需要對古箏樂曲的人文內涵進行充分了解,才能夠在古箏樂曲的演奏中將其所要表達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更加富有藝術靈魂。
而運用“MOOC”這種在線課程開發的教學模式,它可以聲情并茂的闡釋樂曲所表達的場景,所渲染的情感。學生通過感官,更形象,更真實的體會樂曲的情感,作者的思緒。為樂曲充滿情感的演奏做了鋪墊,從而有利于學生的發揮。由于“MOOC”教學形式新穎,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通過教師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從而讓學生在古箏的學習中,不是被動接受理論知識,而是主動積極的自主學習,進而提升教學效率,實現整個教學質量的提升。
通過運用“MOOC”,我們可對現階段幼專古箏教學現狀進行改革,有效克服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也即是說,在幼專古箏教學中應轉變觀念,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樹立正確辦學思想,對古箏教學目標進行重新定位,教學組織形式重新調整,教學方法改革創新,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實現傳統灌輸式教學向互動式教學的轉變,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積極為學生構建教學經驗積累的平臺,拓展學習內容,讓學生全面協調的發展,一方面具有較高的古箏演奏技藝,另一方面也具備數字化時代人才的綜合素養,立足于根本,實現中國傳統音樂文化與音樂理念的傳承與發揚,并為古箏的傳承和發展做出貢獻。
[1]王冰.慕課視域下的幼兒園慕課課程開發與利用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14(5).
[2]張蓉蓉.試論高校古箏教學創新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