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摘 要] 由于民營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管理者重視不足、家族式管理弊端、內控薄弱、外部監督不到位等原因,使民營企業上市前財務管理存在著賬務核算違規、企業資產與家庭主體的資產權益混淆、經營者財務管理意識薄弱、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內部控制環節薄弱等問題。這對企業上市融資產生不良影響。民營企業應健全外部約束機制,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力度和企業內控制度建設,使民營企業通過上市融資降低資產負債率,更容易籌集項目建設急需的資金。
[關鍵詞] 民營企業;上市前;財務管理;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 F272 [文獻標識碼] B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并不斷發展壯大。有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平均每天增加1800多家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注冊資本平均每天增加28億元。全國登記注冊的民營企業約1200萬家,注冊資金總額超過30萬億元,投資人數將達到4500萬人。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將成為未來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在快速發展的態勢下,我國民營企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如民營企業整體來看財務管理水平還處于較低層次,巨大的市場需求與短缺的資金形成鮮明的反差,從而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壯大。民營企業融資困難、投資盲目、盈利低下等問題普遍存在,已成為制約我國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的關鍵因素。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逐漸步入健康發展的良性軌道,特別是企業IPO相關規定的改進對民營企業上市股權融資具有重大利好。上市是民營企業融資授信的新渠道。通過上市融資不僅可以降低資產負債率,而且更容易籌集項目建設急需的資金。
一、民營企業上市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賬務核算存在違規現象
很多民營企業為了達到偷稅漏稅、減少營業收入計入等目的而人為調節利潤。在建賬時,不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設置會計科目,而只是按照實際業務進行會計核算。采用虛造數據,多列支出,少列收入,編制兩套會計報表等手段達到其隱匿資產的目的。從財務數據來源上,由于其面對客戶的復雜多樣,企業不去嚴格控制原始憑證取得環節,違規發票、收據在經營者的授意下都用作入賬依據;從資產管理環節來看,主要是實物控制環節混亂,實物盤點不能按期進行,從而導致賬實不符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甚至存在有賬無物的現象;往來款項核對,從而在記賬環節就出現了會計差錯;在核算基礎上,很多企業不遵循權責發生制、實質重于形式等會計基本原則進行核算,濫用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的問題普遍存在;在賬務把關控制上,由于缺乏相應的監管機制,賬實不符、賬賬不符、賬表不符的現象頻出,從而降低了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二)企業資產與家庭主體的資產權益混淆
由于出資的管理不到位,部分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企業是其私有財產,企業的資金就是其個人資金。在管理與使用上根本不按照企業的會計規則進行管理。企業的資金任其隨意使用,無論是個人事項還是企業正常的支出都從企業的賬目上體現。
(三)經營者財務管理意識薄弱
對于民營企業而言,利潤是其首要目標。在實現利潤的道路上,市場和銷售往往成為重中之重。財務業務方面,只注重經濟業務。對于財務管理的理解還停留在對已成事實的核算上。卻忽視了財務管理中事前預測、事中監督和事后檢查的重要功能,更不會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利用資金、從財務管理上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等管理層面問題。
(四)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同投資人或經營者忽視財務管理的作用類似,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由于沒有制度,民營企業經營活動就沒有依據。管理者依據個人意愿行事,完全主宰企業的財務管理甚至會計核算。有的企業制定了相關的制度,但執行起來難度很大,基本形同虛設。
(五)內部控制環節薄弱
一般規模的民營企業經營者出于資金、規模、人員以及個人認知水平和控制成本等原則因素制約,一是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來搞內部控制,二是多數經營者從主觀意愿上不愿意搞內部控制建設。導致的直接結果是民營企業多數內部控制薄弱,既不能提前發現存在的錯誤,也無法在時候對存在的危險進行糾正,使得企業的財務核算水平比較落后。
