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炳涌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對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治療效果
寧炳涌
目的 探討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剖宮產產后出血30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治療方法分對照組(n=14)和觀察組(n=16)。對照組采用傳統產后出血處理方法,觀察組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比較2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56.3±14.2)min明顯短于對照組(86.9±20.3)min,術中出血量(712.4±88.7)mL明顯低于對照組(1123.5±105.9)mL,術后近期并發癥發生率12.5%明顯低于對照組57.14%,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效果較好,操作簡單,安全易行,可保留子宮。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剖宮產;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上升,剖宮產產后出血所占的比例也逐漸提高,嚴重威脅著產婦生命健康。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是近年來剖宮產產后出血臨床治療中應用較多的一種治療方法[1-2],廣西欽州浦北縣人民醫院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0例患者均為廣西欽州浦北縣人民醫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產后出血因素包括剖宮產術中胎盤前置、子宮收縮乏力等,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29.1±2.3)歲;經產婦10例,初產婦20例,實施手術前,所有患者均未發生凝血功能障礙。按照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14例,年齡25~38歲,平均(28.6±2.5)歲,經產婦5例,初產婦9例;觀察組16例,年齡24~37歲,平均(30.1±2.4)歲,經產婦5例,初產婦11例。2組患者基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產后出血處理方法,宮腔中填塞紗布,對患者出血面進行“8”字縫扎,結扎患者雙側子宮動脈上行支;觀察組患者進行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子宮拖出患者腹腔,下推膀胱腹膜,充分暴露子宮下段,清除宮腔積血,使用1號可吸收線由患者子宮內側3cm,右側子宮2~3cm入針,子宮側4cm,宮腔到切口上緣2.5cm出針;在距患者宮角2.5cm左右的宮底垂直環繞縫線至患者子宮后壁,然后再從患者前臂位置入針,并于宮腔橫向右側及左側厚壁位置入針,在宮底與患者子宮前壁位置垂直通過縫線。分別于右側位置的左側切口處進行縫合。將兩條縫線收緊,對患者有無出血現象進行仔細檢查后打結。關閉子宮切口,將子宮置入腹腔,觀察下段切口有無滲血現象、子宮顏色、及出血現象,若正常,逐層關腹。
1.3 觀察指標 對比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術后24h患者陰道流血量及由于產后出血切除子宮的患者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手術時間與出血量 觀察組手術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術后24h陰道流血量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及術后出血量比較
2.2 近期并發癥比較 2組患者無1例死亡,觀察組患者無子宮切除的情況,對照組有1例患者切除子宮,患者由于子宮為棉袋形而出現收縮乏力的情況。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57.14%明顯高于觀察組1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38,P=0.028)。見表2。

表2 2組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2.3 術后恢復與隨訪 術后隨訪1~2年,對照組2例患者再次妊娠,觀察組3例患者再次妊娠,其他患者子宮復舊良好,剖宮產術后正常行經,周期規律,術后平均行經量(39.4±6.3)mL和產前平均行經量(38.9±5.9)mL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24,P=0.823)。
通常剖宮產術中出血都是因為在娩出胎兒后,產婦胎盤剝離,出現不良的子宮平滑肌收縮,加上局部血竇豐富,很容易發生產后出血,特別是前置胎盤在患者子宮下段緊密附著,剝離胎盤后,產婦子宮收縮能力比較差,對其血竇閉合造成嚴重影響,進而造成產婦產后大出血。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是通過縫線捆扎外力來收縮子宮,確保患者平滑肌得以擠壓,并縮小患者宮腔,強迫性關閉患者小螺旋動脈,血流灌注明顯減少,同時加壓保證患者血流進一步緩慢,能夠使患者血栓凝集而達到止血的效果[3-4]。而且由于患者子宮肌層缺血,不斷地對患者子宮收縮造成刺激,使患者血竇得以壓迫,關閉血竇而達到止血的效果[5-6]。從本院治療結果來看,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的患者無1例切除子宮,治療后患者出血量顯著減少,而且患者術中并發癥與手術時間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充分表明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對產婦沒有負面性干擾,相比于傳統方法,這種治療方法在剖宮產產后出血中應用,能夠使產婦術中出血量得到有效減少,縮短手術治療時間,進一步降低產婦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而且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具有操作簡單、無需特殊器械、安全易行、可保留子宮以及止血迅速等優勢[7-8],對剖宮產產后出血有非常有效的治療效果。
在臨床中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中,應注意:(1)子宮縫線一定要拉緊,以扎緊子宮,在拉緊子宮縫線時還應注意垂直于子宮壁的平面用力,不應斜向拉拽,以免縫線損傷到子宮,從而造成縫線處出血;縫合后,對患者情況進行嚴密的觀察,觀察時間為15~30min,以確定出血已被控制;(2)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并非適用于所有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一般若引起出血的原因是宮縮性乏力,在藥物治療和按摩無效后,可及時采用該手術方式,但對于重型胎盤早剝子宮卒中造成的出血,若采用此手術方式,易因擠壓造成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加重,因此臨床實踐中應當注意對出血原因進行分析,合理選擇是否應用該方法。
[1] 張傳美.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15):2063-2065.
[2] 黃芳.子宮背帶式縫合術用于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治療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3,19(35):43.
[3] 龔鈿,趙紅利.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大出血13例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10):150.
[4] 周啟萍.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在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1,17(18):80.
[5] 周佳玲.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32例[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3):152-153.
[6] 任曉紅.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子宮出血30例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6):901-902.
[7] 陳麗瑩.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在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應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10):794-795.
[8] 夏崇文.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22(5):493-49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39
廣西 535300 廣西欽州浦北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寧炳涌)