二、財務管理不規范對企業上市融資的不良影響
(一)財務信息失真直接影響企業上市的硬性指標
一些民營企業在成立之初為了減少上繳的稅款,通過賬目科目的調整和數據的變動,刻意減少收入和利潤。而在上市前,當發現財務指標不滿足上市要求時,再去進行人為修改。或者直接采用兩本賬的虛假做法。這些做法一來難以滿足上市需求,有的甚至已經觸犯了法律法規。
(二)財務管理混亂影響企業內部控制
財務管理是企業內控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市企業的內控制度應該更為嚴格和規范。而當企業的財務管理混亂時,內控目標根本無法保證,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也無從實現。
(三)財務人員綜合素質不高造成企業出現經濟損失
綜合素質底下的財務人員,既無法保證單據核算、記賬憑證和賬務處理的規范性,更沒有能力為企業發展提出更好的措施。一旦企業的賬務出現錯誤,還會對企業產生直接的經濟損失。
三、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管理者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
民營企業在建立之初,往往是傳統的業主制企業結構。夫妻店、家庭店、作坊公司等方式居多。這些企業沒有設立董事會、監事會,也沒有決策層、經營層和執行層的區別,一個人既是董事長又是總經理,或是家庭會議替代了董事會的作用。另一種情況是很多民營企業管理者來自于國有企業的大廠,多數是做技術工作出身,對財務專業知識了解較少,甚至忽視財務管理工作。
(二)家族式管理存在的弊端
不少企業在財務人員的使用上往往任人唯親,親屬占據了重要的財務部門。有的經營者主觀意愿上不愿意聘請外界專門的會計管理人才。濃厚的家族體制弊端不但阻止了外來的高級財務管理人員融入企業,同時也促使了企業內部復雜而模糊的股權安排。大量關聯交易,模糊的會計賬目,不完善的財務制度,隨意的財務安排等一系列問題嚴重。endprint
(三)企業財務內控薄弱
資金流控制方面,由于對現金流管理不嚴,或造成大量現金的閑置,或過量使用資金導致生產過程中流動資金不足,資金鏈緊張。應收賬款周轉緩慢在合同執行上沒有嚴格的法律依據,甚至是賒購賒銷,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和催收人員,從而造成了資金回籠的困難。
(四)外部監督不到位
稅務監督和審計監督的不到位客觀上造成民營企業在監督缺失的情況下會計核算有規不遵、有章不循的現象很普遍。特別是稅務部門執行的長期的定額、帶征的稅收管理方法導致了缺乏平時的監督檢查。另外,很多注冊會計師及其會計師事務所不愿意針對民營企業展開工作,原因就是其會計管理的混亂,一方面賬目難以核查,另一方面有難以按照民營企業的要求進行最終的數據認定。
四、加強民營企業上市財務管理的措施及建議
(一)健全外部約束機制
1.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外在要素是健全的法制、法規體系,并強化政府部門對于法律法規的嚴格執行保障。保護秉公辦事的會計人員的自身權益,打擊營私舞弊的部分不法財務管理人員,客觀上激發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及職業意識。還可以對管理不規范的民營企業達到有效震懾的目的。
2.加強會計監督力度。促使財務會計的管理稅務機關嚴格按照《稅收征管法》的要求來規范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對小規模納稅人實行定額帶征的方式,而對具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實行按實際收入征稅或直接實施營改增的征稅方式。加大違反稅法、會計法的處罰力度,對于違規企業實行信用管理,直接進入失信企業“黑名單”。既可以對企業進行當前的實際處罰,同時,對民營企業的貸款、發行債券或上市都會造成不良的信用影響。從而對企業施加一定的壓力,督促企業實施會計內部控制。
(二)加強民營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力度
推廣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在民營企業中的應用。既要吸取家族式管理模式靈活高效的優勢,不斷改進國有企業效率相對較低的弊端,又要大膽借鑒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和管理經驗,建立適應民營企業自身發展特點的新型的現代民營企業管理模式。
(三)加強企業內控制度建設
建立以財會控制為核心的內控機制。按照《內部會計控制規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以及17項具體規范,加強以財會控制為核心的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明確會計人員的權責,保證會計憑證的完整正確,建立嚴密完備會計制度,提高會計信息效率。
[參 考 文 獻]
[1]劉翠敏.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問題[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2)
[2]王喜.我國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
[3]唐士明.對民營企業家族式管理模式的思考[J].維普資訊,2005(1)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